身边的感动
文章字数:2039
王炜
全国的疫情情况,连续的阴雨天气,一直阴郁在我的心头,令我心情沉重,食不甘味。
前天,微信朋友圈发出对使用过的口罩做正确处理的呼吁,所提做法并不科学,表述也不明晰。发布者的初衷很好,但欠缺相关专业知识。我对内容作了修改,建议先消毒处理,再剪碎,不要焚烧,用塑料袋密封后丢弃。随后,我把修改后的内容发到了同学群里,呼吁大家转发,让大家呼吁更多的人转发,大家积极响应。这条信息,一下子铺天盖地发满了微信圈。看着一个个微友的响应、转发和呼吁,我感受到大家人人心存正义,也感受到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决心,这让我一时间很是感动。
除夕夜的美好时刻,家家户户亲人团聚,其乐融融。我又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多个图片和视频:有增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列队集结飞赴武汉前的图片,也有他们步履匆匆整齐有序地快步跑向引擎急剧作响的飞机的身影。尤其震撼我的,是某医院的医护人员请求支援武汉的一份集体“请战书”。这份“请战书”,我盯着屏幕,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直至落泪。
“请战书”上有医护人员各自的签名,还有按在签名上的大大小小的血红的手印。我没能看见他们签名时的英姿,没有看到他们按下手印时的果敢和决绝。那一刻,我却能想象到他们每个人在“请战书”上按上手印时的情景。一遍又一遍,我的目光逐一扫过那一个个血红的手印,那一个个按下的手指印,仿佛一次次按在了我隐隐作痛的心上。我的鼻子一阵阵发酸,泪水模糊了双眼。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电视播报武汉疫情已经蔓延到全国多个省市。网络上,专家呼吁不要走亲访友,不要聚会聚餐,做好自我防护。网上舆论哗然,一时间人心惶惶,加之微信圈传播的各种五花八门的疫情信息,都让人不由得感到心堵。不断有人在网上发消息,呼吁大家“宅”在家,不出门不乱串就是对国家、对抗击疫情做出的最大贡献。以逸待劳,不能为抗击疫情做点实际事情,这多少让我心有不安。那时,我正和朋友在微信群里聊这事,朋友突然道别,说自己接到单位电话,通知他结束休假回去上班,去负责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我立马祝贺他,祝贺他可以身体力行,做点实际工作了。另一个朋友也叮嘱他:要注意自身防护。这些,立马让这位朋友内心充满了温暖和感动,他再次匆匆道别,奔赴单位,和其他人一道投身到防控疫情的工作中去了。
大年初二,他在群里发来了他和同事在小区内挨户宣讲询查和在小区门口值班的工作照:戴着口罩,露着双眼。看着他熟悉的脸庞和身影,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我只能默默地向他们、向所有终止休假的,走上防控工作岗位的兄弟姐妹们,道一声衷心地感谢了,并深深地感激,感激他们为之付出的一切。
午饭时分,我和妻子正忙着做饭,有人敲门,我们一犹豫,心想这会儿还会有谁来串门?心下不免有些疑惑。妻子迟疑着开了门,门口站着两个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胳臂上都戴着红袖章,两人都戴着帽子和防护口罩。一人先开口了,他向妻子打招呼问好,并自报家门说他们是分抓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说话很是客气,虽然看不清他被口罩遮挡着的脸,但他饱含热情的声调很感染人。妻子招呼他们进屋,他们坚决不进,就站在门口,询问着有没有家人不适,有没有从武汉归来的亲友?并一一在本子上做了记录,随后给我们发放了两张打印的宣传单:一张是区上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的“八项工作措施”,另一张是疫情防控的“八不准、十六字方针”。并再三交代我们要认真看看,还要切实遵守。这前后几分钟的沟通,他们很是礼貌,最后说着“打扰您了”,很客气地道别。我听着他们上楼的脚步声,紧接着又传来了敲门声。不一会儿,再次听见他们和楼上的邻居说话,依然是那样的热情和礼貌,我的内心顷刻间溢满温暖,妻子不尽感慨地说:真不容易啊,都快吃午饭了,这两人还在挨家挨户询查派发宣传单,况且还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大家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他们却要走家串户,开展防控工作,这大过年的,真让人感动!
午饭后,我戴上口罩,下楼倒垃圾。一出楼洞口,发现每个单元门口都贴上了几张宣传单,内容是“院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防控知识手册”“相关医疗机构的咨询电话”“致全区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居家留观注意事项”,墙壁上还贴有毛笔书写的标语,内容为“坚决遏制疫情,确保人民健康”“群防群控、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等。我已经两天没有下楼了,并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在每个楼洞门口和墙面上张贴了这些东西。这个时候,我们都躲在家里,仍有人在严寒中,在严峻的形势下,牺牲了自己的休假时间,为我们默默地奉献着……
想到这些,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眼睛。
昨天下午,接近五点的时候,又看到一个令人感动的消息。区文联通过微信平台发出了倡议,号召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中贡献力量”,这又一次让我感动得热血沸腾。
天气严寒,病毒肆虐。从政府到社区,上上下下对抗击疫情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执行,还有那些没有见面,戴着口罩的一直在对抗击疫情不遗余力地努力付出的工作人员,都让我感到了温暖和感动。他们,时刻就在我们身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祈愿我们及早战胜疫灾,迎来一个万物繁茂的春天。
全国的疫情情况,连续的阴雨天气,一直阴郁在我的心头,令我心情沉重,食不甘味。
前天,微信朋友圈发出对使用过的口罩做正确处理的呼吁,所提做法并不科学,表述也不明晰。发布者的初衷很好,但欠缺相关专业知识。我对内容作了修改,建议先消毒处理,再剪碎,不要焚烧,用塑料袋密封后丢弃。随后,我把修改后的内容发到了同学群里,呼吁大家转发,让大家呼吁更多的人转发,大家积极响应。这条信息,一下子铺天盖地发满了微信圈。看着一个个微友的响应、转发和呼吁,我感受到大家人人心存正义,也感受到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决心,这让我一时间很是感动。
除夕夜的美好时刻,家家户户亲人团聚,其乐融融。我又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多个图片和视频:有增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列队集结飞赴武汉前的图片,也有他们步履匆匆整齐有序地快步跑向引擎急剧作响的飞机的身影。尤其震撼我的,是某医院的医护人员请求支援武汉的一份集体“请战书”。这份“请战书”,我盯着屏幕,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直至落泪。
“请战书”上有医护人员各自的签名,还有按在签名上的大大小小的血红的手印。我没能看见他们签名时的英姿,没有看到他们按下手印时的果敢和决绝。那一刻,我却能想象到他们每个人在“请战书”上按上手印时的情景。一遍又一遍,我的目光逐一扫过那一个个血红的手印,那一个个按下的手指印,仿佛一次次按在了我隐隐作痛的心上。我的鼻子一阵阵发酸,泪水模糊了双眼。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电视播报武汉疫情已经蔓延到全国多个省市。网络上,专家呼吁不要走亲访友,不要聚会聚餐,做好自我防护。网上舆论哗然,一时间人心惶惶,加之微信圈传播的各种五花八门的疫情信息,都让人不由得感到心堵。不断有人在网上发消息,呼吁大家“宅”在家,不出门不乱串就是对国家、对抗击疫情做出的最大贡献。以逸待劳,不能为抗击疫情做点实际事情,这多少让我心有不安。那时,我正和朋友在微信群里聊这事,朋友突然道别,说自己接到单位电话,通知他结束休假回去上班,去负责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我立马祝贺他,祝贺他可以身体力行,做点实际工作了。另一个朋友也叮嘱他:要注意自身防护。这些,立马让这位朋友内心充满了温暖和感动,他再次匆匆道别,奔赴单位,和其他人一道投身到防控疫情的工作中去了。
大年初二,他在群里发来了他和同事在小区内挨户宣讲询查和在小区门口值班的工作照:戴着口罩,露着双眼。看着他熟悉的脸庞和身影,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我只能默默地向他们、向所有终止休假的,走上防控工作岗位的兄弟姐妹们,道一声衷心地感谢了,并深深地感激,感激他们为之付出的一切。
午饭时分,我和妻子正忙着做饭,有人敲门,我们一犹豫,心想这会儿还会有谁来串门?心下不免有些疑惑。妻子迟疑着开了门,门口站着两个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胳臂上都戴着红袖章,两人都戴着帽子和防护口罩。一人先开口了,他向妻子打招呼问好,并自报家门说他们是分抓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说话很是客气,虽然看不清他被口罩遮挡着的脸,但他饱含热情的声调很感染人。妻子招呼他们进屋,他们坚决不进,就站在门口,询问着有没有家人不适,有没有从武汉归来的亲友?并一一在本子上做了记录,随后给我们发放了两张打印的宣传单:一张是区上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的“八项工作措施”,另一张是疫情防控的“八不准、十六字方针”。并再三交代我们要认真看看,还要切实遵守。这前后几分钟的沟通,他们很是礼貌,最后说着“打扰您了”,很客气地道别。我听着他们上楼的脚步声,紧接着又传来了敲门声。不一会儿,再次听见他们和楼上的邻居说话,依然是那样的热情和礼貌,我的内心顷刻间溢满温暖,妻子不尽感慨地说:真不容易啊,都快吃午饭了,这两人还在挨家挨户询查派发宣传单,况且还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大家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他们却要走家串户,开展防控工作,这大过年的,真让人感动!
午饭后,我戴上口罩,下楼倒垃圾。一出楼洞口,发现每个单元门口都贴上了几张宣传单,内容是“院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防控知识手册”“相关医疗机构的咨询电话”“致全区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居家留观注意事项”,墙壁上还贴有毛笔书写的标语,内容为“坚决遏制疫情,确保人民健康”“群防群控、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等。我已经两天没有下楼了,并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在每个楼洞门口和墙面上张贴了这些东西。这个时候,我们都躲在家里,仍有人在严寒中,在严峻的形势下,牺牲了自己的休假时间,为我们默默地奉献着……
想到这些,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眼睛。
昨天下午,接近五点的时候,又看到一个令人感动的消息。区文联通过微信平台发出了倡议,号召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中贡献力量”,这又一次让我感动得热血沸腾。
天气严寒,病毒肆虐。从政府到社区,上上下下对抗击疫情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执行,还有那些没有见面,戴着口罩的一直在对抗击疫情不遗余力地努力付出的工作人员,都让我感到了温暖和感动。他们,时刻就在我们身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祈愿我们及早战胜疫灾,迎来一个万物繁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