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应对农村塑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文章字数:634
  记者  贾书章
  近日,记者在商州区牧护关镇秦茂村、山阳县银花镇岬峪沟村采访时看到,废弃的地膜在地头和河道随处可见,遇风吹来,塑料膜随风飘散,既破坏了环境,又有损美丽乡村的形象。
  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塑料地膜被大量使用于地膜洋芋、地膜玉米和烤烟育苗等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保墒等作用,增加了农产品产量。另外,在香菇种植中也少不了用塑料薄膜制作食用菌棒。目前,多数农用薄膜由聚乙烯成分组成,这种材料性能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光解和生物分解性均较差,残膜留在土壤中很难降解。据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地膜残留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地膜残留污染较重的地区,每公顷残留量90~135公斤,最高达270公斤。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残膜率达42%,当土壤中含废旧农膜过多时,耕作层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空隙减少,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降低,影响了水分和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传输,使微生物的活力受到抑制。同时,也阻碍了种子发芽、出苗和根系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如果将生产和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进行填埋,降解需200年的时间,对土地也有极大的危害,也改变了酸碱度,至于抛弃在水里或陆地的塑料制品,若被动物吞食,轻则导致动物生病,重则会导致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在温度达到65℃时,塑料制品中的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食品中,也会对人体肝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造成很大危害。
  因此,记者建议农技部门应加大对农用塑料残留的清除和回收,在农作物收获期指导农民深翻土地,将农用残留土壤中的残膜尽量清理出,最大限度减少残膜对土壤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