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六大工程提升就业扶贫质量
文章字数:1100
本报讯(刘卫锋)今年以来,洛南县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户有一人就业”目标,大力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自主创业扶持、职业培训赋能、社保能力提升、人才智力支撑和公共服务优化等“六大工程”,用足用活各类就业政策,促进更多劳动力稳定就业,确保就业扶贫质量不断提升。
实施转移就业拓展工程。坚持本地就业与劳务输出相结合,精准开展就业服务,强化就业政策宣传,加大易地搬迁小区社区工厂和扶贫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公益岗位,持续抓好宁洛对口劳务协作,扎实开展就业扶贫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精准提供岗位信息,确保更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实施创业带动扶持工程。充分发挥创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用,创新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培训,确保全年贫困劳动力创业培训不少于100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实行全额贴息,确保为贫困劳动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少于15人;依托县级标准化创业中心示范带动16个镇办创业中心全部建成,采取与贫困户合作合伙、吸纳贫困户入股等形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实施技能培训提升工程。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转变方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着力提高培训就业率,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500人;加强政企协作,依托远元培训学校,每月组织两期贫困劳动力“足部修护”订单培训,促进稳定就业;落实培训政策,严格按照贫困劳动力每天给予50元生活交通费补贴,提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增强培训就业后劲。
实施人才智力支撑工程。深化苏陕协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出台激励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切实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为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智力保障,确保全年招聘硕士研究生30人、医学类本科生50人和其他事业单位人才100人以上,同时从行业部门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0人赴江苏交流学习,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
实施社会保险保障工程。完善落实现行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参保缴费负担,鼓励贫困地区农民工按城镇职工参保,继续实行贫困人口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制度,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贫困人口待遇,不断扩大工伤保险制度参保范围,加大援企稳岗失业保险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保险经办能力,确保更多人员实现应保尽保。
实施数据信息优化工程。聚焦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任务,建立就业大数据平台,做实基础信息录入核准,充分发挥就业扶贫信息员作用,进一步完善就业扶贫信息和县镇村三级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台账,努力做到劳动者信息、就业岗位、经济收入和相关数据真实准确。同时加大就业先进典型宣传,积极挖掘特色亮点,总结提炼先进案例,形成标志性就业扶贫成果,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实现新提升。
实施转移就业拓展工程。坚持本地就业与劳务输出相结合,精准开展就业服务,强化就业政策宣传,加大易地搬迁小区社区工厂和扶贫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公益岗位,持续抓好宁洛对口劳务协作,扎实开展就业扶贫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精准提供岗位信息,确保更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实施创业带动扶持工程。充分发挥创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用,创新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培训,确保全年贫困劳动力创业培训不少于100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实行全额贴息,确保为贫困劳动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少于15人;依托县级标准化创业中心示范带动16个镇办创业中心全部建成,采取与贫困户合作合伙、吸纳贫困户入股等形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实施技能培训提升工程。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转变方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着力提高培训就业率,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500人;加强政企协作,依托远元培训学校,每月组织两期贫困劳动力“足部修护”订单培训,促进稳定就业;落实培训政策,严格按照贫困劳动力每天给予50元生活交通费补贴,提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增强培训就业后劲。
实施人才智力支撑工程。深化苏陕协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出台激励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切实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为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智力保障,确保全年招聘硕士研究生30人、医学类本科生50人和其他事业单位人才100人以上,同时从行业部门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0人赴江苏交流学习,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
实施社会保险保障工程。完善落实现行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参保缴费负担,鼓励贫困地区农民工按城镇职工参保,继续实行贫困人口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制度,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贫困人口待遇,不断扩大工伤保险制度参保范围,加大援企稳岗失业保险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保险经办能力,确保更多人员实现应保尽保。
实施数据信息优化工程。聚焦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任务,建立就业大数据平台,做实基础信息录入核准,充分发挥就业扶贫信息员作用,进一步完善就业扶贫信息和县镇村三级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台账,努力做到劳动者信息、就业岗位、经济收入和相关数据真实准确。同时加大就业先进典型宣传,积极挖掘特色亮点,总结提炼先进案例,形成标志性就业扶贫成果,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实现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