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 ﹃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
文章字数:1086
本报讯(王静静 赵波波)商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全力以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围绕“统筹推进”,战疫战贫同步发力。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继续严把外防输入关口。针对疫情影响,出台31条促脱贫防返贫政策支持措施,持续壮大“4+X”扶贫产业,开发公益岗位1322个,“点对点”劳务输出贫困劳动力4.05万人,60个食用菌产业基地、46家就业基地和社区工厂全面复工复产。
围绕“一个不漏”,全面起底深入排查。成立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专班和13个专项小组,坚持开门搞排查,设立举报专线,开通网上投诉平台,公布区、镇、村三级相关领导干部电话,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在排查中,实行镇片村组户“五包”责任制,做到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一般农户“两个同步”。
围绕“隐患清零”,彻底整改不留死角。推行发现问题、分析研判、明确责任、整改落实、验收销号“五步”工作法,对排查的问题归口受理,逐问题分析研判交办,建立区、镇、村三级问题台账,实行村级问题2周内、镇级问题4周内、区级问题8周内的“248”限时办结制和周碰头、周会商、周报告制度,及时解决突出问题。
围绕“作风转变”,铁面执纪严肃督战。一方面,建立问题排查整改常态化督查制度,抽调40名干部派驻18个镇办,常态化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针对整改难度大、进度较慢的饮水安全和安全住房问题,分别由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挂帅进驻相关部门现场督战。另一方面,建立问题整改常态化约谈机制,实行分级约谈和记负分管理,并将约谈情况与年终考核、奖金发放和提拔任用相挂钩,先后对13个镇办、4个部门共52人次进行了约谈。
围绕“关键小事”,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号召全区上下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切实走好群众路线,严格实行“四级责任人”一线工作法,采取召开村组会议、电话联系、下访约访等“面对面、心连心”的方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实行民政(残联)政策、救助标准、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监督电话“五公开”,开展兜底保障和残疾人政策落实情况大排查大起底,对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员实行上门服务,真正实现“零跑腿”。
围绕“常态长效”,着力补齐漏洞短板。出台农村饮水安全《投入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在全市率先成立国有性质农村供水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每年预算1000万元管护资金,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制度理事。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领域群众诉求回应、扶贫资金稳定投入及民生保障政策落实工作机制,强化“发现—核实—解决—反馈”闭环管理,切实补齐制度短板。
围绕“统筹推进”,战疫战贫同步发力。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继续严把外防输入关口。针对疫情影响,出台31条促脱贫防返贫政策支持措施,持续壮大“4+X”扶贫产业,开发公益岗位1322个,“点对点”劳务输出贫困劳动力4.05万人,60个食用菌产业基地、46家就业基地和社区工厂全面复工复产。
围绕“一个不漏”,全面起底深入排查。成立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专班和13个专项小组,坚持开门搞排查,设立举报专线,开通网上投诉平台,公布区、镇、村三级相关领导干部电话,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在排查中,实行镇片村组户“五包”责任制,做到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一般农户“两个同步”。
围绕“隐患清零”,彻底整改不留死角。推行发现问题、分析研判、明确责任、整改落实、验收销号“五步”工作法,对排查的问题归口受理,逐问题分析研判交办,建立区、镇、村三级问题台账,实行村级问题2周内、镇级问题4周内、区级问题8周内的“248”限时办结制和周碰头、周会商、周报告制度,及时解决突出问题。
围绕“作风转变”,铁面执纪严肃督战。一方面,建立问题排查整改常态化督查制度,抽调40名干部派驻18个镇办,常态化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针对整改难度大、进度较慢的饮水安全和安全住房问题,分别由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挂帅进驻相关部门现场督战。另一方面,建立问题整改常态化约谈机制,实行分级约谈和记负分管理,并将约谈情况与年终考核、奖金发放和提拔任用相挂钩,先后对13个镇办、4个部门共52人次进行了约谈。
围绕“关键小事”,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号召全区上下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切实走好群众路线,严格实行“四级责任人”一线工作法,采取召开村组会议、电话联系、下访约访等“面对面、心连心”的方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实行民政(残联)政策、救助标准、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监督电话“五公开”,开展兜底保障和残疾人政策落实情况大排查大起底,对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员实行上门服务,真正实现“零跑腿”。
围绕“常态长效”,着力补齐漏洞短板。出台农村饮水安全《投入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在全市率先成立国有性质农村供水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每年预算1000万元管护资金,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制度理事。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领域群众诉求回应、扶贫资金稳定投入及民生保障政策落实工作机制,强化“发现—核实—解决—反馈”闭环管理,切实补齐制度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