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是故乡
文章字数:3634
李军 王涛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山阳县率先决策部署,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重点,以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成效为导向,立足县域实际,着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培育、劳动力就业服务、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管理、拆旧复垦复绿、合法权益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压茬推进,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改善生活环境 完善公共服务
初夏时节,万木葱茏。沿着山阳县郭山公路一路前行,碧绿盎然中一个个移民搬迁点拔地而起,宛如镶嵌在绿海中的明珠;一座座楼房错落有致地耸立着,整齐划一;走进去,明亮的学校、完善的便民服务中心、繁忙的社区工厂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让人不禁感叹,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城里小区还好,更是多了一种淡雅、安逸。
“十三五”期间,山阳县虽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大、小配套”建设,但还存在部分安置点产业基础薄弱,教育、环境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备,还需进一步补短强弱、巩固提升。由此,该县决定在原有基本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的基础上,按照“小型保基本、大型全覆盖”的原则,规划实施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垃圾处理、电力设施等项目156个,总投资1562671.93万元,确保能够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精神文化需求。
“作为社区配套项目,这个幼儿园去年年底已建成,可同时容纳附近400多个家庭子女上学。”在高坝店镇富桥社区移民搬迁点,高坝店镇党委书记杨浩介绍,这个移民搬迁点有住户1378户5000多人,除本镇群众搬迁外,还容纳了临近乡镇的搬迁群众。作为该县移民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试点小区之一,政府按照“1个中心(党群服务中心)、2个保障(卫生室、幼儿园)、3个配套(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管网)、4个就业(电子厂、香菇厂、肠衣厂、水杂果基地)”的要求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以保障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参照城市社区模式管理,设立了社区委员会。
“原来的时候,我们社区居民办理农合疗、低保等手续必须回原村办理,近的还好说,远的距离近百里,非常不便。居委会设立后,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各项手续了。”采访当天,高坝店镇移民搬迁点富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候选人程明智介绍,为进一步加大搬迁群众后续帮扶力度,社区于去年年底建成了涵盖了日间照料、公共浴室、体育运动、为民办事等诸多功能的党群服务便民中心。中心还结合实际,健全了婚丧嫁娶、老年人活动、留守儿童及学生托管功能,充分发挥便民利民作用。
同时,按照《山阳县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县所有搬迁安置点都要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充分依托安置点周边原有学校、卫生院等机构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入园入学、就医看病等文化卫生需求。到2020年底,搬迁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进一步巩固,能够享有与迁入地群众同等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搭建供需平台 实现“多渠道就业”
“工厂开进安置点,不出小区就能上班拿工资。这是众多搬迁群众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可如今正一步步实现。”银花镇党委副书记韩双扣自豪地说,银花社区原有1个服装厂、1个挂面厂,虽然解决了一部分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可离群众的期望还很远,为此,镇上正在加紧实施2个新项目,1个是万只兔场,1个是1000亩香椿基地,届时,可容纳更多的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山阳县瞄准“一户一就业”目标,采取引导外出务工转移一批、工业园区安置一批、社区工厂解决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一批等模式,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扶持创业等途径,拓宽渠道,广开门路,引导和帮扶就业,确保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有1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让搬迁户住上新房子、找到新工作、看到新希望。
搭建就业帮扶平台。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较大安置点,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加挂劳务工作站牌子,承担社区贫困劳动力的调查统计、就业信息推送、就业政策宣传等职能。对大型安置点,采取派出就业帮扶工作队等方法,按照“人员底数清、就业状态清、劳动力能力清、就业意愿清、培训意愿清”的原则,建立就业工作信息台账,制定“一对一”帮扶工作计划。
拓宽群众就业渠道。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户中的劳动力人口,通过组织专项招聘、“点对点”招聘活动、职介机构服务、对接省内外重点用工企业等多渠道搭建劳务输出平台,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2020年全县123个重点项目及“十四五”重点项目、“一区五园”重点企业安置一批搬迁贫困劳动力,实施就近就业;加大安置点创业中心建设,计划到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18个镇级创业中心建设,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动员组织搬迁后未就业的劳动力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激发搬迁劳动力参训积极性。
住上好房子,挣到“红票子”,才算好日子。山阳县通过实施产业带动、劳务就业、自主创业等途径,到今年底,全面实现1182户未脱贫户和197户脱贫监测户中309名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动态清零;到2025年底,全面实现1247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有贫困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目标。
发展适宜产业 构筑“造血式帮扶”
银花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搬迁户陈露朝怎么也没有想到,已经50多岁的他,还能有班上。
陈露朝老家在孙家湾村,由于腿脚不便,加上3个孩子上学,在精准帮扶中,他被确定为贫困户。2018年,他们全家顺利搬迁到银花镇移民安置点,他和媳妇张兰珍被安置到手工挂面厂成了一名车间工人。“以前在老家种地,一年收入不到4000元。现在搬出来,在工厂上班,两口子一天200多元的工资,真是想都不敢想。”陈露朝高兴地说。
“一年能生产挂面500吨,最多的时候每天用工80多人,人均月收入2800元。”为了解决银花社区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山阳县扶贫移民投资有限公司先后投入500多万元,依托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就近建成了全市最大的手工挂面生产企业,聘请有经验、有销售渠道的镇市场监督管理办主任张朝安任厂长。他介绍,除了部分搬迁群众在工厂上班之外,还带动附近乡镇600多户群众从事挂面产业。下一步,他们将加大销售渠道,扩大产能,吸纳更多搬迁群众就业。
扶贫扶长远,长远靠产业。山阳县坚持把后续产业发展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支持搬迁群众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培育发展适合当地的后续产业,改变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输血型”扶贫方式,增强搬迁群众自我“造血”功能。
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围绕“三大经济”和“一区三基地”,发挥园区平台优势,推动现有产业延链补链,积极引进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构建“一产绿、二产强、三产优”的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引导安置区发展“药菌果畜”四大支柱产业。依托县域丰富旅游资源,围绕天竺山景区、漫川关古镇、秦岭原乡等重点项目,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休闲农业,形成农特产品、特色餐饮、文旅康养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发展产业配套。积极培育发展新型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园区、产业基地、旅游景区等各类园区建设,支持安置区附近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安置点发展规划及实际需求,在原有102个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就业基地的基础上,为板庙台小区、龙湾移民小区等安置点规划建设社区工厂3个,发展种植、养殖、休闲旅游、产业园区等产业扶持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1488782万元。
完善带贫益贫机制。探索新型经营主体与搬迁户建立合作种养、来料加工、反租倒包、劳动务工、入股分红、技术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关系,持续推广搬迁群众后续脱贫“社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模式,引导搬迁户与各类带贫主体形成优势互补、利益联结、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
强化政策支撑 做好“后半篇文章”
“上楼住新房,下楼就业忙,党的政策好,脱贫奔小康……”山阳县不仅在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上下功夫,同时也加大他们权益的保护,让他们有更强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生活越过越甜。
保障搬迁群众在原居住地享有的权益。充分保障搬迁群众原有的土地、林地承包权益、集体受益分配权和其他惠农益贫政策权益不变,继续按规定享受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耕地地力保护等各类涉农补贴政策。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村集体托管、代耕代种、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盘活原居住地保留的资源,增加搬迁群众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
落实好搬迁群众在迁入地的权益保障。按照自愿的原则,引导搬迁群众将户籍迁移落户至迁入地,及时将搬迁群众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养老保险和民政兜底保障范围,全面落实各项社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对未迁移户籍的群众,通过办理居住薄的方式,保障搬迁群众就近就医、就学和其他社会保障权利。
有效推进不动产权登记。探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不动产权登记,据实核发不动产权证书,给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