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以爱为源 教书育人
本报记者 王倩
文章字数:1547
  “一站到讲台上,我就很有成就感,整个人精神焕发,一点累都感觉不到。”近日,记者在商洛市小学见到王婷时,她这样描述自己当老师的自豪感,她说,一直以来,她坚持以爱为源、一心育人,在兢兢业业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当好一颗小火苗,让每一个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路上都感受到温暖。
  今年39岁的王婷,是一位普通而又平凡的人民教师,20年前从丹凤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商州区北宽坪镇广东坪小学当代教。报到那天,她在父亲的陪同下,坐了一个半小时的班车来到了从未到过的大山深处。当听到校长说,这里的学生大多是住校生,学校只有学生灶,没有教师灶,老师需要自己做饭吃时,父亲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对她说:“这里的条件太艰苦了,我们回家重新找工作吧。”她却面带微笑地说:“这里山清水秀,教学环境好,我要留下来,我不怕苦。”
  就这样,王婷开启了教学生涯。一开始便是三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一边熟悉教材,一边向校长请教教学方法,很快进入了角色,与学生打成了一片。她的厨房成了学生们的“公共餐厅”,她的宿舍成了学生们的“开心小屋”。周末,她带着学生爬山、下河、摘野果、挖野菜……孩子亲切地称她“大姐姐”。艰苦的工作条件没有磨灭她对教育的爱心,反而更坚定了她从教的决心。她说:“我深爱学生,要让这大山里的学生明白‘穷则变,变则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王婷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为人师表,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入手。2014年她通过遴选考入商洛市小学,继续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在新的环境中,她继续发挥特长,积极融入学生中,与他们交心。班里的学生樵某经常请假,王婷主动找他了解情况,得知他是因父母离异而情绪低沉时,便积极与他沟通交流,并请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在王婷的悉心关怀下,樵某走出了阴影,现在的他品学兼优,高兴地给班上同学说:“王老师是我的知心姐姐。”
  除此之外,王婷还关心班上的“潜能生”。班上有个贪玩、厌学的孩子,通过家访王婷了解到这名学生是贫困家庭的孩子,父亲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母亲体弱多病,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针对这些情况,王婷积极从学习、生活、思想方面对他采取帮扶措施,利用放学时间为他补课,并给他买参考资料、课外书,再根据他的特点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加强他的自信心。在她的帮助下,这名学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今年春天,受疫情影响,学校要求全体师生停课不停学。接到学校通知的那一刻,王婷迅速开始备课,查找视频制作方法,关注名师授课,整合教材内容,对网络课堂作出种种预设。为了保证上课的效果,她特地选在晚上周围安静以后开始录播,录完后反复听,有问题就重新录,常常录课到凌晨3点多才休息。
  录课的日子里,王婷每天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完毕后,打开电脑,一一查看群里的消息、学生及家长留言,并记录需要解决的问题。8点,她准时在线上督促学生们晨读,之后开始上课,做好记录。随后将班级学生打卡报平安的信息进行汇总,并及时向学校汇报。对上传的网课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及时重录。20点,她在线上批改当天的作业。一天下来,累得双眼充血,脖颈酸痛。“虽然累,但是为了学生,一切都值得。”王婷说。
  线上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后,部分学生产生了倦怠情绪,不早读、不听课、不交作业等现象逐渐出现。于是王婷采取电访、微信、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线上家访,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王婷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优秀中队”,她也先后获得“商州区优秀执教者”“商洛市教学能手”多项荣誉。她撰写的20多篇论文、教学设计等分别在中、省、市获奖,受到同行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在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讲台上,她近20年来用勤勤恳恳的态度诠释着教书育人的理想和追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用爱浇灌教育事业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