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文章字数:2018
老屋随着父母的相继辞世,便成了故乡。成了故乡的老屋不再让人牵肠挂肚魂牵梦绕,有了渐行渐远的感觉。时常也想起来回去走走看看,但每每一到家门,入目的是一把生锈的铁锁孤零零的悬在门楣上,半截发白的对联在微风中摇曳作响。蓝天依旧,但老屋不再炊烟袅袅,疏篱犹在,却没了鸡犬之声的生机,房前屋后的菜园,荒草没膝虫雀逍遥,屋顶墙上头长时间无人打理,竟也长出了许多尺把高的瓦松与狗尾巴草,把老屋的凄凉渲染到了极致。偶遇邻里,暄寒几句,便说到了老屋,邻居说:老屋有人想买,卖不?我说:不卖。邻居说:有人想租,租不?我说:不租。邻居说:那你们兄弟商量一下出点钱把它重盖一下么。我说:不建。邻居说:这土房不住人不翻盖管不了几年的,塌了就麻烦了。我说:以后再说吧。我何尝不知道邻居的好意,也十分清楚老屋没人经管也撑不了几年的。但对老屋去留存废的纠结邻居肯定不会理解的,这老屋虽然是一生清贫的父母留给我们兄弟的遗产,值不了几个钱,若是把它卖了,我们就真正的成了外乡人,乡情便成了飘荡无着的游魂,无处着落,那里的山水草木将与自己彻底交割没有了关联,老家就会如诗人所说:回不去的故乡,割不断的乡愁。把它租出去吧,也不合适,当哪天想回去看看,目睹物是人非,看外人在自己的老屋里共叙天伦其乐融融,而自己只能像一个路人偶过而不便入内,那感觉不忍细想。说重建吧,真不值得,后辈子侄没有一个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眼界一个个高得离谱,满脑子都是都市繁华世界甚至是漂洋过海,谁还稀罕大山深处这座依山傍水安静古朴的老屋?我们视若命根的老屋在他们眼里就跟草芥一样,不名一钱。
父母健在时,他们是一杆旗,矗在老屋里为兄弟姐妹撑起一片天,谁在外面累了委屈了,回到老屋,一杯粗茶一碗淡饭,几句父母的絮叨,回来的人都会从中得到许多慰藉,原本浮躁的心情会趋于平和。在有父母的老屋里我兄弟姐妹永远都是孩子,使一家人团结和睦互爱互助,既就是有了矛盾,吵也罢闹也罢在有父母的老屋里都能和平解决前嫌尽释。当这杆大旗倒下,这片共同的天就破碎了,各自有各自的天,各自成了各自天空的大旗,兄弟姐妹一转身就由一家人成了有血缘的亲戚,变成了亲戚,就没有了一家人那么密切无间,多多少少会疏远一些,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谁也无法改变。以前每回老家,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跟我们说,老屋千万要守住不敢丢啊,多好的一处庄子。我知道父母的意思,老屋是他们含辛茹苦创建的家园,凝聚着他们的魂魄;还有就是想隐晦地告诉我们老屋是兄弟姐妹共同的脐带,要永久团结互助。我们答应的倒是痛快,但能不能守住诺言,还真不好说,毕竟这世上有太多的不确定,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前几年,国家在村子里建生态搬迁安置房,要拆几处老房子,其中有一处是一个远房侄子的,他十几岁就随父母搬到了山外,老屋也卖给了一个本家,算算也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了。他知道这事后,专门回了一趟老家,就是为了看老屋最后一眼。那天太阳毒辣闷热无风,本家侄子久立颓废的院落门口,望着残垣断壁,末了六十多岁的人竟如老牛般的号啕起来,那声音挺瘆人,也很感染人。当时我在想,若是哪天老屋也面临同样的命运我会不会如他那样伤感痛哭?不知道,也许会也许不会。
关于老屋与故乡,我费尽心思想把我这种情结传给小女,但很是徒劳,她根本不买账。给她办身份证时,我开玩笑地说就不该给你办州城的身份证,给你办老家的身份证才对,那才是你的家。她急了说:凭啥啊?那是你的家,我又没在那里出生,又没在那上学。我说:那是你的故乡啊。她说:那是你的故乡,我的故乡在州城。好像我要把她的州城户口给剥夺了一样,尽管有些恼火,但是也很无奈,实在又找不到一个让她认可的理由。
去年,户族续修家谱,几个长者说想去一趟老籍,看能不能把那边的行辈渊源续上,这也是户族历代人的愿望。现在交通便利,也不算个难事,商量好了具体细节,挑了个日子,我们一行驱车按老谱所载地址找过去。地方倒是没错,朝邑黄河边的一个叫下邽村子,但是三百多年的斗转星移,这里地名犹在人物皆非,因兵祸天灾库区搬迁等已没有原籍老户,现在居民都是后来由外地迁徙而来,都非土著。询问当地老人,也都是答非所问,不知所云,于是在祖籍地草草转了转,便原路返回。这次寻根之旅除了遗憾外,倒也没别样的感想,就像平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游历了一次,波澜不惊。返程途中我想起了跟小女的争论,突然觉得她的观点有些道理,一个没有生活过的地方,你让她去念想去牵挂,似乎有些霸道。老家与老屋是我生活成长的地方,那里有我的哭我的笑我的愁我的乐,水里摸鱼,山上捅马蜂窝,这一切与她无关;她童年少年的酸甜苦辣在她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里,在她生活的州城里,她对老家的感觉就像我对祖籍的感觉一样,没什么感觉,就一个极其普通的地名而已。
这次徒劳无获的寻根之旅,让我对老屋和故乡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故乡,有自己童年少年生活的地方是故乡,老屋的去留存废无须强迫后辈去继承延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乡,一切顺其自然。
父母健在时,他们是一杆旗,矗在老屋里为兄弟姐妹撑起一片天,谁在外面累了委屈了,回到老屋,一杯粗茶一碗淡饭,几句父母的絮叨,回来的人都会从中得到许多慰藉,原本浮躁的心情会趋于平和。在有父母的老屋里我兄弟姐妹永远都是孩子,使一家人团结和睦互爱互助,既就是有了矛盾,吵也罢闹也罢在有父母的老屋里都能和平解决前嫌尽释。当这杆大旗倒下,这片共同的天就破碎了,各自有各自的天,各自成了各自天空的大旗,兄弟姐妹一转身就由一家人成了有血缘的亲戚,变成了亲戚,就没有了一家人那么密切无间,多多少少会疏远一些,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谁也无法改变。以前每回老家,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跟我们说,老屋千万要守住不敢丢啊,多好的一处庄子。我知道父母的意思,老屋是他们含辛茹苦创建的家园,凝聚着他们的魂魄;还有就是想隐晦地告诉我们老屋是兄弟姐妹共同的脐带,要永久团结互助。我们答应的倒是痛快,但能不能守住诺言,还真不好说,毕竟这世上有太多的不确定,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前几年,国家在村子里建生态搬迁安置房,要拆几处老房子,其中有一处是一个远房侄子的,他十几岁就随父母搬到了山外,老屋也卖给了一个本家,算算也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了。他知道这事后,专门回了一趟老家,就是为了看老屋最后一眼。那天太阳毒辣闷热无风,本家侄子久立颓废的院落门口,望着残垣断壁,末了六十多岁的人竟如老牛般的号啕起来,那声音挺瘆人,也很感染人。当时我在想,若是哪天老屋也面临同样的命运我会不会如他那样伤感痛哭?不知道,也许会也许不会。
关于老屋与故乡,我费尽心思想把我这种情结传给小女,但很是徒劳,她根本不买账。给她办身份证时,我开玩笑地说就不该给你办州城的身份证,给你办老家的身份证才对,那才是你的家。她急了说:凭啥啊?那是你的家,我又没在那里出生,又没在那上学。我说:那是你的故乡啊。她说:那是你的故乡,我的故乡在州城。好像我要把她的州城户口给剥夺了一样,尽管有些恼火,但是也很无奈,实在又找不到一个让她认可的理由。
去年,户族续修家谱,几个长者说想去一趟老籍,看能不能把那边的行辈渊源续上,这也是户族历代人的愿望。现在交通便利,也不算个难事,商量好了具体细节,挑了个日子,我们一行驱车按老谱所载地址找过去。地方倒是没错,朝邑黄河边的一个叫下邽村子,但是三百多年的斗转星移,这里地名犹在人物皆非,因兵祸天灾库区搬迁等已没有原籍老户,现在居民都是后来由外地迁徙而来,都非土著。询问当地老人,也都是答非所问,不知所云,于是在祖籍地草草转了转,便原路返回。这次寻根之旅除了遗憾外,倒也没别样的感想,就像平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游历了一次,波澜不惊。返程途中我想起了跟小女的争论,突然觉得她的观点有些道理,一个没有生活过的地方,你让她去念想去牵挂,似乎有些霸道。老家与老屋是我生活成长的地方,那里有我的哭我的笑我的愁我的乐,水里摸鱼,山上捅马蜂窝,这一切与她无关;她童年少年的酸甜苦辣在她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里,在她生活的州城里,她对老家的感觉就像我对祖籍的感觉一样,没什么感觉,就一个极其普通的地名而已。
这次徒劳无获的寻根之旅,让我对老屋和故乡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故乡,有自己童年少年生活的地方是故乡,老屋的去留存废无须强迫后辈去继承延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乡,一切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