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关怀显人文
文章字数:2403
陈丹娅
工作人员向媒体人介绍医院设备
医护人员模拟急救场景
医护人员风采
没有刺鼻的消毒液味,只有迎面扑鼻的花香;没有拥挤排队的吵闹,只有和谐的莺啼燕语。走进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园林化的建设,规范化的管理,让你的心回归到了自然。如果说制度是难以撼动的山,那么文化就是无处不在的水。在这里,你能看到小菜园中彰显的生机,运动场上散发的活力,小盆栽里播种的希望,文化墙上给予的鼓励。在点滴之间滋润人心,在细微之处凸显关爱。
5月21日,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举行“媒体开放日”,这是该中心建成运行以来首次开展的主题采访活动。当日,省市10多家媒体记者齐聚一堂,零距离接触这所住着“特殊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商洛市首家公立精神卫生中心。
环境园林化 给患者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是我市唯一一家按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标准建设的专科医院,依托市中心医院设置运行,坐落于商州区沙河子镇沙河子村东沙沟口,整个院区占地面积32亩。2019年12月3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经主管部门批准开诊试运行。
走进中心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黛瓦的院墙,院墙下种植有一排排翠绿的竹子和桃树。在春天里,整个院区是竹林、桃花交相辉映的盛景。在大门南北两侧的保卫室,大屏幕监控360度全覆盖。市精神卫生中心后勤保障科科长张江涛介绍,中心实行24小时保安值守及重点区域监控,确保中心区域内安全零事故。
静谧的院子里,3棵生长了五六十年的梨树枝繁叶茂,梨树旁边种植有香樟树。引导员喻冰格说,香樟有吸烟滞尘、涵养水源的作用,可吸收空气中的氯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香樟的枝叶破裂后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对蚊虫有一定的驱除作用。患者在院区内散步时,会感到空气清新、心旷神怡,有一种家的感觉。
山坡下的土地,被耕作成条块,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等各种蔬菜横成排、竖成行,在刚刚浇过水的湿润沃土里茁壮成长。“患者每天都精心侍弄,一天一天地付出劳动,期待成熟采摘时,有一种收获感和成就感。”张江涛说。
“您看,这些花盆上都贴着编号,谁喜欢啥花,就自己浇水、施肥,每天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精心呵护,久而久之就能唤醒每一位患者的爱心。”喻冰格指着院子的花盆向大家介绍。她说,患者播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希望。
据了解,医院还建设了污水处理池、无障碍通道连廊、标准化灯光篮球场等。医护人员经常组织患者们一起开展打篮球、踢毽子、跳绳、扔沙包等文体娱乐活动,促使患者在病理和心理上双康复。
关爱有温度 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追求。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拥有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是对病人的关爱和尊重。
“精神类疾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看似手脚健全,实则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王晓刚表示,对待精神类患者,应该给予其心理上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病人康复,让处在阴影里的患者早日见到阳光。
在媒体分享会上,工作人员任茗华回忆,医院刚开诊不久,碰上元旦节,商州区大荆镇患者刘某玲刚好过生日,大家商量后一致决定为她订一个生日蛋糕。经过前期准备,蛋糕按时送到活动室,大家一起为患者戴上皇冠帽,唱起生日快乐歌。不一会儿,刘某玲开始流泪、咳嗽,当医护人员诊断处置时,她才摆手示意:“没事,我太感动了,吃得太急。以前从来没有人给我过生日,感谢你们记得我的生日,谢谢!”
来医院的人,很多都是不能自理的人,患者被送到病区时常常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浑身散发着恶臭味。“记得见到患者屈某龙时,他没有穿袜子,鞋底都烂掉了,裹着破旧的棉袄冻得瑟瑟发抖。”护理部主任李翠花一一回忆起病人初来医院时的场景。考虑到80%精神患者家庭比较贫困,大家自告奋勇地奉献爱心,为这些患者购买餐具、袜子、拖鞋,还将自己家的旧衣服拿来给患者使用。
宽松优雅的环境、无微不至的呵护,是愈合心灵伤痕的良药。病区环境宽敞明亮,15间病房温馨整洁,并单独设置病人活动室、沟通室、餐厅、洗澡间等,让患者体会家庭般温暖,也希望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早日康复,尽快回归社会,拥有正常人的生活。
“我们医护人员特别有爱心,经常陪同患者一起参加活动。”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建玲说:“除了组织患者打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做广播体操外,还和患者共同种树、下棋、唱歌、画画等,不仅丰富了患者的住院生活,还能提升患者社会交往能力及劳动能力,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
建设标准高 让患者得到专业规范的诊疗
在采访现场,任茗华介绍,市精神卫生中心设有电生理室、超声检查室、DR拍片室、化验室、药房及专科检查和治疗室等。在满足医疗功能的基础上,按景观园林式医院打造,病房注重自然通风采光和人文设计。在安全防护细节上,设有保护间,对狂躁、自伤、自杀患者起到保护作用。病房内的设施设备均无棱角、不带绳索等,饮用水维持在恒温,病房窗户加装防护网,门全部外开,室内不能反锁。避免栅栏式、强迫式病房设置,让患者在方便安全、流程合理、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诊疗和康养。
据陈建玲介绍,2017年12月,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在市中心医院开诊,主要开展各类精神障碍患者评估、诊断、治疗等工作。新思路引领,前瞻性规划,高标准建设,是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落成的前提。目前,中心开设男女病区各1个,配备医师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两人;配备护理人员24人;外聘专家顾问两人。
陈建玲说,医院将在中心2号楼筹建商洛市中心医院医养结合中心(颐和金秋医养中心),系商洛市首家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一家养老机构,目前各项设施正在建设中。
市精神卫生中心拥有专业的、人文的医疗护理团队、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以及温馨整洁的环境设施,始终秉承“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的服务理念,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精神卫生服务,它的开诊运行,标志着我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必将对健康商洛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工作人员向媒体人介绍医院设备
医护人员模拟急救场景
医护人员风采
没有刺鼻的消毒液味,只有迎面扑鼻的花香;没有拥挤排队的吵闹,只有和谐的莺啼燕语。走进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园林化的建设,规范化的管理,让你的心回归到了自然。如果说制度是难以撼动的山,那么文化就是无处不在的水。在这里,你能看到小菜园中彰显的生机,运动场上散发的活力,小盆栽里播种的希望,文化墙上给予的鼓励。在点滴之间滋润人心,在细微之处凸显关爱。
5月21日,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举行“媒体开放日”,这是该中心建成运行以来首次开展的主题采访活动。当日,省市10多家媒体记者齐聚一堂,零距离接触这所住着“特殊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商洛市首家公立精神卫生中心。
环境园林化 给患者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是我市唯一一家按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标准建设的专科医院,依托市中心医院设置运行,坐落于商州区沙河子镇沙河子村东沙沟口,整个院区占地面积32亩。2019年12月3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经主管部门批准开诊试运行。
走进中心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黛瓦的院墙,院墙下种植有一排排翠绿的竹子和桃树。在春天里,整个院区是竹林、桃花交相辉映的盛景。在大门南北两侧的保卫室,大屏幕监控360度全覆盖。市精神卫生中心后勤保障科科长张江涛介绍,中心实行24小时保安值守及重点区域监控,确保中心区域内安全零事故。
静谧的院子里,3棵生长了五六十年的梨树枝繁叶茂,梨树旁边种植有香樟树。引导员喻冰格说,香樟有吸烟滞尘、涵养水源的作用,可吸收空气中的氯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香樟的枝叶破裂后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对蚊虫有一定的驱除作用。患者在院区内散步时,会感到空气清新、心旷神怡,有一种家的感觉。
山坡下的土地,被耕作成条块,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等各种蔬菜横成排、竖成行,在刚刚浇过水的湿润沃土里茁壮成长。“患者每天都精心侍弄,一天一天地付出劳动,期待成熟采摘时,有一种收获感和成就感。”张江涛说。
“您看,这些花盆上都贴着编号,谁喜欢啥花,就自己浇水、施肥,每天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精心呵护,久而久之就能唤醒每一位患者的爱心。”喻冰格指着院子的花盆向大家介绍。她说,患者播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希望。
据了解,医院还建设了污水处理池、无障碍通道连廊、标准化灯光篮球场等。医护人员经常组织患者们一起开展打篮球、踢毽子、跳绳、扔沙包等文体娱乐活动,促使患者在病理和心理上双康复。
关爱有温度 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追求。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拥有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是对病人的关爱和尊重。
“精神类疾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看似手脚健全,实则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王晓刚表示,对待精神类患者,应该给予其心理上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病人康复,让处在阴影里的患者早日见到阳光。
在媒体分享会上,工作人员任茗华回忆,医院刚开诊不久,碰上元旦节,商州区大荆镇患者刘某玲刚好过生日,大家商量后一致决定为她订一个生日蛋糕。经过前期准备,蛋糕按时送到活动室,大家一起为患者戴上皇冠帽,唱起生日快乐歌。不一会儿,刘某玲开始流泪、咳嗽,当医护人员诊断处置时,她才摆手示意:“没事,我太感动了,吃得太急。以前从来没有人给我过生日,感谢你们记得我的生日,谢谢!”
来医院的人,很多都是不能自理的人,患者被送到病区时常常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浑身散发着恶臭味。“记得见到患者屈某龙时,他没有穿袜子,鞋底都烂掉了,裹着破旧的棉袄冻得瑟瑟发抖。”护理部主任李翠花一一回忆起病人初来医院时的场景。考虑到80%精神患者家庭比较贫困,大家自告奋勇地奉献爱心,为这些患者购买餐具、袜子、拖鞋,还将自己家的旧衣服拿来给患者使用。
宽松优雅的环境、无微不至的呵护,是愈合心灵伤痕的良药。病区环境宽敞明亮,15间病房温馨整洁,并单独设置病人活动室、沟通室、餐厅、洗澡间等,让患者体会家庭般温暖,也希望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早日康复,尽快回归社会,拥有正常人的生活。
“我们医护人员特别有爱心,经常陪同患者一起参加活动。”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建玲说:“除了组织患者打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做广播体操外,还和患者共同种树、下棋、唱歌、画画等,不仅丰富了患者的住院生活,还能提升患者社会交往能力及劳动能力,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
建设标准高 让患者得到专业规范的诊疗
在采访现场,任茗华介绍,市精神卫生中心设有电生理室、超声检查室、DR拍片室、化验室、药房及专科检查和治疗室等。在满足医疗功能的基础上,按景观园林式医院打造,病房注重自然通风采光和人文设计。在安全防护细节上,设有保护间,对狂躁、自伤、自杀患者起到保护作用。病房内的设施设备均无棱角、不带绳索等,饮用水维持在恒温,病房窗户加装防护网,门全部外开,室内不能反锁。避免栅栏式、强迫式病房设置,让患者在方便安全、流程合理、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诊疗和康养。
据陈建玲介绍,2017年12月,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在市中心医院开诊,主要开展各类精神障碍患者评估、诊断、治疗等工作。新思路引领,前瞻性规划,高标准建设,是商洛市精神卫生中心落成的前提。目前,中心开设男女病区各1个,配备医师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两人;配备护理人员24人;外聘专家顾问两人。
陈建玲说,医院将在中心2号楼筹建商洛市中心医院医养结合中心(颐和金秋医养中心),系商洛市首家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一家养老机构,目前各项设施正在建设中。
市精神卫生中心拥有专业的、人文的医疗护理团队、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以及温馨整洁的环境设施,始终秉承“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的服务理念,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精神卫生服务,它的开诊运行,标志着我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必将对健康商洛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