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种桑养蚕织就“小康梦”
本报记者 汪瑛
文章字数:1605
  开栏的话: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更加壮丽的新征程。此刻,每一个人都心怀激荡、充满期盼。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曾经,我们无数次憧憬小康,如今,全面小康终于触手可及。在决战决胜的最后阶段,商洛大地一派火热的攻坚场面,广大干部群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在全力以赴冲刺胜利的终点。
  从今天起,本报及商洛日报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聚焦我市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讲述商洛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基层一线的鲜活场景,既深入反映全市人民生产生活的不断改善,又充分展现干部群众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鼓舞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勇克难关、同心协力奔向小康。敬请读者关注。
  6月14日中午,烈日当空,气温接近30℃。此时,镇安县庙沟镇五四村郭龙成夫妇在地里采摘桑叶,骄阳下,两人的衣服汗湿了,双手也被桑汁染黑,但他们的动作依然娴熟麻利,不一会儿工夫,就采了满满一架子车桑叶。
  “养蚕就跟养娃一样,得细心还得吃苦,一天得喂三回,不能给饿着。”回到家后,郭龙成迫不及待地提起笼子走进蚕房,在小蚕身上撒上一层桑叶。郭龙成介绍,他们两口子每天早上6点起床,每天要去地里采两回桑叶。“现采的新鲜,天气热,叶子搁久了就发热变味了。”
  郭龙成说,自己小时候,村上就有人栽桑养蚕,后来外出找活的人多了,养蚕的少了,这几年,村上养蚕的人又渐渐多了起来,三分之二的农户都或多或少养着蚕。2016年,他患病不能出门打工,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医疗费、学费、生活费让家庭陷入贫困,成了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没有向生活低头,开始种桑养蚕。“养蚕是手上活,不费多少体力,只要人勤快,就能挣到钱。”
  在驻村干部的帮扶和指导下,郭龙成当年就养了两张蚕,挣了差不多2000多元钱。2017年,春夏秋3季养了8张蚕,产茧700多斤,收入达1.3万元。尝到了甜头的他,2018年建了养蚕工厂,多养了5张蚕,收了1000多斤蚕茧,收入近3万元。一家人通过勤劳的双手,仅用两年时间,便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养蚕算是有些经验了,这是今年的第二批蚕,还有一个星期蚕就吐丝了,把蚕养得好了,蚕茧就会又大又白。”他指着蚕床上的蚕宝宝笑着介绍,言语之间流露出满足与欣慰。
  近年来,镇安县将蚕桑产业确定为全县一号主导产业来发展,采取“专班协同推进、专人包片示范、农闲集中培训、产中巡回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从“单打独斗”的散户种养,到集中连片的规模化作业,着力培育以家庭农场为生力军的蚕桑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并催生一批专业服务组织,吸引上游茧丝绸企业加入,持续推广“品种优良化、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上蔟自动化”等技术,农户养蚕时间缩短至15天左右,平均每张蚕可节省工日8个,上茧率由85%提升至95%以上,实现了产业发展节本增效。
  截至2019年,镇安已建设千亩蚕桑产业重点村30个,全县累计发展桑园6.5万亩,建小蚕共育室50处404间、标准化养蚕工厂252处6.9万平方米,开展技术培训39期1.25万人次,年养蚕1万张,产值达到1500万元,1.2万户3.5万名群众通过养蚕实现稳定脱贫。
  今年受疫情影响,蚕茧收购价格降低了,但蚕农们依然充满信心——陕西镇安百盛茧丝绸有限公司作为蚕桑发展龙头企业,对农户生产的蚕茧实行合同收购、保护价收购。“蚕茧可以直接在本地加工,蚕茧的收购有保障,蚕农不担心蚕茧卖不出去。”镇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薛付全说。
  “养蚕虽然辛苦,但钱来得快。”达仁镇春光村养蚕大户徐纯锋养蚕5年多了,从最初的20亩桑园扩展至现在的200亩,成为一名栽桑养蚕致富的先进典型,如今有养蚕工厂1500平方米,年均收购群众桑叶10万多斤、养蚕200张,年收入可达40万元。2018年,他还注册成立了金椒鸿运蚕桑专业合作社,带联帮扶贫困户23户建桑园800亩、年养蚕150多张,增收30多万元。
  一片片绿色的桑叶、一根根纤细的蚕丝,改变了数以千计贫困群众的窘境,圆了他们增收致富的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