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那年高考
郝树荣
文章字数:877
  万民齐赶考,唯我忘带证。急煞当事人,惊醒一幽梦。又是一年高考季,昨夜梦中,当年高考的场景历历在目,恍若就在昨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背井离乡异地求学,在“独在异乡为异客”中诵读千古名篇,领略诗文经典。那个年月上高中我们都住校,晨曦微露中,我们穿梭在校园青砖铺就的小道倾听书声朗朗。万籁俱寂时,我们伏案在亮若白昼的教室里努力奋笔疾书。缺衣少食的年代,读书的艰苦自然不必多说,那些开水泡馍就咸菜的情景早已被时光定格成永恒的底片,储存在记忆的行囊里,始终难以磨灭。
  那时高考的理科要统考七门课,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政治、生物,时间是每年7月的7、8、9号,天气特别闷热,酷暑难耐,有时还暴雨如注,好像天公刻意考验莘莘学子的毅力似的。对于语文考试,我的水平很一般,语言表达能力差,加之后天阅读能力培养不够,学习中总感觉力不从心,无所适从。考场上更是手心冒汗,如坐针毡。记得1988年高考作文题是《习惯》,看到作文题目的一瞬间,我感觉老虎吃天——无处下爪,自然国语考的是一塌糊涂。下午考化学,我记得化学试题中选择题的数量是历年来最多的,而且特别难。两门考试一结束走出考场,火热的七月里我心底飘过一丝凉意,难受极了。
  后两天是怎么度过的,我都没有过多的在意,背水一战,唯独英语和数学两科考试让我有了些许慰藉,因为英语这门课无须高深的理解,记好单词,背熟段落,熟记语法,掌握句型即可。而对于数学我一直情有独钟,缘于我的恩师李老师那独特的数学教学艺术,以至于后来走上讲台的我依旧是在“点线面体勾勒大千世界,加减乘除演绎无限苍穹”中传道、授业、解惑。可惜当时我那仅有的两门特长课程让我当年难以挤过独木桥,胜出高考,出榜之日我自然是站在孙山之后独自静默,而后沉思良久,暗自发奋,决定再度赶考。
  那年夏天,我荒芜的心田除过少许成熟的稼禾外,满是浅草,满是失落。来年七月的流火中我又一次放飞希冀,在九月的阳光中终于走进向往的殿堂。如今回首往事,那些遗落在心灵深处的高考记忆,如激越铿锵的旋律一直回响在我的耳畔,始终涤荡和震撼着我的心灵。
  那段岁月,那年高考成了我生命中刻骨铭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