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与蜂结缘
文章字数:1946
开箱查看蜂巢
朱宝善(左一)向村民讲解樱桃科管技术
“蜜蜂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它们等级分明,制度严谨,分工明确。”说起蜜蜂,今年60岁的朱宝善有着说不完的话。在朱宝善家院子的大核桃树下和厨房屋顶上散放着20多个蜂箱。炎炎夏日,蜜蜂发出的嗡嗡声随着气温升高愈加响亮,整座房子四周随处可见不断进出的蜜蜂。
朱宝善是板桥镇西兴村人,在板桥镇畜牧站工作了30多年,今年就要退休了。退休前,他已开始筹划自己的晚年生活。2019年,朱宝善将家中原有的10多箱土蜂培养分箱,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准备退休后专心发展养蜂事业,满足一直以来养蜂的爱好,同时带来收益。
以蜂为伴 探索蜜蜂世界
朱宝善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养蜂,他经常观察蜜蜂,渐渐就喜欢上了这些小家伙。在他十七八岁时,就跟着长辈学养蜂,那时蜜蜂就是他的“宠物”,他的小伙伴,每天睁开眼他就去蜂箱周围看看,外出归来的第一件事也是去看看蜜蜂。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朱宝善发现了一个现象。蜜蜂达到分蜂条件后,在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蜂王的时候,已有工蜂飞出蜂箱寻找新巢穴,新的蜂王出现后,负责探路的工蜂会将蜂群直接带入找好的巢穴,中途不停留或只是短暂休息。而不是书中所说的,新蜂王飞出蜂巢后停留在某处,工蜂才寻找新巢穴。这个发现说明,蜂群里虽然第二个蜂王还未出现,但已经传递出信息,工蜂早有准备。蜜蜂的世界就像一个谜团,吸引着朱宝善一点一点地探索。
以蜂养家 学习养蜂技术
1982年,刚结婚不久的朱宝善买来一箱意大利蜜蜂。此时,朱宝善每月的工资仅为23元,而一箱意大利蜜蜂的价格是24元,妻子对此颇有怨言。第一次养意大利蜜蜂,因为不了解习性,朱宝善养了两年时间蜂群在很短的时间内死掉了。好在他还收割了十多公斤蜂蜜,算下来也没亏本。之后认真反思,朱宝善觉得还是自己理论知识不足、经验少,要想养好蜜蜂得多学习才行。从此,朱宝善四处打听,托人从省城买来最新的养蜂书籍,一有空便埋头啃书本。
此后,朱宝善专注于饲养中华蜂,并将用于饲养意大利蜜蜂的活框蜂箱进行改良后养中华蜂。他发现中华蜂抗病力强,有很强的自保能力。意大利蜜蜂在得了螨虫病后,会迅速蔓延整个蜂箱,中华蜂则不一样,有一两只蜜蜂感染螨虫,其他的蜜蜂会帮忙将螨虫撕扯下来消灭掉,防止群蜂感染。
朱宝善说:“我好像注定就是养蜂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畜牧站养了一箱蜂,半个月就有7窝蜂飞来,基本上隔天就在院里收一次蜂。”周围的人看到他连着好多天都收蜂,觉得很稀奇,问朱宝善有什么诀窍?朱宝善开玩笑回道:“我跟蜜蜂通了信的。”其实,朱宝善大概猜到了原因,他将空蜂箱放在了向南的位置,这个位置可能在蜜蜂采蜜的航道上。空蜂箱中有蜂蜡、蜂蜜残留的气味,蜜蜂嗅到后,对蜂箱进行查看,觉得符合筑巢条件,能遮风挡雨,且周围有蜜源,就会选择在此安家。朱宝善说:“多年的朝夕相处,我对蜜蜂有了深厚的感情。夜里休息时,我都要查看一下蜜蜂的情况;夏季蟾蜍多,有时夜里会跑到蜂箱口捕捉蜜蜂,我要起来多趟将蟾蜍抓走。”
朱宝善对蜜蜂付出感情,蜜蜂也会感恩。他在工作之余悉心养蜂,收割蜂蜜,曾经家里的蜂蜜一次性卖出了400多元钱,当时他的月工资还不到30元。在享受养蜂乐趣的同时,朱宝善用养蜂挣来的钱将3个儿女送进了大学,供他们读书直到毕业。他说,这是自己用心对待蜜蜂,蜜蜂给他的回报。
以蜂为业 带动乡村旅游
对于这几年兴起的养蜂热潮,朱宝善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养蜂既是个辛苦活,也是技术活,那些一时心热靠运气养蜂的人,注定是会失败的。朱宝善说,以前粮食种植面积大,其他植被生长空间有限,蜜源贫乏,蜜蜂并不好养,再加上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多,对蜜蜂伤害很大。后来国家实行退耕还林,使得蜜源充足,野生土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近四五年来,蜜蜂很好养,养殖蜂群发展速度很快。朱宝善计划明年将现有的70多箱蜜蜂发展到200箱,当然这也是最大限度了,再多的话蜜源不足,效益就会降低。所以,多出来的蜂种他打算对外销售。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朱宝善种植了100多棵樱桃树,随后还要租几亩地搞一个家庭农场。朱宝善说:“2019年,樱桃树已开始挂果,我让女婿帮我在网上发布信息,吸引了很多人采摘,顺带销售了一些蜂蜜。”朱宝善做事极其认真,为了种好果树,他专程跑到眉县、兴平等地学习科管技术。因此,他的果树管理得非常好,樱桃树通过拉枝和修剪层次分明,产量很高。但让朱宝善遗憾的是,孩子都不喜欢这些事情,村人对果树的科管也不太在意,自己的技术不能分享出去。前两年,他做了个手术,现在腿脚不方便,只能在老家院子周围建个家庭农场,目的就是把城里的人吸引过来体验、消费,让这山沟里聚集人气,带动村人在家门口挣钱。另外,他还有一个远大目标,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带动,把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吸引回来,利用家乡的大好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和乡村旅游。
朱宝善(左一)向村民讲解樱桃科管技术
“蜜蜂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它们等级分明,制度严谨,分工明确。”说起蜜蜂,今年60岁的朱宝善有着说不完的话。在朱宝善家院子的大核桃树下和厨房屋顶上散放着20多个蜂箱。炎炎夏日,蜜蜂发出的嗡嗡声随着气温升高愈加响亮,整座房子四周随处可见不断进出的蜜蜂。
朱宝善是板桥镇西兴村人,在板桥镇畜牧站工作了30多年,今年就要退休了。退休前,他已开始筹划自己的晚年生活。2019年,朱宝善将家中原有的10多箱土蜂培养分箱,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准备退休后专心发展养蜂事业,满足一直以来养蜂的爱好,同时带来收益。
以蜂为伴 探索蜜蜂世界
朱宝善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养蜂,他经常观察蜜蜂,渐渐就喜欢上了这些小家伙。在他十七八岁时,就跟着长辈学养蜂,那时蜜蜂就是他的“宠物”,他的小伙伴,每天睁开眼他就去蜂箱周围看看,外出归来的第一件事也是去看看蜜蜂。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朱宝善发现了一个现象。蜜蜂达到分蜂条件后,在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蜂王的时候,已有工蜂飞出蜂箱寻找新巢穴,新的蜂王出现后,负责探路的工蜂会将蜂群直接带入找好的巢穴,中途不停留或只是短暂休息。而不是书中所说的,新蜂王飞出蜂巢后停留在某处,工蜂才寻找新巢穴。这个发现说明,蜂群里虽然第二个蜂王还未出现,但已经传递出信息,工蜂早有准备。蜜蜂的世界就像一个谜团,吸引着朱宝善一点一点地探索。
以蜂养家 学习养蜂技术
1982年,刚结婚不久的朱宝善买来一箱意大利蜜蜂。此时,朱宝善每月的工资仅为23元,而一箱意大利蜜蜂的价格是24元,妻子对此颇有怨言。第一次养意大利蜜蜂,因为不了解习性,朱宝善养了两年时间蜂群在很短的时间内死掉了。好在他还收割了十多公斤蜂蜜,算下来也没亏本。之后认真反思,朱宝善觉得还是自己理论知识不足、经验少,要想养好蜜蜂得多学习才行。从此,朱宝善四处打听,托人从省城买来最新的养蜂书籍,一有空便埋头啃书本。
此后,朱宝善专注于饲养中华蜂,并将用于饲养意大利蜜蜂的活框蜂箱进行改良后养中华蜂。他发现中华蜂抗病力强,有很强的自保能力。意大利蜜蜂在得了螨虫病后,会迅速蔓延整个蜂箱,中华蜂则不一样,有一两只蜜蜂感染螨虫,其他的蜜蜂会帮忙将螨虫撕扯下来消灭掉,防止群蜂感染。
朱宝善说:“我好像注定就是养蜂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畜牧站养了一箱蜂,半个月就有7窝蜂飞来,基本上隔天就在院里收一次蜂。”周围的人看到他连着好多天都收蜂,觉得很稀奇,问朱宝善有什么诀窍?朱宝善开玩笑回道:“我跟蜜蜂通了信的。”其实,朱宝善大概猜到了原因,他将空蜂箱放在了向南的位置,这个位置可能在蜜蜂采蜜的航道上。空蜂箱中有蜂蜡、蜂蜜残留的气味,蜜蜂嗅到后,对蜂箱进行查看,觉得符合筑巢条件,能遮风挡雨,且周围有蜜源,就会选择在此安家。朱宝善说:“多年的朝夕相处,我对蜜蜂有了深厚的感情。夜里休息时,我都要查看一下蜜蜂的情况;夏季蟾蜍多,有时夜里会跑到蜂箱口捕捉蜜蜂,我要起来多趟将蟾蜍抓走。”
朱宝善对蜜蜂付出感情,蜜蜂也会感恩。他在工作之余悉心养蜂,收割蜂蜜,曾经家里的蜂蜜一次性卖出了400多元钱,当时他的月工资还不到30元。在享受养蜂乐趣的同时,朱宝善用养蜂挣来的钱将3个儿女送进了大学,供他们读书直到毕业。他说,这是自己用心对待蜜蜂,蜜蜂给他的回报。
以蜂为业 带动乡村旅游
对于这几年兴起的养蜂热潮,朱宝善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养蜂既是个辛苦活,也是技术活,那些一时心热靠运气养蜂的人,注定是会失败的。朱宝善说,以前粮食种植面积大,其他植被生长空间有限,蜜源贫乏,蜜蜂并不好养,再加上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多,对蜜蜂伤害很大。后来国家实行退耕还林,使得蜜源充足,野生土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近四五年来,蜜蜂很好养,养殖蜂群发展速度很快。朱宝善计划明年将现有的70多箱蜜蜂发展到200箱,当然这也是最大限度了,再多的话蜜源不足,效益就会降低。所以,多出来的蜂种他打算对外销售。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朱宝善种植了100多棵樱桃树,随后还要租几亩地搞一个家庭农场。朱宝善说:“2019年,樱桃树已开始挂果,我让女婿帮我在网上发布信息,吸引了很多人采摘,顺带销售了一些蜂蜜。”朱宝善做事极其认真,为了种好果树,他专程跑到眉县、兴平等地学习科管技术。因此,他的果树管理得非常好,樱桃树通过拉枝和修剪层次分明,产量很高。但让朱宝善遗憾的是,孩子都不喜欢这些事情,村人对果树的科管也不太在意,自己的技术不能分享出去。前两年,他做了个手术,现在腿脚不方便,只能在老家院子周围建个家庭农场,目的就是把城里的人吸引过来体验、消费,让这山沟里聚集人气,带动村人在家门口挣钱。另外,他还有一个远大目标,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带动,把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吸引回来,利用家乡的大好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和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