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达子梁,阔步奔小康
文章字数:4321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电梯房,过上城市生活,刘铁锁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变成了现实,常常深夜醒来,他会在屋子里,看看这,瞅瞅那。
四年前,刘铁锁还住在离县城45公里、海拔1100米的达子梁上,出入只有一条陡峭的羊肠小路,如果背一袋粮食下山,需一个多小时。
达子梁地处洛南县石坡镇。近几年,达子梁声名鹊起,充满神秘色彩、保存完整的石板房群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
和刘铁锁一样的20多户100多人,当时就居住在这些石板房里,过着半牧半耕的农耕生活。“达子梁,石板房,石基石瓦石头墙,石磨石槽石头炕。”这首民谣,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达子梁已养活不好这方人了,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20世纪70年代,达子梁上曾有40户200多人。几十年里,他们中的一半人,想尽招数举家搬走了。而剩余的一半,因为贫穷,还在继续做着搬离的梦。
党和政府从没有忘记身处恶劣生存环境的困难群众。随着陕南移民搬迁、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纷纷出台落地,2016年,生活在达子梁的最后一批群众,作为商洛市60万计划搬迁人群的一部分,全部搬了下来。
他们决绝地离开“肠断处”,揭开了生活新的一页。
生存环境之变翻天覆地,走下达子梁的人们愁云尽散,脸上荡漾起幸福的微笑
盛夏时节,金鞍村一派和美景象。
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绿树掩映的村庄,白墙灰瓦的院落,成片的烤烟、朝天椒、韭菜,笑红了脸的桃子,一处处的核桃林,呈现出陕南农村典型的自然和人文风光。最醒目的,莫过于依山傍河而建的排排民居,家家户户都是四间“戴帽”新房,外加一间灶房、一个院落,整齐而洁净。
这是金鞍村的移民安置点,达子梁的大部分搬迁户就安置在这里。
照看一岁半的小孙子入睡后,张琴娥把洗衣机搬到宽敞的屋檐下,插上电,拧开水龙头,洗起衣服。“在山上的时候,哪敢这么畅快的用水啊!”张琴娥不无感慨地说:“山上最怕的是没水吃,涝池积蓄的雨水都得省着用。天一旱涝池也干了,就得下山挑水,一个来回两个多小时,中间还不敢歇气,陡坡上水桶没处放呀。”
吃水如此困难,更不用说洗衣服了。张琴娥回忆到,山上人都是把攒下的脏衣服抱下山洗的。
“那时候,每到过年才舍得烧点热水洗澡,哪像现在只要有太阳,随时都可以洗。”张琴娥指着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说着,转身进屋,从冰箱拿出半个西瓜,招待我们。
过去家里唯一的电器是电灯,现在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张琴娥家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我们祖祖辈辈住在高山上,化肥要一袋一袋往山上扛,种的粮食、养的牲口要抬到山下卖,这还不算什么,最怕的就是突然生病,没医生愿意上去。”住在另一排的杨学敏说。他是一位退休教师,搬下山后,家里买了三辆摩托车,他和女婿、孙子一人一辆。
“孙子那辆车,是他上学骑的。”杨学敏说:“现在大家都对教育非常重视,给娃们上学提供的条件太好了,不像那时候,娃们背着干粮,走几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很多娃都辍学了。”
张巧云是石坡镇卫生院的退休职工,她也是在达子梁长大的,后来参加工作了,但丈夫是农民,家仍在达子梁。为了离开那里,她和丈夫先后在石坡镇的好几个村子买宅基地,都没买成,还被人骗过。最终还是依靠党的好政策,才如愿搬到石坡街社区,盖起了四间三层的小洋楼。
刘铁锁因妻子身患疾病,日子过得有些艰难。眼看着别人搬走了,他家只能被“锁”在山上。2016年整体搬迁时,他选择了洛南县城的鑫泰景和园小区,由于当时小区尚未建好,一家人就在石坡镇的姐姐家借住了几年,去年终于进城入住。搬进新家的他,心里的阴霾一下子散开了,在照顾好妻子、送女儿上学的同时,他自己也能腾出手来在城里打工挣钱,生活一下变得好了起来。“搬迁的好处三天三夜都说不尽!”刘铁锁兴奋地说。
跟人说起现在,从达子梁搬出的人们,脸上无不荡漾着幸福的笑。
依托产业发展,走下达子梁的人们迅速摆脱了贫困,小康之路走得坚实而有力
张琴娥刚做好午饭,丈夫刘峰就进门了。两口子除务好自家的3亩田外,还在村上的烤烟合作社和朝天椒产业基地务工,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这些从山上搬下来的人,一有时间就都去合作社、产业基地干活,一天能挣60元呢。”刘峰边吃饭边说。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搬到这里的群众如果没有土地,就很难安居乐业。当初搬迁时,石坡镇政府就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将镇上林场遗留在金鞍村的土地,给每户划拨了3亩。“镇上替我们想得真周到啊,划给我们的土地都在川道里,可以自己种,也可以流转出去,赚取租金。”刘峰说。
“我家里养了5头牛,在地里种了苜蓿、苞谷给牛做饲料,每年卖牛可以挣1万多元。”杨学敏搬下山后,女儿女婿在工地上做木工,他和老伴则靠这3亩土地种地养牛,增加了不少收入。 产业兴,百业旺。近年来,金鞍村大力发展产业,目前全村栽植烤烟300亩,建设了供全镇发展4000亩烤烟的育苗基地,种植核桃1200亩、朝天椒200亩、中药材800亩、韭菜150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有了稳步增加收入的保障。这些搬迁群众,也一改过去只习惯放牧的生产方式,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拓宽了创收渠道。
“村上成立了村集体股份联合社、众联昌药材专业合作社、长兴专业烤烟合作社,还有朝天椒产业基地,培育了一批产业大户。”金鞍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建国说:“在村里,只要身子勤快、舍得出力,整地、育苗、除草、打药、摘辣子、扳烤烟,活计非常多,一年四季都能挣钱。”
村上在帮助搬迁户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同时,还组织引导年轻人外出务工,劳务输出也成为一大产业。
“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现在敢想敢做了。”刘晓斌是张琴娥的儿子,搬到金鞍村后,他没有了后顾之忧,眼界也宽阔了,去年投资80多万元,在西安玉祥门附近创办了西安军申液压机电有限公司,专门做工程机械销售、维修。
“大孩子跟我们在西安上学,小的才一岁多,和公公婆婆在老家住。”刘晓斌的媳妇郝萍说,随后他们要把两位老人接到西安住,让他们在省城享享福。
“在山上住时,只想着能吃饱就行。现在不但想要把日子过得更好,还想闯出一番像样的事业来。”今年四十岁的张宁,几天前刚从西安回来看望两位老人。搬迁之后,经村干部介绍,他去了西安搞装修,除去花费,一年净赚三四万元。过去因居住条件差,一直找不下媳妇,光棍一条,现在却是他在挑选了。
“年纪大了,别的事干不了了,但不能总是闲着呀。”上到达子梁,我们见到正在山上采药的刘长锁和老伴。刘长锁一家六口,儿子儿媳带建筑队在西安干工程,也在西安买了房,事业红红火火。老两口却仍喜欢住在家乡,偶尔上山采药,多是为散心和怀旧。
“几年里,从达子梁下来的搬迁户,超过一半的家庭都买了小汽车,摩托车更是家家都有。”刘建国说:“他们已经完全融入这里,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
刘建国说得很有底气。这些搬迁户,既从政府和企业回购他们在达子梁的土地和旧宅时得到了补偿金,又从村上的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有人在外创业,办起公司当了老板。苦日子一去不返,家家户户过上了小康生活。
故园孕新机,走下达子梁的人们重吃“祖宗饭”,美好生活有了新内涵
“当初日夜想着逃离那里,现在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去看看。”张巧云老人说:“要把达子梁保护开发好,变废为宝,让更多人见识那些石板房,也给我们这些从那儿走出来的人留个念想。”
走进达子梁,犹如走进了一个石头的世界。绿荫丛中,一座座石板房错落有致地矗立着,杨家大院、张家大院、刘家大院和乔家大院四个院落顺着山形一字排开,院内的石磨、石碾、石碌碡,虽布满绿苔,却似乎想随时转动起来。一切都像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氤氲其间的故事。
这样大的规模和保存完整的石板房群落,据说在国内并不多见。它对于研究秦岭地区和我国西部原生态民居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化以及文化的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被誉为“秦岭里原始民居的活化石”。
保护达子梁遗存,开发旅游品牌,洛南县正在积极推进。2016年,县政府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斗乡村建设有限公司签约,做好了整体开发的规划,回购了达子梁“古村落核心区”院落25座158间房屋,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
达子梁的搬迁群众对故园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不堪回首,而是常回家看看,看看房子有没有被破坏,那些石磨、石碾是否还在。他们清楚,这里的旅游景区建成后,自己也是受益者,何况还有那份割舍不断的根脉呢。他们成了义务保护员。张巧云说:“这几年,我家原来的石屋,光门上的锁子我都换了6把了,不保护好它,心疼嘛。”
“没想到那些石房子竟有这么大的价值,成了香饽饽。我过几年一定回来,为家乡干事,在家乡发展。”刘晓斌高兴地说:“看到村里人一边讲着老祖先的故事,唱着关于达子梁的民歌,一边接过游客递过来的钞票,那种感觉太好了。”
“经常有游客来,商洛的、西安的、外省的都有。他们来了就会在这里吃饭、买土特产,我们的生意越做越来劲。”金鞍村村民郝彩芹说:“虽然景区还没有建成,但农家乐已经火急火燎地办起来了,金鞍村、李河村都有,石坡镇就更多,生意都可以。”
“我们金鞍村和周边的村子,今后会有更多的人吃上旅游这碗饭。”刘建国依然很有底气地说。
从居住石板房到搬进宽敞漂亮的新居,从肩挑背扛的农耕生活到过上驾驶小车的现代生活,从被贫穷压弯腰杆到笑逐颜开走向小康,短短几年时间,达子梁搬迁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彰显了决胜脱贫攻坚的壮阔和伟力,这种变化还在继续,他们将和更多的群众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搬迁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南书堂 李小龙
通过移民搬迁,从达子梁走出来的群众不但彻底脱了贫,并且尝到小康生活的滋味。短短几年时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令我们感慨良多。
采访中,我们尽可能多地见到这些群众,看他们新的居所,看他们的产业发展,同他们进行深入交流。他们是朴实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是真诚的,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发自肺腑。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地方考察,心系搬迁群众的新生活,对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近年来,我市先后有60万人搬离山区。这是我们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成绩值得我们骄傲、自豪。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发展、逐步能致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移民社区管理和服务好,让搬迁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归宿感。要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因地制宜选项目、兴产业,不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要持续扶志扶智,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