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把好事干实,百姓才会信任我们
本报记者 余婷
文章字数:2468
王海珍在查看核桃长势
“ 七一”前夕, 王海珍 ( 中)看望慰问老党员

   
   
   2018年8月,他从北京来到商州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迅速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摸排村中情况,按照“党建引领、产业支撑、精准帮扶”的思路,俯下身子访民情、兴产业、问民生、解民忧,在和村两委会班子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上河村贫困户户均增收3600元以上,全村人均纯收入11047元。他就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驻商州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第一书记——王海珍。
  扎根村上真扶贫
  今年39岁的王海珍家在北京,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寄递事业部渠道管理处干部,负责邮政末端配送业务管理。接到派驻任务后,王海珍迅速做好工作交接,安排好家中事务,立即收拾行囊,怀着满腔热血,从千里之外的北京来到上河村。
  刚到村上那几天,工作生活上的各种不适应使得王海珍心理落差很大。“正是因为这里贫穷落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来此扶贫的意义。”王海珍这样安慰自己,也下定决心通过努力,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他果断放弃已安排在城区的宿舍,把家搬到村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村貌,王海珍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广泛征询老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等人员对村子发展的意见建议。不到一个月时间,他走遍了上河村的角角落落,摸清吃透了村情民意。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他和村两委会班子制定了上河村《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核桃深加工项目实施方案》《上河村“四支队伍”日常管理办法》,为上河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村上脱贫任务繁重,驻村以来的近700个日日夜夜,王海珍很少回家。8岁的女儿好久见不到爸爸,非常想念,去年趁着暑假来商洛陪爸爸。
  今年春节以来,村上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等工作交织在一起,他更是脱不开身,只在爱人临产时回过一次家,仅仅陪伴刚出生的儿子十多天,就又把家务扔给任劳任怨的妻子,返回村里开展工作。爱人特别支持他的工作,包揽了家中的事务,偶尔会开玩笑说:“儿子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两孩子像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为了更好掌握生产生活技能,王海珍磨破了3双鞋、刮破了4条裤子、摔了多次跤、记了5大本村情民意和工作笔记……
  转变思路产业兴
  上河村以核桃种植为主,种植核桃面积2400亩,被誉为“商州核桃第一村”,但受一些地方核桃冲击,加之2018年的“倒春寒”影响,当年全村核桃基本绝收,严重影响了村上脱贫攻坚进程。
  为了解决全村产业发展问题,王海珍同村两委会班子多次外出调研学习,为上河村确立了“围绕核桃产业,发展立体种植”的产业发展思路,争取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扶贫产业发展资金近百万元,在核桃树下套种魔芋、板蓝根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全村林下种植面积发展到600多亩。
  2019年春节前夕,王海珍和村两委会负责人共同垫资数万元,到安康岚皋采购了0.75万公斤魔芋种子,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待成熟之后由村集体集中回购,保证了贫困户的收入。当年,全村魔芋取得大丰收,每亩收益超过5000元,近6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400元以上。老党员徐兴山逢人就高兴地说:“种魔芋比啥都强,好管理、价格高、还好挖,海珍书记真是给我们办了件大好事。”
  王海珍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发核桃树认领微信小程序,组织开展“认领上河核桃、助力脱贫攻坚”活动。两年来,累计筹集核桃树认领金额40多万元,覆盖贫困户180户,受益群众1200多人。
  为了解决上河村核桃销路问题,王海珍通过协调,在邮政官微“直播带货”销售鲜核桃、干核桃7800箱1.6万多公斤,销售额达36万元,覆盖贫困户112户,户均增收约480元。他又利用“商州核桃第一村”的品牌优势与商洛市兴茂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洽谈,以高于市场价10%收购全村核桃仁约1万公斤,由企业加工后利用邮政平台进行销售,将获得的利润以每公斤10元向种植户反哺,仅此一项补贴村民近10万元。这种扶贫模式受到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高度认可。
  王海珍还帮村上引进红仁核桃品种,改良老旧核桃品种,为上河村核桃产业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上河村围绕核桃产业,探索出一条“立体种植、科学管理、多渠道销售”的产业发展之路。“不愧是从北京来的,思路新、脑子活、点子多、路子广。”每提起王海珍,陈塬街道办事处的群众对他赞不绝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户、村退出标准,经省、市、区三级检查验收,2019年底,上河村实现脱贫65户135人,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37.1%降至1%,顺利完成全村脱贫摘帽任务。今年,他们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巩固脱贫成效和防止返贫上,同时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再加力,促进上河村各项工作稳步向前。
  倾情解困暖民心
  脱贫攻坚扛在肩上,为民服务放在心上。刚到上河村时,王海珍了解到村委会广场东南侧的地面因一场暴雨而坍塌,他及时同村两委会负责人多次到商州区水利局、财政局两个部门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最终争取30多万元资金,将坍塌的区域修缮一新。
  在王海珍的建议下,村上利用核桃树认领和核桃销售盈余资金,建立了“上河村应急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因突发事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群众。他利用工作便利,协调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为全村每位村民办理了人身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为全村每户贫困户赠送一个母亲邮包、为每位小学生赠送爱心包裹……在他的努力下,村上多方筹集资金6万元,在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随后村上又通过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安装了70盏太阳能路灯。
  “海珍书记来到我们村,给我们办了许许多多的好事,真正把我们当亲人。”村民王尚林经常说。村民肖三民的儿子从二楼摔下,身体多处骨折。得知这一情况,王海珍除了协助其办理保险理赔、申请临时救助、组织社会捐赠外,还组织村民捐款,并带头捐款500元,为肖三民一家送去温暖。最近,王海珍又为肖三民的儿子争取到1.6万多元的二次理赔金。
  王海珍还协调邮政集团总部机关、邮政陕西分公司、中邮保险公司等中国邮政各单位不定期为村上困难群众发放米面油、棉被、取暖器、医疗救助箱等生活用品用具,通过各种方式为村民谋福利。
  “扶贫驻村可不是来旅旅游、镀镀金就完事了。”王海珍经常对人说,“只有始终将老百姓装在心里,老百姓才会将我们捧在‘手里’;只有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干实,老百姓才会信任我们、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