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英雄再立扶贫新功
文章字数:4588
8月3日上午,骄阳似火,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商州区板桥镇李河村。沿着被拓宽的通村公路,进入郁郁葱葱的村落,只见新建成的色彩鲜亮的村幼儿园正在进行后期完善工作,旁边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已经住进了人家。青山绿水间,有农妇在路旁笑迎进村的客人,有孩童在老人的陪伴下嬉戏,处处洋溢着夏日的生机。
然而,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村落,却曾经是个一穷二白的贫困村。
吴江锋,一个从板桥镇巍巍大山中走出来的魁梧汉子,就是这个村的第一书记。
吴江锋曾经有过一段传奇般的人生履历。自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铸就了他寡言少语又倔强执着的脾性。1997年,吴江锋入伍当兵,一干就是16年。2008年,在刚果(金)政治局势动乱、军事冲突激烈的时刻,他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赶到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沿阵地。在危机四伏、湿热难耐的环境中,他开起施工机械就是工程兵,拿起武器又是战斗员,在种种困难和危险面前,总是挺身而出冲在前面,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荣获联合国二级维和勋章。转业后,他来到商州区粮食局工作,通过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和实践中的摸爬滚打,很快就成为粮食行业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
5年前,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他主动向所在单位商州区粮食局请缨,到板桥镇李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6年3月,吴江锋来到李河村报到的时候,尽管做过充分的思想准备,还是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村里随处可见牛粪鸡粪,崎岖的上山小路上野草比人还高,农副产品运不下来,盖房的砖瓦拉不上去,村民住房条件极差,吃水要去很远的地方挑。”他回忆道,“村里的姑娘不愿回来,很多适龄男青年娶不到老婆。”
吴江锋就一直琢磨:这个村距离商州城区不远,为啥这么穷?
夯实基础努力扶志扶智
进村的第一个月,吴江锋跑遍了14个村民小组沟沟岔岔的600多户人家。对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他认真整理记录,努力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挨家挨户入户访谈,他感受到李河村村民生活水平低下,整体贫困状况远远超出他进村之前的想象,同时进一步了解到李河村深度贫困的真正原因: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仍以传统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集体经济薄弱。
为了做到精准识别,给下一步分类指导做好帮扶工作打下基础,吴江锋带领工作队一班人逐村民小组开展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工作。面对大部分村民都想挤进贫困户行列、群众争议大、情绪激烈的局面,吴江锋坚持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一边召开大会小会宣传国家的帮扶政策,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一边从细节入手,逐户逐人核实基础情况;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难以确定的,他通过电话问询、走访工友直至到用工企业直接调查等方式全部核实清楚;对那些反映因病致贫的群众,他坚持查阅病历,到卫生室和有关医院逐一了解实情。因为工作做得扎实细致,户情状况公布后村民心服口服,贫困户识别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过精准识别,全村674户1930人中,贫困人群占到172户530人,帮扶任务十分艰巨。
吴江锋在工作中碰到的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许多群众在长期封闭落后的环境中形成的消极懒散和依赖等靠习性。这种习性严重地制约着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他又恰恰缺乏群众工作的经验。为了顺利打开工作局面,他认真钻研各种政策规定,向老同志请教农村工作方法,千方百计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从实实在在的基础工作做起;组织工作队员上门入户促膝谈心,用周边农村脱贫致富的事例开展宣传教育,反复鼓励群众树立起“人穷不能没志气,摆脱贫穷靠自己”的思想,不断提振村民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对问题比较突出的贫困户,他坚持自己上门面对面地解决问题。
52岁的贫困户刘忠民,居住在王山组的半山坡上。由于子女还在上学,家里的经济负担全部落在他一个人身上,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工作队动员他养猪种药材,他强调自己手有残疾困难太多,上项目缺少资金和技术,坚持认为“洋芋糊汤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也是一种活法,“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自有国家给想办法”,任谁劝说都无动于衷。吴江锋先后4次来到他家做工作,有一次从湿滑的山路上摔下来造成腿部骨裂,仍然忍住疼痛给刘忠民介绍周边村镇那些贫困户通过艰苦努力过上好日子的事例,用子女的学业和前途进行动员教育,刘忠民深受感动,增添了努力生产摆脱贫困的积极性。吴江锋又按照他家的实际,帮忙制订发展规划,协助解决项目贷款5万元,支持他建起了养猪场。如今,刘忠民已经养有150头猪,年收益15万多元,成了村上的致富带头人。
青年阎红利前几年搞大棚种植,无奈一场无情的大雪使他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还欠了一大堆外债,让他一时间心灰意冷,不愿意再去创业。吴江锋多次上门,鼓励他要经得起挫折和失败,促使他重拾创业信心。与此同时,吴江锋抓紧帮助阎红利解决产业贴息贷款5万元,使阎红利的食用菌大棚栽培持续得到发展。目前,阎红利已有大棚13个,每年实现利润5万元。
李河组的40多户人家,分别居住在两个自然村落里,日子过得都很紧巴。全小组只有冀岁年一户人家依靠养殖20只飞鼠挣点小钱养家糊口,其他人热衷的就是村落之间那些鸡毛蒜皮的利益之争,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发放救济钱物,对于工作队建议的产业项目却漠然置之。吴江锋来到李河组,逐户座谈了解情况,抓紧时机组织村民代表去邻近的村镇参观学习,看那里的群众团结奋斗兴产业、互相帮衬求致富的事例,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吴江锋按照这里适合养殖、种植的自然条件,协助争取项目贷款2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其中,帮助6户发展飞鼠养殖,目前存栏700多只,每年增收10万多元;29户通过整合土地,联手扩种中药材70多亩。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吴江锋帮助李河组先后成立了飞鼠养殖合作社和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有效地促进了村民团结一心认真经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产业项目的推进,每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2017年国家推进光伏产业扶贫项目,是一个有效增加农户收入的好机会,可李河村的群众并不认同。“万一亏了,我本钱都不能回来。”有贫困户这么说。不愿承担任何风险的心理成了项目实施的一个瓶颈。夹洼组的贫困户李安记和李翻身不但自己坚决不报名,还在项目动员会上“泼冷水”,使大家的情绪受到影响。1个月过去了,全村报名入股的村民只有19户。为了尽快改变工作被动的局面,吴江锋对有关光伏项目的政策规定和发展前景进行整理,印制成书面材料发放给每个农户,组织各村民小组开会宣传,终于收到明显效果,报名户数很快达到113户。对那些持反对态度的人,吴江锋更是上门宣讲做工作,促使他们彻底改变了认识。等到李安记和李翻身终于决定报名入股时,已经错过了政府给予贷款支持的机会,可是他们仍然坚持自筹资金参加,当年就分红受益。到目前,入股经营的村民每年都能享受到2000元到3000元的红利,对帮扶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改变群众思想观念、激发大家“内生动力”的基础上,吴江锋抓紧组织各种产业技能培训活动。他组织畜牧专家现场讲课,让产业大户手把手传授经验,请来农业老师在田间地头讲解中药材种植管理要领,使全村每个贫困户都掌握了一到两门产业技术,增强了致富本领。
创建产业加速增收致富
通过调查摸底,吴江锋认准了李河村改变贫穷面貌的主要路径是发展产业。为了科学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他下功夫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全村的土地、人力、气候、资源等基本条件摸底分析,综合考量产业发展方向,通过群众充分讨论,制定发展规划;二是广泛采集信息,开展市场调研,经过反复筛选,确定适宜当地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长效产业项目;三是在发展中期,抓住农村“三变”改革的有利时机,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统筹产业发展,吸纳村民入股受益,制定了贫困户在摘帽前享受倾斜优惠的办法,为加快贫困户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该村的一系列产业项目在吴江锋的努力下持续推进实施——
协调天士力集团实施订单农业,发展丹参种植450亩,吸纳村民150户参与生产经营。
与商洛龙飞秦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木耳产业120架6000棒,同时发展13个品种的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动员131户贫困户报名入股。
落实光伏产业帮扶项目发展,动员贫困户121户入股分红。
组织142户贫困户认领食用菌培植,户均5000袋,每年每户分红2000元。
对居住分散的村民家庭,吴江锋因户施策,引导大家发展传统产业项目,养殖鸡、牛、猪、羊,种植中药材、樱桃、核桃,都有了很好的收益。
在发展产业项目的同时,吴江锋充分利用国家的扶贫政策,积极组织实施易地搬迁113户401人,教育扶贫110人,医疗救助11人,安置公益岗位39人,实现了帮扶措施全覆盖。
通过产业发展和综合施策,全村经济发展显著改观,2017年人均收入达到8223元,28户126人顺利退出贫困线;2018年人均收入8975元,111户356人脱贫;2019年人均收入9870元,全村实现脱贫摘帽。
改善民生建设秀美田园
曾经穷苦的生活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给村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也制约着全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尽快改善村落环境和民生状况,吴江锋与村干部一起,逐村民小组进行重点问题梳理,精心编制项目规划,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政策支持,加快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
在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吴江锋一次次向市、区领导反映情况,请一个个职能部门现场解决问题,先后争取项目资金480万元,保证了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
在修建通组道路的那些日子里,吴江锋始终坚守在施工现场,督促进度,强调质量,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啃一个冷蒸馍,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截至目前,赵砭、夹洼、空山、王山4条通组水泥路5200米已建成使用,林院的一条通组路的硬化工程也已完工;电路、水路通过修复完善全部畅通,实现了人畜饮水安全;安装太阳能路灯72盏,1000米病危河堤得到修复加固,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建成使用,村级卫生室建成达标,村幼儿园已建成;危房改造的15户全部完工,住房美化修整全部到位。村落天天有人清扫,用水用电有人管理,居住环境幽静秀美。
在抓好全村整体建设的同时,吴江锋仍随时关注着重点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夹洼组的李淑娥身患多种疾病,还是精神二级残疾,把全家折腾得贫困不堪,却由于不懂相关的规定,没有及时享受到国家的医疗救助政策。吴江锋详细了解情况后,带着其丈夫李锅彦四处奔走,疏通药费报销渠道,申领残疾证书,并按照政策规定帮助二人享受低保政策,使其全家每年领取各种补助5000多元,日子越过越稳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蔓延,接到防控命令的吴江锋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当中。他组织村上的干部群众,设立疫情监测点,自己坚持带班值班;安排喷药消毒,始终走在前面。90多个日日夜夜,他从未懈怠,用艰苦的努力保证了一方平安,也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誉。
5年来,吴江锋凭着一股百折不挠的劲头,在李河村扎实认真地埋头苦干,对自己的小家庭却付出很少,甚至家中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和成长他都未曾参与。在他的真心付出和艰苦努力之下,经过扶贫干部和村干部团结一致的奋斗,李河村从根本上摆脱了贫穷落后面貌。今天的李河村,道路畅通,产业兴旺,村庄秀美,村民们过上了舒心的好日子。吴江锋也因突出的贡献,多次被镇、村评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全区“优秀帮扶干部”。
回顾5年来的点点滴滴,眼看着李河村现在一片喜人的景象,吴江锋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他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的讲话精神,把脱贫摘帽当做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决心撸起袖子继续大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果,让山清水秀、人勤心齐的李河村在奔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