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文明创建让生活更美好
——商南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亮点扫描
文章字数:4336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幸福底色。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程不断推进,商南县城市环境越来越美,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市民素质越来越高……
  行走在商南县的大街小巷,一步一景,无不让人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脉动。
  商南县自2011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聚焦城市建管、文化引领、新风培育三大重点,强势推进城区景观亮化美化、环境综合治理等20项重大工程,持续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文明交通等10大专项行动,2014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县城,2016年顺利通过复查验收,2018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在文明城市创建的带动下,商南县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等多项国字号荣誉。一张张颇具分量的城市名片,展示着商南文明形象的不断提升。今时今日,在商南,文明已成为一种习惯。
  在推进创建工作中,商南县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积极回应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新期待,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在巩固好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吹响了“三城联创”的号角,奏响了动人的和谐乐章。
  提升城市颜值谱写气质蝶变交响曲
  商南县围绕背街小巷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抓好宣传,引导教育广大市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加大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门前四保责任”,推行居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和收集措施,极大改善了卫生条件。
  扎实推进农贸市场提升,指导市场开办方加强市场设施设备、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管理,对市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对经营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对市场公厕进行改造升级,确保市场内环境卫生达标。对市场内百余名经营户进行全面培训,从亮证经营、明码标价、“三防”措施及文明用语要求等方面进行规范,不断提升经营户创建文明城市的责任意识。
  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及时修复道路、环卫等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过街安全设施、路口渠化设施、出行引导与指路设施、道路车速控制设施、农村公路基本安全设施、施工道路交通组织与安全防护设施。合理规划建设县城公厕,解决市民入厕难问题,逐年对老旧公厕进行改造升级,已完成文化广场、鹿城公园两处2A级旅游厕所改造工作。
  漫步街头,每一个市民都能切身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喜人变化,都感受到生活在商南越来越舒心了。
  治理交通顽疾奏响守规进行曲
  在商南,闯红灯、横穿马路,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网红”。去年8月20日开始,商南县在县城主要道路安装的“抓拍神器”正式上岗,对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拨打或接听电话等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在县电视台公开曝光,并依法予以严肃处理。这是商南县为文明创建放出的“大招”之一。其实,曝光并非目的,引导大家文明出行,自觉规范交通行为才是初衷。
  在城市社区和机关单位,广泛开展持续深化“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行动,大力宣传文明出行理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做文明人、行文明路、开文明车。组织“车让人·人守规”提升行动推进会和万人签名、车队巡游等系列活动,并全程网络直播。保持文明劝导和文明交通教育活动常态化,提升志愿劝导队伍形象和管事率。
  在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交通安全宣讲进校园活动。开展“文明出行主题班会”“文明出行知识竞赛”“小手拉大手·文明斑马线”等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县城关小学“爱心家长志愿者互学岗”,形成集校园保安、公安干警、家长志愿者等为一体的工作合力,努力做好上下学时间和重要路段的安全守护工作。全面落实全县中小学生放学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责任,引导师生文明出行,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
  在镇村(社区)居民群众中开展“交通法律”宣讲活动,让居民群众零距离接受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交通普法大篷车”巡回宣传、交通法治文艺节目演出等宣传活动,全面增强群众文明出行意识,培养群众文明出行习惯。在公交车、出租车司乘人员中开展“文明服务我争先”活动。全面完善客运车辆管理制度,加强客运车辆驾驶人和从业人员教育管理,杜绝客车引发交通事故,做到文明行车遵法规、文明停车上下客、文明服务不宰客。
  结合实际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建立了两个“文明交通教育室”,对机动车未礼让行人、行人不走斑马线、行人闯红灯等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人,以答一套交通法规考题、写一份遵守交规保证书、参加一次文明交通劝导的形式,普及文明交通法规教育,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推进“文明交通”创建工作,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推进文明餐桌树立舌尖新风尚
  今年以来,商南县在全县持续推进“文明餐桌”实践行动,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环保、健康文明的饮食方式,使“拒食野味”形成自觉,“分餐分食”“公筷公勺”成为习惯,“光盘行动”融入日常,“餐饮安全”全面到位,“文明用餐”习惯逐步养成,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舌尖”上的文明新风尚。抓重点场所,以点扩面稳步推进。推动各类单位食堂率先推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养老福利机构等单位食堂率先开展“文明餐桌”实践行动,当好表率、做好示范。推动餐饮服务经营者积极参与,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公约、发出倡议,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发挥餐饮类协会、农村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引导农村集体聚餐承办者按照
  “文明餐桌”实践要求提供餐饮服务。推动家庭自觉践行“文明餐桌”,倡导养成碗筷专用、分餐分食的文明健康饮食习惯。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3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7车次,检查指导大中型餐饮45家,落实覆盖率达90%以上。
  抓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宣传开展“文明餐桌”实践行动的重要意义、实践要求、总体进展,以及各镇(办)、各部门、各单位推进落实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文明餐桌”实践行动社会知晓面、影响力、参与率。持续做好社会舆论监督,设置并对外公布投诉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公众对“文明餐桌”实践行动进行监督,对相关不文明行为进行督促纠正、组织媒体予以曝光等。
  抓重点人群,示范带动引领风尚。坚持党员团员示范引领,带头践行“文明餐桌”实践要求,做好“文明餐桌”的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注重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推动“文明餐桌”实践行动进课堂,将文明种子深植学生心中,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文明健康用餐理念。动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带头倡导和践行“文明餐桌”行动,融入“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以一个个可感可触可学的鲜活典型,带动“文明餐桌”蔚然成风。
  “文明餐桌”成为商南县的一种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大力提升了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社区治理折射社会大文明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文明社区创建是建设文明城区的根基,更是惠泽万家的途径。
  一个盼望了很久的电暖气,一个看中的电饭煲……一个个小小的心愿,汇聚的是每个困难家庭的希望,寄托的是大家对生活的期待,也牵动着社区党员志愿者的心。城关街道办长新路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采取认领微心愿,实行微帮扶的形式,通过共驻共建党员志愿者之手,用一个个小善行,温暖了困难居民的心,帮助他们在社区圆了梦。
  城关街道办南大街社区开展“百善孝为先、感恩母亲节、共创文明城”道德讲堂活动,通过唱歌曲、诵经典等环节,引导大家学习身边好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做知礼节、懂文明、讲卫生的好市民。城关街道办金福湾社区开展“留守老人”健康知识讲座,帮助老人们掌握健康饮食、平衡膳食等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引导和帮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清油河镇清油河社区结合新民风建设,设立“红、黑”榜和善行义举榜,褒扬脱贫先进,曝光负面典型。充分发挥文化在扶贫中的作用,组建3支乡贤文化队伍,吸纳威望高、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各类先进典型人物、脱贫致富典型事迹为素材编排小品、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定期在文化广场开展各项群众性文化活动,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主动脱贫意识,鼓足干劲,向着幸福生活冲刺。
  看得见的改变,摸得着的幸福。改变,实实在在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成为文明创建的最大受益者。
  深化文明创建凝心聚力共建幸福新商南
  商南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扎实开展精神文化扶贫工作,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在“五个一”上下功夫(对外形象宣传一句广告语、一个宣传片、一部作品、一台剧目、一个典型可推广经验),策划实施一批精品项目,打造一批特色外宣品牌,大力宣传推介具有“商南标识”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提升商南整体形象。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好“创建知识普及宣传、市民素质提升、市容环境整治”等八大行动。统筹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五大文明创建,持续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移风易俗等五大文明行动,切实提升全社会的文明水平。
  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发挥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组织机构作用的基础上,组织志愿者在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上下功夫。加大力度,推动各单位、各镇办志愿者组织和党员干部志愿者的注册登记,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建立服务优质、运转高效的志愿服务机制。在不断深化“评讲兑做”主题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明道理、崇感恩、比诚信、重自强”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做好“五美庭院”创建,常态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儿媳”评选表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评选“五美庭院”631户、十星级文明户6300户,涌现中国好人2人、陕西好人13人、商洛好人77人、县级以上“身边好人”197人、省市县道德模范166人。
  创新载体和手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具体化、通俗化表达,在城区县文化广场、洋桥十字、火车站广场等地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户外景观小品,在长新路沿街重要部位制作安装40个“商南榜样”宣传橱窗,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成为一道道独特的文明风景。发掘寻常百姓生活中的生动典型、真实故事,在农村广播室、道德讲堂进行宣传宣讲。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的示范,深入浅出、情理交融的宣传宣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只有颜值与气质双提升,一座城市才显得更有内涵。如今,文明、幸福因子已经融入商南的每一个角落,让它变得更具温情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