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社区工厂开启留守妇女新生活
余婷 刘媛
文章字数:1511
  8月24日清晨,在商州区杨峪河镇下赵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罗凤起床快速将两个孩子安顿好,就像往常一样准时赶到楼下的社区工厂,穿戴工作服帽、洗手、消毒,到配料中心领了5斤面团和相应的馅料,走到自己的工位,开始一天的工作,做核桃饼。
  罗凤工作的地方——商州盛秦扶贫社区工厂是杨峪河镇楚山社区为了解决贫困户就业引进的企业。工厂以“政府引导、国企搭台、合作社组织、贫困户生产”的运作模式,带领安置点贫困户建立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核芝酥”系列核桃产品,让她们在家门口成了上班族。
  2010年,贵州姑娘罗凤嫁到杨峪河镇金鸡村贝铁沟,6口人挤在上辈人留下的3间土房里,距离通车公路三四公里。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她和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因为没有技术,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后来,她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杨峪河镇下赵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分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搬迁房。
  2018年,钥匙一到手,他们很快装修好住了进去,罗凤不再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上学。今年4月,商州盛秦扶贫社区工厂在安置点招工,罗凤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
  罗凤一天工作六七个小时,完成20多斤面团的工作量,每月能领1500元左右。“背井离乡在外打工,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家里老人孩子都照顾不上,现在在社区工厂上班,时间自由,不用加班,日常花销有了,家也照顾了,这就是我一直想过的日子。”罗凤满脸幸福地说。
  同村的王娜妮也是社区工厂的一名工人,在安置点分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她每天要接送在城区上小学的孩子,给孩子做饭,即便这样也不耽误她在工厂做工。“做一个饼子,厂子给我们3毛钱,我一月下来也能领1000多块钱,这些钱足够我们平时花啦。”王娜妮兴奋地说着生活的变化,“以前住的地方条件不好。现在,我们家住上了新房,我有一份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孩子上学,出门交通便利……” 
    对44岁的鱼春恋来说,今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前不久大女儿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录取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2018年以前,鱼春恋一家6口挤在金陵寺镇憔塬村山垴上的两间土房中,距离镇上20多公里,出行要走三四十分钟才能乘班车。
  为了照顾3个在城区上学的孩子,鱼春恋在城里租了房,做陪读妈妈,偶尔去街上发传单或打点零工,一年6000元的房租让她压力巨大。
  这一切都在他们搬了新家之后改变了。“国家政策好,我们从山里土房住进了城边上的楼房,照看孩子上学不用租房了,在厂里做起核桃饼,一个月还能挣1000多块钱。”看着新家里结婚时的老立柜,鱼春恋憧憬地说:“我要好好干,努力多挣点钱,给家里添置点新家具,把日子越过越好。”
  “就是孩子他爸从去年8月出门到现在,一年没回家了,之前因为疫情,后来又太忙了。”不同于刚才的喜悦,鱼春恋的言语中透着几分苦涩。
  区别于单纯的赚工资,29岁的张召妮还是合作社的社员,可以获得企业的分红。社区工厂总经理杨耀红介绍,加入合作社的条件除了家庭困难之外,还要技术熟练、自愿加入。
  虽然只需象征性的交纳几百元入社费用,但因为工厂刚开始投产,很多人没有信心,而张召妮却鼓起勇气大胆尝试。
  住进120平方米的楼房时,张召妮松了一口气,除了不用再租房,作为独生子女,也可以将父亲接到身边照顾。“我没啥技术,外出打工也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好了,我下楼就能上班,工厂给我培训了怎么制作核桃饼,工作环境好,不用外出日晒雨淋,一个月能收入近1500元,真的很满足了。”张召妮喜滋滋地说。此外,她老房子附近地里还种植了丹参等中药材,加上光伏的年分红和他们勤劳的双手,致富指日可待。
  杨耀红介绍,工厂一期自4月正式投产至今,为下赵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30名家庭困难的留守妇女提供了工作岗位,她们不出小区就能上班,预计每人每年可收益1.5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