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依靠勤劳双手踏上幸福之路
本报记者 陈静 柯岩
文章字数:2336
王治全满脸喜悦地介绍自己种植的西瓜

   
  初秋时节,走进洛南县城西6公里处的四皓街办代塬社区,一条条平坦的水泥大路,一盏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一座座现代化的果蔬大棚映入眼帘,绘就一幅生机盎然、干净整洁的现代化村庄。
  大棚里的好“钱”景
  来到王治全种植的西瓜大棚,一片片翠绿映入眼帘,在生机勃勃的藤上,一个个承载着丰收喜悦的大西瓜等待采摘。
  “每天早上7点左右,我都会拉上一车西瓜到县城的市场上去卖,一直卖到晚上8点多。今天,我准备买新棚的钢架管,还要跑贷款,就没去城里。”今年55岁的王治全说起西瓜生意经和下一步的打算,满脸的喜悦。
  多年前,王治全的妻子因突发疾病引发半身不遂导致行动不便,为了方便照顾妻子,他常年在家务农,偶尔在村里打零工。面对妻子一年约6000元的医药费、家庭的各项花费,想到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还未成家,自己收入微薄且不固定,王治全总是愁眉不展。
  “以前见到他,眉头总是皱成一个疙瘩,现在是笑呵呵的,精神面貌大变样。”在代塬社区驻村的国网商洛供电公司扶贫工作队队员龙开颜说。
  2016年以来,国网商洛供电公司扶贫工作队通过产业资金补贴、提供种苗等方式,鼓励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王治全受到启发和引导,就开始经营1亩左右的菜地,种植了线椒、莲花白、茄子、豆角。因为没有多余的劳动力,从种植、科管到销售,一直都是王治全自己动手。虽然辛苦、忙碌,但是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看着存折上的积蓄,王治全心里乐开了花。
  2019年,王治全投资建设了一个西红柿大棚和一个西瓜大棚。现在,他大棚的西红柿已经卖完,收入约2000元,他准备把西红柿小棚换成一个更大的棚。而他的大棚西瓜收入已经超过1000元。
  “能否帮助我们联系大棚种植方面的典型,让我们去学习,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使我们更高效、更科学地管理大棚。”王治全向龙开颜建议。
  “没问题,你说什么时候合适,哪里的大棚种的好,我们来联系,到时候带着你们一起去。”龙开颜一口答应。
  他们的笑声里,满是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种辣椒种出红火日子
  王金刚家中有两位老人,还有患病的妻子和一个8岁的儿子,家里所有的重担全部落在他一个人的肩上。4年前,王金刚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4年后,他成了脱贫攻坚光荣户。4年时间,从贫困户到光荣户的嬗变,离不开王金刚的辛勤耕作,也离不开扶贫工作队的努力。
  2007年,尚未成家的王金刚为了能娶到媳妇,就借钱盖了座房子。虽然房子有了,媳妇娶了,但是日子依然艰难,仅有一亩地种了些庄稼,一年的收成仅能维持一家人吃饭的问题,但是家中老人、妻子、孩子需要照看,又不能外出务工,这愁坏了王金刚:“就是有想法,想种点啥,但是没钱,就没有办法。”
  “自从前几年扶贫工作队到代塬社区后,他们给我们宣传政策,种地还会给补贴,一亩地补600块钱,不用自己承担本钱和风险。只要好好种着,收成就都是自己的。我立马买了辣椒种子回来种,一年一亩地挣了1000多块钱,总算是家里有进账了。”王金刚松了口气,终于尝到了甜头。第二年,他租了10亩地,改种了线椒和油葵,一亩地收益3000元左右。
  “村上找了好些专家来给我们讲课,去听课一天给发50块钱,这技术也学到了,钱也拿到了,双丰收啊。”王金刚满脸喜悦。
  但王金刚并不甘于此,他先后跑到比较熟悉的5户贫困户家中,给他们做工作,着手一起建大棚。商量好后,他们相约去了一趟渭南市大荔县,把建大棚需要的材料拉回来,齐心协力建起了5个大棚,当年就种起时令蔬菜。
  “以前就想建大棚,但是算下来一个棚得近万块钱的成本,还不知道效益咋样,就没敢开始,村上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帮忙申请补贴,一个棚补贴2000块钱,和大棚配套打的井还会补贴1000块钱,这大大减轻了负担。”王金刚说,“线椒一年可以摘四五茬,加上大棚带来的收成,去年终于把10多年的欠账还清了。不背账,人心里都是畅快的,再没有了后顾之忧。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只管埋头干,相信将来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依靠养猪摘下““穷帽穷帽”
  最近几天,赵社良的日子显得很忙碌。他家新盖的三层砖混结构的房子需要收拾,家里饲养的母猪产下14只猪崽也需要照料,虽然忙碌,但感觉实在。与前几年相比,赵社良精神面貌判若两人,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赵社良的妻子常小云患腰椎间盘突出,干不了重活,他们两口子就常年在家务农,偶尔到城里打零工,收入低微,生活艰难。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和社区干部的帮助下,赵社良到社区认领了两头猪崽,开始了养猪产业。
  走上养猪这条路后,赵社良每天割草、喂猪、清理猪圈,农忙时节还要兼顾农活,虽然忙碌、辛苦,但一想到只要付出辛勤劳动就能获得家庭收入的持续增加,赵社良就干劲十足。
  经过两年的发展,2019年,赵社良已建有4间猪舍,养有4头母猪,每年可产下6窝猪崽、共计80多头猪崽,年收入5万多元。他说:“今年以来,猪价涨的还可以,猪崽从去年的每只600元涨到现在的近1200元,今年收入近10万元不成问题。”
  这几天,赵社良专心盯着猪圈,因为刚出生的猪崽比较难照顾,要保证刚出生的猪崽可以及时吃到初乳;要给猪崽做好防寒保暖;猪崽刚出生的一个月内,提供的温度不同;加强新生猪崽的护理、卫生清洁,预防猪崽在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
  看着刚盖起的新房,想到这几年增加的收入和上高三的女儿,赵社良感慨:“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这些帮助我的人,让我的日子越过越好。”
  社区支部书记王浩杰说:“社良开始养猪时也遇到难处,社区有个副主任也是社区兽医,看到社良有难处和顾虑,就随时给他解决难题。同时,工作队也协调专家来指导解决赵社良遇到的问题。经过两年的坚持,看到今年猪肉价钱高,社良准备再扩大规模。”
  在代塬社区,贫困户依靠勤劳的双手收获了喜悦和希望,贫困的标签已然从他们的身上消失。如今挂在他们脸上的是自信、从容,对未来生活新的期许和希望,在他们身上散发着的也是现代农民的成就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