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
张厚发,商南县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多次在重大灾害性气象预报服务中作出重要贡献,业务、科研成绩显著,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2个,发表论文11篇,编写气象服务实用技术7本,主编的业务技术观测规范在全省推广使用,受到国家气象局、科技部等部门表彰奖励30多次,荣获陕西气象部门青年新秀、商洛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商洛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入选陕西省气象局“三五人才”和市、县技术带头人,被评为2019年第三季度“商洛好人”、2020年5-6月敬业奉献“陕西好人”。
“我现在有职业病,就是容易紧张。”张厚发笑了笑说,“气象观测,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观测到的数据用电报发出去,几十种天气现象的电码不能记错。如果观测到危险天气,3分钟之内就要传递出去,所以我经常做梦,找不到纸、笔,从梦中惊醒。”
浓眉、身材魁梧的张厚发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将职业辛楚娓娓道来,看起来有些违和,却又让人不禁对气象部门这个外界看来“清廉、清静还很清闲”的特殊部门有了新的认识。
张厚发的左脚脚踝处有一道长长的疤痕,是在一次气象观测时受伤留下的。那是个刮着大风的午后,观测场的电线被风刮断,张厚发想爬上梯子把电闸扳下来,因为地上有冰,梯子滑下来砸在他脚上,导致脚踝骨折,手术后骨头上钉、皮肤缝针,留下了永久的伤痕。
“受伤很常见。气象观测是野外作业,是一项看似轻松、实则非常紧张的工作。”他说。
敬业精业服务地方
1986年从兰州气象学校毕业后,张厚发一直在商南县气象局工作。气象工作业务性质相对单一,且非常枯燥,因为气象观测需要日复一日不间断,单位从不放假,天天轮班。他今年已经55岁了,却依然保持着对气象事业的热忱,一谈到工作,就有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高亢和热情。
气象工作需要每天进行整点观测:8时、11时、14时、17时、20时……越是危险天气,气象资料就越珍贵。每当遇到复杂天气,如雷暴、大风等,就要将观测数据及时通过电报发出去。曾经有一次,刮大风、下大雨,雷就像打在头顶上,山上通信中断,风力达到了11级。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将危险天气的报文发出去,他迅速行动,跑回家里处理数据。
“商南的复杂天气特别多,比如夏天经常会出现的雷暴天气。”张厚发回忆,“观测时,一手拿纸,一手拿笔,下雨还要拿伞。气象观测要非常严谨,数字一定要取全、取准。”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事情很认真,负责任,也不太追求享受。”张厚发说。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历经观测、预报、服务等多个岗位,很少休假,整日忙忙碌碌,风风火火,以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为目标,自我加压,奋勇前行。商南县山洪灾害危害极大,他曾徒步数百公里,走访群众近千名,摸排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为防范山洪灾害提供第一手资料。城区防洪责任重大,2007年“7.29”、2010年“7.24”暴雨过后,洪水尚未退去,他就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走遍县河两岸的大街小巷,调查洪水淹没范围,计算面雨量,制作风险图,为实施靶向预警积累珍贵的资料。
“2011年,应水务部门的需求,我走遍了全县150多个村,看哪个地方容易遭水淹,划出了河流的风险区,弄清楚风险区的人口、财产价值、范围、土地面积等,花了4个多月。”张厚发如同在讲别人的经历,说得云淡风轻。
“近几年的气象工作上,服务项目多了些。”他说。商南茶叶提质增效,气象服务必须跟得上。商南的降水经常达不到标准,冻害严重,他为此专门开展茶叶气象科研,完成茶叶发展气候区划和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制定了周年服务流程,将气象预报做出来,教会茶农降水不达标、冻害严重情况的预防措施,预测茶叶采摘期,还就此做了个数据模型,并常年开展服务……他刻苦钻研,创新服务,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技术丰硕成果,获得陕西省气象局突出贡献奖。
2014年,商南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全县2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10.3万人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作为分管人影工作的领导,张厚发面对严重的旱情,寝食难安,日夜坚守在人影作业指挥第一线,严阵以待,精心部署,扎实安排,抓住有利时机,尽可能多打几炮,多下些雨,缓解严重缺水的局面。他先后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9站/次,发射炮弹950发,火箭弹68枚,受益面积约2000多平方公里,总增雨量约8000万吨。当年8月12日,在轮番几次高强度人工增雨作业后,县河水库上游流量增加到0.1立方米/秒,县上领导非常满意,第一时间发来贺电表示感谢。
重视科研成果丰硕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张厚发坚持科学研究,在业界小有名气。他关注建筑日照分析的发展动态,拓展服务领域,提出发展建议,研制建筑日照测量仪,并获得国家专利。“发明东西,纯属爱好。”他说。从2005年开始研制,到如今改装了3次,建筑日照测量仪才达到他心目中的标准。“现在还达不到样品标准,因为样品起码要美观一点儿。”张厚发说。
当年,很多人因为盖房子产生纠纷,楼间距太近,前面的楼挡住了后面楼的光线,建筑日照时间达不到标准,群众就找到气象局测量建筑日照量。利用行业内通用的计算办法,测量楼间距等数据,再通过计算,看采光条件,过程非常麻烦,张厚发便萌生了发明一种仪器解决此类问题的念头。观测场上的散射日照仪整天跟着太阳轨迹跑,他得到启发,想造出一台能放在阳台上,跟踪太阳轨迹的仪器。设计、制作需要花一大笔钱,没有科研经费,他就自己掏。小摄像头等物品他自己买了,其他需要利用车床加工的部分又让他犯了难。商南加工不出来,他就自费跑到南阳、西安,寻找能达到精度要求的工厂加工。工厂都是批量生产,不单独设计、加工一个产品,他就苦口婆心地给人家讲他的困难,以情动人。把规格和设计要求说清楚,交了钱,他就回到商南,等工厂做好,给邮寄回来。仪器的初步成型,他用了一年多时间,很多需要自己打磨的部分,都是他用矬一点儿一点儿锉出来的。到2018年做成基本的样子,他试验了无数次,也失败了无数次。“按自己的认识感觉可行,能成功。”张厚发无奈地笑笑,又说,“做就要把事情做好。我自己是利用业务时间做的,出于爱好,跟梦想一样。”
张厚发的这个建筑日照测量仪精准度很高,只要有光线,能看到前面的楼,放在阳台上就能用,测量过很多次,和行业通用计算办法差不了一分钟,而且比较小,成本不高,操作起来简便易行。摆弄起建筑日照测量仪,他像看着自己的孩子,眼里满是欢喜。
张厚发还长期开展虹、晕的光学偏振现象观测研究。“这方面用的精力最大。”他说。利用几何光学方法,手动计算入射角的大小,纯理论计算,数字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七八位。“这是前人没有搞过的事情,就当是个人兴趣吧。”他默默地研究了一年多,发表了3篇论文,“结果和后来一位美国教授机算出来的数据一致。”
张厚发认为,气象服务要有技术含量,因此他很重视科研。除了建筑日照测量仪的发明和虹、晕的光学偏振现象观测研究之外,他还在省内率先提出了建立高等级公路气象服务系统的设想,计算了浓雾中的安全车速,得到多家单位应用。在他带动下,商南县气象局科研氛围日益浓厚,科技攻关能力逐步加强,近年来共承担省、市、县科研及技术合作项目7个,获得资助近百万元。
清廉驻村公正务实
张厚发是商南县清油河镇涧场村人。老家一到夏季,天气变化特别快,经常下暴雨。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曾经和家人一起,跳进涨水的河里,抢捞被河水冲走的小麦垛子的情形。“这也间接影响了我,上中专时报考了气象专业。”他说。
2016年,张厚发被组织选调驻村任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他所驻的村就在老家,“感情很深,想实实在在给老家办点事情。”他说。上任伊始,他便发誓不能给单位丢脸,更不能给家乡父老乡亲丢脸。身为单位纪检组长,他严格自律,率先垂范,树立了驻村干部的良好形象。
因为路近,驻村期间他也没放下单位的工作,两边来回跑着。单位给村里送了打印机,他就把自己办公室省下来的打印纸送过去。驻村期间,村上从有利于工作方面着想,提供了伙食安排,但他没有在那里吃饭,而是回家做饭,尽量减轻村上负担。
多年来,在贫困户核查、调整,产业扶持及相关政策落实工作中,他没有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没有打招呼、寻私情,给基层干部找为难,而是把政策宣传到位,按照政策标准,一视同仁。“都是熟人、亲戚,其实挺难的。好多人享受不到优惠,直接就不理你了,跟有仇一样。”他说。
他严格执行我党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侵蚀,不占小便宜,不插手工程项目。在驻村工作经费的使用上,能不用就不用,能节省就节省,未报销一笔开支,未向镇村领导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所有的驻村工作经费都用在了村级标准卫生室建设上。在标准卫生室建设中,他还带人去帮忙做“防雷”装置、安装避雷针等。“这是我们的专业嘛。”他说。
张厚发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金,安路灯、修河堤、兴产业。现在村容村貌有了显著变化,最明显的就是路都通了,主干道那条柏油路成了全镇最好的公路,通信、吃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明显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张厚发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连年被评为商南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业务精进耐得寂寞
气象工作以前都需要人工进行,现在普及了自动化,其实还要成天和数字打交道,很单一、枯燥。“我中间也想过改行,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张厚发回忆道,“别人都说我没学历,县局也没有技术资料,但我感觉这个行业还有点儿意思,还有好多可做的工作。”
在业务技术改革中,商南站由一般站调整为基本站。在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他制订了详细的业务调整方案、基本站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积极组织人员培训,实现了业务平稳过渡和高质量运行,业务升级2年多来,创“百班”7个,实现“250班”零的突破,一举改变了基础业务长期落后的不利局面。
“从业以来,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250班无错情’。”张厚发说。气象工作中,一直是同事轮班,每天上班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校对资料,上一班同事有错情要登记。商南之前的错情记录一直很差,而张厚发通过努力,个人工作达到了“250班无错情”。这个记录经过各级审核、验收之后,张厚发被中国气象局授奖,这是中国气象行业观测业务的最高荣誉。
张厚发身在基层,心无旁骛,在业务服务、科技兴农、防灾减灾、脱贫攻坚工作中成绩突出,连年被上级表彰为“先进个人”。他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常年靠药物治疗;视力不好,一辆摩托车就是他的扶贫交通工具,很不安全,领导和同志们甚为担心,但他不管不顾,总是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中。
对于下一代,他也很关心。他一直带着学生在观测场学习,是省上评选的“科普教育基地”校外辅导员。
“想从事气象工作,就要热爱科学、自然,耐得住寂寞。”他说,“这一行专业性很强,服务单位相对比较少,同外界的交流也比较少,都是和仪器打交道。”
妻子在商州帮儿子带孙子,张厚发的生活很简单,闲暇时间下下棋,出门溜溜弯儿。“我不善交际,无趣,纯凭兴趣做事,这个行业还有很多事情可做。”他谦虚地笑了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