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非遗项目助力脱贫攻坚
文章字数:1084
本报讯(董经国)近年来,山阳县在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扶贫,利用非遗传承人建基地带动帮扶,利用传统戏曲扶志扶智,既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扶贫过程中得到了有效传承和保护。
该县积极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要求,先后进行了3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目前已经公布10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4项为省级非遗项目,28项为市级非遗项目。全县有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0人,各类非遗传习所8个。其中,漫川八大件、中村手工空心挂面、照川粉条、高坝粉皮、宽坪手工制茶等10多项传统手工技艺已作为开发项目,投入到扶贫攻坚帮助农民增收工作之中,为发挥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作用,助力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阮诗彬是省级非遗项目“漫川菜肴八大件”传承人,过去只是小作坊家庭经营,2017年推荐为省级第一批传统手工技艺振兴项目后,他的经营规模随之扩大,店面改造升级,增加就业人员20多名,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景区58户贫困户依靠农家乐实现脱贫。市级非遗项目“中村挂面”产业园中,中村和银花两镇手工挂面产业园安置贫困户166户632人,就近解决就业1500多人,年产值达3850万元,净利润1550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左右,仅此一项带动发展周边6个村千户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照川镇粉条生产传承人王维锋,在政府支持下投资300万元,组建粉条专业合作社,并建起了手工粉条加工厂,安置26名当地群众就业,同时带动周边500多户增收3000万元。
该县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举办民俗文化周,制作非遗展板,发放非遗知识宣传单,安排非遗工作人员进校园、进社区组织非遗专题讲座和培训,讲解非遗有关知识。县剧团还将整理排演的省级非遗项目《漫川大调》带到韩国晋州参加中韩文化交流演出;省级非遗项目《漫川八大件》在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播放;中村镇被评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积极组织开展“山阳约你过大年”活动、重大节庆日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开展《八仙鼓》《漫川大调》《汉调二黄》《山阳情歌》等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县剧团采取送戏下乡的形式,编排一批精品文艺作品,宣传扶贫政策和先进典型。通过对扶贫的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使贫困户在潜移默化中学了技术,增强了脱贫的信心。
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员介绍,随后他们将积极鼓励传承人在坚持非遗参与扶贫的同时,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开发一批非遗衍生品。同时,将继续加大非遗手工艺培训力度,吸引贫困人口参与培训,让他们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尽早脱贫致富,也让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该县积极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要求,先后进行了3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目前已经公布10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4项为省级非遗项目,28项为市级非遗项目。全县有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0人,各类非遗传习所8个。其中,漫川八大件、中村手工空心挂面、照川粉条、高坝粉皮、宽坪手工制茶等10多项传统手工技艺已作为开发项目,投入到扶贫攻坚帮助农民增收工作之中,为发挥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作用,助力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阮诗彬是省级非遗项目“漫川菜肴八大件”传承人,过去只是小作坊家庭经营,2017年推荐为省级第一批传统手工技艺振兴项目后,他的经营规模随之扩大,店面改造升级,增加就业人员20多名,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景区58户贫困户依靠农家乐实现脱贫。市级非遗项目“中村挂面”产业园中,中村和银花两镇手工挂面产业园安置贫困户166户632人,就近解决就业1500多人,年产值达3850万元,净利润1550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左右,仅此一项带动发展周边6个村千户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照川镇粉条生产传承人王维锋,在政府支持下投资300万元,组建粉条专业合作社,并建起了手工粉条加工厂,安置26名当地群众就业,同时带动周边500多户增收3000万元。
该县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举办民俗文化周,制作非遗展板,发放非遗知识宣传单,安排非遗工作人员进校园、进社区组织非遗专题讲座和培训,讲解非遗有关知识。县剧团还将整理排演的省级非遗项目《漫川大调》带到韩国晋州参加中韩文化交流演出;省级非遗项目《漫川八大件》在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播放;中村镇被评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积极组织开展“山阳约你过大年”活动、重大节庆日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开展《八仙鼓》《漫川大调》《汉调二黄》《山阳情歌》等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县剧团采取送戏下乡的形式,编排一批精品文艺作品,宣传扶贫政策和先进典型。通过对扶贫的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使贫困户在潜移默化中学了技术,增强了脱贫的信心。
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员介绍,随后他们将积极鼓励传承人在坚持非遗参与扶贫的同时,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开发一批非遗衍生品。同时,将继续加大非遗手工艺培训力度,吸引贫困人口参与培训,让他们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尽早脱贫致富,也让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