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离穷窝住馨居 擘画幸福新蓝图
文章字数:4726
丹凤县凤冠新城安置区
山阳县漫川关镇宜居家园移民小区
励志易地搬迁群众陈俊桦的新家
刘媛 张明
“吃水基本靠担,生活基本靠田”“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许多贫困山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十三五”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胜之役和标志性工程,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逐步能致富”总体要求,按照“遵循规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一举多赢”总体思路,坚持“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工作模式,有力有序规范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5年来,市自然资源局(移民办)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尽锐出战,强力推进,圆满完成搬迁安置任务,让群众搬离穷山窝,过上了幸福温馨的新生活,为全市如期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应有贡献。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择优遴选并集中通报了一批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我市山阳县,市自然资源局(移民办),丹凤县凤冠新城安置区,商州区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局邵小宏、市自然资源局(移民办)王文婷,商州区腰市镇屈村集中安置点王江科、山阳县城关街办宏祥小区王小英、柞水县小岭镇黄金移民小区陈俊桦分别入选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美丽搬迁安置区、奋进易地搬迁干部、励志易地搬迁群众典型案例,成为全市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生动注脚。
宜居宜业
打造移民搬迁工程典范
11月13日,初冬的丹凤,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走进凤冠新城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温馨惬意的幸福新居画面映入眼帘,一排排安置楼房拔地而起、坐落有序,小区环境干净整洁、舒适优美,广场上有遛弯的老人和嬉闹的孩子,临街小铺收拾一新迎接着前来的客人,社区工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着手头的工作。
不远处的贺亚珍正在整理着批发回来的蔬菜。闲聊中得知,贺亚珍一家以前住赵沟村麻山组,距离城里20多公里,土房破旧不说,为了3个孩子上学,在县城租了间房,日子过得更加紧巴。“以前住山上,出了门还是山,除了种地还是种地,做梦都想在城边上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家里只靠娃他爸一个人打工赚钱,3个娃花销也大。可国家政策好,花了1万元就住上了城里的新房。”贺亚珍满脸笑容地说。搬迁后,贺亚珍与朋友合伙干起了批发蔬菜零售的小生意,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8点前要赶到西安三桥蔬菜批发市场。后来还考取了机动车驾驶证,买了小货车,自己开车去西安拉货,日子过得更有奔头了。
凤冠新城安置社区是全县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像贺亚珍一样的贫困群众。该安置社区总占地310亩,总投资9.7亿元,建成搬迁安置房54栋4131套,总建筑面积35.1万平方米,安置易地移民搬迁户2885户1.19万人,同步搬迁户1062户,配建商铺203套3.3万平方米,社区入住人口1.7万人。社区按照“靠近县城、靠近城镇、靠近园区”的原则和“宜居社区、商业街区、产业园区、县城新区”四区同建的思路,重点完善新区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新建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有效解决了搬迁户子女就学、安置群众医疗服务、健康保健咨询等问题,全力做好群众服务管理,确保搬迁群众融入社区。同时按照“就业岗位菜单式对接、就业状态清单式管理”模式,依托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商铺门店和设立了环卫保洁、物业管理等扶贫特色公益专岗,依托县域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强对移民户产业就业技术技能培训,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目前,新区搬迁户就近就业、外地输出共4300多人,实现了每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乐业、安居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精准覆盖实现稳步搬迁安居乐业
来到山阳县高坝店镇,白墙灰瓦的徽式建筑楼群鳞次栉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期移民搬迁点大楼外墙上的“听党话、跟党走、享党福、感党恩”12个大红字赫然在目。走进1单元3楼,贫困户刘根存的儿媳正在做家务。刘根存家2017年被确定为贫困户,只交了1万元,就分到了122平方米的房子。“原来住在距镇政府30多里的申家垤村,3间老土屋非常破烂,现在住上了楼房,两个孙子上学也方便。”刘根存笑着说,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十三五”期间,山阳县坚持“先业后搬、以业促搬、以岗定搬、长治久安”工作理念,坚持精准识别、精准选址、精准腾退,做到“县有规划、镇有台账、村有名册、户有档案”,县镇村三级对应、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确保应搬尽搬,以县城为核心,建设宏祥万人以上集中安置区1个,以中村等4个国家重点镇为中心,建设800人至1万人安置点17个,以照川等4个县级重点镇为中心,建设800人以下安置点37个,形成了“一核四极四片区”的总体布局,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5万户5.28万人。
该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步完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大幅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有效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实现搬迁社区管理服务全覆盖。大力推进“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模式,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药菌果畜等“4+X”特色产业体系,扶持发展配套产业项目5个,现代特色农业园区22个、产业基地5个,把搬迁贫困户牢牢嵌在产业链上,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社区工厂和扶贫车间规模化发展服装加工、电子加工等产业,推动实现所有搬迁安置点社区工厂或扶贫车间建设全覆盖。目前,全县55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建成社区工厂或扶贫车间67个,实现每个搬迁安置点都有1个社区工厂或扶贫车间。坚持以打造山阳建筑和返乡创业“两大品牌”为抓手,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带动年转移就业2万多人。据统计,今年全县1.16万户2.45万人有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实现就业创业2.39万人,也为深度贫困山区如何“挪穷窝、拔穷根”创造了生动实践。
感恩奋进
带富乡邻携手同奔小康
“这搬迁前后生活变化真是太大了,现在的生活,才真正有奔头哩!”搬入新居后,王小英提起党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赞不绝口。在她的电商体验店里,时不时地有顾客来问她怎么在网上买菜,她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讲解。
王小英原是山阳县王阎镇靳家河村的贫困户,搬迁前住在离镇政府20多公里远、海拔1200米的深山区,一家4口人挤在3间破漏的土墙瓦房。王小英说,靳家河村山大沟深,道路不畅通,班车都不愿意去,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特别是两个儿子每天上学往返2.5公里山路,为了不迟到,早上提前2小时出发,下午放学到家天已经黑了。最怕的是碰到家人生病,得背着或抬着下山就诊。
2018年7月,王小英从老家靳家河村搬迁至丰东新区社区,她儿子高兴地说,以前上学走得脚板疼,现在蹦蹦跳跳几分钟就到学校了。随着生活条件及环境的改变,她没有等靠要,自觉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适应新生活。从下定决心发展电子商务,到首次创业失败,再经县电商中心推荐,去天津务
工,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并没有将她击败。后来由政府
扶持二次创业,成功创办了丰东新区社区电子商务便民服务中心。在王小英创业致富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心怀感恩,“1万元给我一套房子是我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扶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一言九鼎做到了,我作为脱贫户应该为社区居民服好务,替政府分忧,带动社区更多的脱贫户增收。”王小英把心怀感恩作为不断学习、带动他人就业创业的有生力量。为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方便居民就近享受安全、优质、低价的新鲜蔬菜,她紧跟“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立足县域特色优势资源,推出“互联网+基地+安全检测+连锁配送”的社区粮油蔬果供应链体系,先后建设3家电商体验店,为优质农产品提供了一条直接、便利的销售渠道,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新鲜、优质、优价的生鲜食品。“叔叔阿姨们,冬天太冷,你们如果不想出门买菜,可以扫二维码,通过微信进入‘山阳特产馆’,店里的产品网上都有,你们在家中就能买到想要的蔬菜水果和日用百货。”
在她的努力带动下,有26户搬迁群众加入电商大军,在兼顾家庭生活的基础上,自力更生,每户每月收入均超过1500元。她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由农民向市民的成功转变,也成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自强自立、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代表。
勇挑重担
坚决打赢搬迁脱贫攻坚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市自然资源局(移民办)作为承担全市30%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搬迁脱贫工作任务的主责单位,“十三五”以来,主动担当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号政治任务,强化组织保障,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文件,落实“季度点评、重点督查、专项视察、年底交账、红旗奖励、黄牌警告”考评奖惩机制和“周报告排名、月调度通报”的工作调度机制,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如何建?市自然资源局(移民办)充分考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特殊性和群众发展需求,坚持多规融合、合理布局、融合安置工作原则,紧密衔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专项规划,严格按照“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标准要求,科学合理选址布局。以集中上楼、进城入镇、对象融合安置为主,充分发挥以富带贫、能人带动作用,避免了穷人扎堆,再造“贫民窟”现象。
怎么管?全面树立“先人后房、以户定建、以产定搬、以户定扶”工作理念,牢记“易地扶贫,精准搬迁”工 作初心,严守建房面积、个人筹资政策红线,精心组织调查摸底、精准掌握搬迁意愿,实现了对象精准,应搬尽搬。规范资金拨付程序,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安全高效。规范建立市、县、镇、村、点“五个一”搬迁基础台账,做到搬迁对象、安置状况、个人出资、帮扶责任、脱贫措施“五清楚”。严格执行项目五制管理、落实五方责任,确保工程建设规范有序、质量安全。实现市、县、镇、点、户五级建档,人、户、钱、房、业信息精准,倒逼移民工作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强后续。逐县区编制《移民搬迁安置区配套产业规划》,制定创业建厂优惠政策,努力为群众就近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开展移民搬迁文明社区,宜居宜业“双示范”社区创建,逐安置点补短板强弱项,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安置点吸引力和群众归属感,确保群众在安置区稳得住、有事做、快融入。
——五年来,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98万户19.45万人,三分之一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搬出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区域,为按期脱贫、增强发展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全市进城入镇安置搬迁对象16.53万人,在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持续加快城镇化进程。
——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7.4亿元,建成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247个,为完善镇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助力。
——五年来,全市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4.7万户,拆旧3.8万户,复垦复绿3.8万户,腾退旧宅纳入增减挂钩3000多亩,获取收益8亿多元,在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闭合的基础上,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筹集脱贫资金创造了条件。
——五年来,全市先后迎接了李克强、汪洋、胡春华、武维华等国家领导人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视察,部分安置点和县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定点监测和大巡查系统实地测试单位,市自然资源局(移民办)1名干部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表彰,在充分展示商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为激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决胜全面小康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户人的搬迁,是生活的改变。19.45万人的搬迁,是共享发展成果、蹄疾步稳携手迈向全面小康的坚强保障。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即将收官的关键时刻,市自然资源局(移民办)将紧盯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能脱贫、逐步能致富”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任务,努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