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苞谷饭——商洛人无法割舍的乡土情怀
文章字数:1832

   
  秋天的阳光好似懂得人的心思,朗照着峡谷里的一切,为田地里的庄稼积蓄着最后的能量。洋芋已经收获,静静地躺在屋角;花生颗粒饱满,在泥土里吮吸着最后的养分;芝麻的果壳开始变成麻褐色,农人将它们扯起捆扎,竖立堆放在地埂。农田里此时最耀眼的属于苞谷,一根根粗壮的苞谷秆上骄傲地的别着硕大的苞谷棒子,就像饱学的文士,任河谷的秋风将衣袂吹得瑟瑟作响。苞谷使劲地生长,胡须渐黑,鼓起的腰肢几乎要将苞谷壳撑破。慢慢地,苞谷壳由绿变黄几近白色,苞谷秆在慢慢枯黄,这是苞谷成熟的预兆。望着沉甸甸的苞谷棒子,农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声令下全家上阵,趁着明朗的阳光将它们掰回家中。晚饭后家人齐聚场院,撕去苞谷棒子多余的外壳,仔细地编成苞谷辫子,搭起梯子码放在屋檐下。刹那间,商洛山中又多了一份耀眼的金黄,那一串串金黄的苞谷辫子展示着商洛山民现今生活的富足!
  苞谷学名玉米,属于禾本科玉蜀黍族玉蜀黍属玉米种,俗称棒子、玉茭、苞米、玉麦、玉蜀秫,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在商洛,玉米、土豆、小麦是旧时的三大主粮。苞谷排在首位,是商洛人的命根子。
  新磨的苞谷米、苞谷粉,立刻成为山民的宠儿。大姐将苞谷粉仔细地过粗细两遍箩筛,粗粉剔除苞谷麸子,成为搅糊汤、炸苞谷馍的原料;过出的细粉更加金贵,将成为漏搅团的稀有食材。
  在商洛,上了岁数的人一天不吃苞谷糊汤,心里就没了着落。秋日的清晨,小大会早早地来到厨房,用柴火铁锅将苞谷粉充分熬煮,成就一锅苞谷糊汤。大姐从菜园摘回茄子、辣椒精心烹炒,再将金黄的酸菜凉拌成佐饭的小菜。“苞谷糊汤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只有在商洛山中吃过苞谷糊汤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
  苞谷粉制成的美食里,我尤宠苞谷馍。农闲的傍晚,外婆会早早地采来小茴、香葱,挖出苞谷粉炸制苞谷馍。苞谷粉放入盆中,与面粉按8:2的比例混合,食盐、五香粉调味备用。柴锅起火,添入清水烧开。将开水舀入盆中,不断搅拌,让苞谷粉与开水充分融合。经滚水浸烫的苞谷粉逐渐变得温婉起来,与面粉紧紧地抱成一团,变得具有黏性。待苞谷粉晾冷,撒入葱花、小茴、蒜末增香,再次揉搓成团。柴锅中倒入花生油烧至8成热,外婆一只手握着烫熟的苞谷粉,一手握成拳头简单地挤按,瞬间就出落成一个金黄的苞谷馍。趁势放入锅中,泛起热闹的浪花,苞谷馍渐渐变得金黄喷香。刚出锅的苞谷馍还不是品尝的最佳时机,稍稍晾冷其妙处才能完美展现。晾冷后的苞谷馍嘎嘣爽脆,嚼之口齿留香,是牙口好的年轻人的最爱。
  苞谷粒去皮,碾碎后就变成了苞谷米,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苞谷的本真味道。每年麦忙时节,母亲都会早早地将苞谷米、花生、大枣浸泡,用柴锅猛火熬制一锅苞谷米。苞谷米和花生、大枣下入清水中,先用猛火烧开,再用文火熬煮一个上午直至软烂。煮苞谷米的间隙,母亲取出老腊肉、干豆角放在另外的锅里熬煮。随着时间的推移,苞谷米的清香和腊肉的酱香纷纷从铁锅里飘出,让人充满遐想。烈日当空,忙碌了一上午的汉子们割完麦回到家里,母亲用腊肉炒干豆角做菜,配以苞谷米来犒劳他们。苞谷米软糯解渴,腊肉炒干豆角油香解馋,让男人们在炎炎夏日保持着充沛的体力,完成史诗般的收割。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固执地认为苞谷米是麦季里最受欢迎的家常味道。吃腻了酸辣荤腥,胃口不开时,母亲会熬上满满一锅苞谷米,配以田园里的四季时蔬,那种幽幽的醇香会把你的记忆带向远方,让我们找到那份生活的本真。
  秋收后的苞谷地里,黄豆等待最后的成熟,四季豆、豇豆很快将退出人们的餐桌。大姐抓紧时机,用豆角蒸制一锅苞谷蒸菜(商南的酒店里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黄金万两”)。四季豆仔细择洗,折成小段。腊肉、猪大肠切片备用。柴锅文火持续加热,恰到好处地倒入苞谷粉,小火炒熟盛出。柴锅洗净,加入花生油烧红,倒入腊肉和猪大肠煎香,炒出油水;葱姜蒜爆香,倒入四季豆翻炒,食盐调味,倒入适量的清水,再将炒熟的苞谷粉平铺在锅底的四季豆上,盖上锅盖,猛火蒸煮。大姐凭借多年的经验,对水分的把握恰到好处,锅中的水烧干了,豆角也煮熟了,苞谷粉吸满了菜里的汁水,爽口弹牙。
  揭开锅盖,苞谷蒸菜独有的浓郁芳香扑面而来。大姐从菜园里采回藿香和小茴,切末撒在苞谷粉上,为苞谷蒸菜做最后的点缀,简单地翻炒一下就可食用。苞谷蒸菜金黄喷香,佐以自家的陈年辣子酱,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舌尖诱惑。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懂得苞谷蒸菜的制作,大姐还在将她传承。每次苞谷蒸菜出锅,大姐都会给村子里上了岁数的老人端上一碗,那份可口的醇香里有他们再也回不去的日子和满满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