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打响村庄清洁行动战役
文章字数:1036
本报讯(王建涛 李俊杰)为进一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圆满完成三年行动工作任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山阳县聚焦“干干净净迎小康”主题,落实“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强绿化”的要求,采取“三举措”打响村庄清洁行动战役。
强化督导检查,持续加压推进。县人居办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联合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组成3个验收组,对今年以来各镇办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及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验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实行县级验收镇办报账制,目前已全部通过验收并报账到位。近期县人居办又组织人员对全县18个镇办的村庄清洁行动战役工作成效及农村改厕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暗访,针对督查发现问题,下发问题交办单,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到位,目前督查暗访发现共涉及13个镇办15个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聚焦问题整改,对标查漏补缺。山阳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为契机,建立问题台账,夯实成员单位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全面补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短板弱项,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目前,反馈问题已整改到位。以省人居办暗访曝光问题为戒,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问题,发现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针对市人居办反馈问题,县人居办现场督办,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经市县人居办回访验收,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县人居办和各镇办均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诉电话及信箱,将信息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截至11月底共接到各类反馈问题26个,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把握工作重点,巩固整治成效。加快改厕进度,印发了《山阳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项目验收办法的通知》,对工作任务、建设标准、奖补方式、考核验收等进行了明确要求,由村(社区)自验,镇办复验,县级抽验,确保建成一个、验收一个、使用一个,截至12月初,今年累计完成改厕11149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5771座;完成公共厕所改(建)造245座,其中完成学校公厕207座,实现全县学校卫生厕所全覆盖。动员党员干部齐参与,组织农民群众齐动手,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全面清理死角死面,把村庄清洁行动引向深入。今年自村庄清洁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投工投劳8.7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0674吨、清理村内沟渠2043.3公里、清理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875吨、清理乱搭乱建778处,发放宣传资料9.45万份,张贴宣传标语7700多条,使得全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强化督导检查,持续加压推进。县人居办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联合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组成3个验收组,对今年以来各镇办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及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验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实行县级验收镇办报账制,目前已全部通过验收并报账到位。近期县人居办又组织人员对全县18个镇办的村庄清洁行动战役工作成效及农村改厕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暗访,针对督查发现问题,下发问题交办单,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到位,目前督查暗访发现共涉及13个镇办15个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聚焦问题整改,对标查漏补缺。山阳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为契机,建立问题台账,夯实成员单位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全面补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短板弱项,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目前,反馈问题已整改到位。以省人居办暗访曝光问题为戒,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问题,发现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针对市人居办反馈问题,县人居办现场督办,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经市县人居办回访验收,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县人居办和各镇办均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诉电话及信箱,将信息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截至11月底共接到各类反馈问题26个,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把握工作重点,巩固整治成效。加快改厕进度,印发了《山阳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项目验收办法的通知》,对工作任务、建设标准、奖补方式、考核验收等进行了明确要求,由村(社区)自验,镇办复验,县级抽验,确保建成一个、验收一个、使用一个,截至12月初,今年累计完成改厕11149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5771座;完成公共厕所改(建)造245座,其中完成学校公厕207座,实现全县学校卫生厕所全覆盖。动员党员干部齐参与,组织农民群众齐动手,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全面清理死角死面,把村庄清洁行动引向深入。今年自村庄清洁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投工投劳8.7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0674吨、清理村内沟渠2043.3公里、清理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875吨、清理乱搭乱建778处,发放宣传资料9.45万份,张贴宣传标语7700多条,使得全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