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记忆
文章字数:1616
土门隶属丹凤,是被秦岭南麓紧紧簇拥着的一小块盆地。银花河水尖刀一样从西湾村一头扎进去,在盆底撕出一道裂缝之后,一头向金钟山撞去……金钟山在镇东,像一只倒扣的洪钟,它就嗡嗡响起来,成就了“银水撞金钟”的自然景观。
河南一条街的人,河北一条街的人,都操南音。出门一句“你吃啦没有”,不管是刚走出灶房,还是才出得茅厕,两个人就攀谈起来,无非鸡狗猪鸭,天南地北;邻里相隔一道界墙,端个饭碗就在路旁柿子树下见面了,你搅的糊汤,我擀的豆面,举起筷子到对方碗里夹一口尝尝,都说自家的饭香;河南河北都种稻,给秧田换水的时候,上下游的争执起来,面红耳赤,有时抡起锄头,在水田边扭打成一团,刚好有人前来劝架,趁势双方递一根纸烟,嘿嘿笑起来,说看你那倔劲儿,犟得像头驴……上游的豁豁留小些,下游的豁豁扒大些,银花河里的鱼就在两家的秧田里乱蹦,皆大欢喜。
河北占盆地的三分之二,自西向东有三条南北走向的沟渠,名曰刺北沟、涧丈沟、洋芋沟。地势自南而北缓缓高起,村子多王姓人,名王前村和王后村。村中小路蜿蜒,白墙黑瓦,参差而美。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整个河北看起来就像一只硕大的簸箕。
河南只占盆地的三分之一,像河北这只簸箕里簸出去的一颗荞麦,窄窄长长地盘踞在银花河以南,但其实它才是最早的镇中心,河北只是它的发展和延续。河南的后山上有一座娘娘庙,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整个小镇。先是河南人看不起河北人,笑其交通不够便利;后是河北人把河南人拾不到眼里去,嘲讽他们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邮局,像个中途没落的贵族亲戚。但毕竟是同一镇子上的人,笑完了,河北的人依旧去河南的娘娘庙磕头祈福,河南人家的孩子依旧蹦蹦跳跳地背着书包去河北。
镇上只有河北一所学堂,是个标准的初级校。那时银花河上只有一座木棍桥,搭在西湾村。桥墩是用河石垒起来的,桥面是三四根胳膊粗细并在一起的桦木树棍。人提着心晃悠悠地走在上面,如果肩上再扛一辆28自行车,桥面就挨着水面了,伸手能捞到河里的麦穗鱼。银花河年年夏天都发大水,大水一来,桥瞬间倾覆,所以土门镇上的人自小会水,好多人都是“水上漂”,有踩水的绝技。滔滔洪水带来上游的庄稼、木材、家畜和家禽,他们裤带一勒大喊一声跳进水里,起先看起来还像一只青蛙,到了波涛汹涌的河心,整个身子竟直愣愣地立起来,像稳稳站在激流中的葫芦。河南河北的人若在洪水季节过河上学或办事,他们就义务劳动,收获一声谢谢,心里美滋滋的,如灌进二两烧酒。
学堂汇聚四邻八乡的学子,培养出了好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的当老师教书育人,有的当政府部门的笔杆子和书记,有的成了大款老板,最后万踪同归,都不同程度地给母校作了回馈。集资改造校舍,忙着搞阅览室购置体育用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搞得风生水起。
那年和父亲一起走垭子塬,迈过金钟山,快上到梁头的时候,一种悦耳的风声仙乐般在耳旁环绕不散。父亲说,过风楼就要到了。
过风楼是修在垭子塬梁头上的一个门楼,原来还有城隍庙和花戏楼,后期遭毁。站在梁上,河道里的风自西而来掠过盆地,从这里向东吹去,铃铛乱响。原来,土门最初也是一处蛮荒之地。后来有几户人家躲避匪患在垭子塬下发现一个土洞,住下来开荒种地,繁衍生息,这才有了现在的土门镇。
“三六九,土门走;二五八,上银花;一四七,下关去。”土门镇最早也逢集,但因西去山阳县的银花不过二十多里,东到竹林关镇也不过二十多里,又隔着一条银花河,最终还是没有兴盛到底。但它兴盛时的样子,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西起西湾村,东到洋芋沟渠,一街两行的木门板都打开了。头戴手帕的阿婆挑挑拣拣,终于在布堆里选好两样花布。她笑眯眯地看店老板用一把小黄尺子在布上走成尺子虫,紧接着“刺啦”一声,那布齐愣愣断掉,店老板好像揪的是柳叶儿面或荷叶饼;一截竹筒儿在酒缸里懒懒的漂着,头戴草帽的老伯来了,嘴里叼根纸卷烟,手里拎个空葡萄糖瓶。“嘭”的一声拔下橡皮塞,一竹舀子刚好一瓶。酒是苞谷烧酒,浊而香,抿一口呛嗓子,抿两口辣肠头,三口下去,万事不愁。
河南一条街的人,河北一条街的人,都操南音。出门一句“你吃啦没有”,不管是刚走出灶房,还是才出得茅厕,两个人就攀谈起来,无非鸡狗猪鸭,天南地北;邻里相隔一道界墙,端个饭碗就在路旁柿子树下见面了,你搅的糊汤,我擀的豆面,举起筷子到对方碗里夹一口尝尝,都说自家的饭香;河南河北都种稻,给秧田换水的时候,上下游的争执起来,面红耳赤,有时抡起锄头,在水田边扭打成一团,刚好有人前来劝架,趁势双方递一根纸烟,嘿嘿笑起来,说看你那倔劲儿,犟得像头驴……上游的豁豁留小些,下游的豁豁扒大些,银花河里的鱼就在两家的秧田里乱蹦,皆大欢喜。
河北占盆地的三分之二,自西向东有三条南北走向的沟渠,名曰刺北沟、涧丈沟、洋芋沟。地势自南而北缓缓高起,村子多王姓人,名王前村和王后村。村中小路蜿蜒,白墙黑瓦,参差而美。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整个河北看起来就像一只硕大的簸箕。
河南只占盆地的三分之一,像河北这只簸箕里簸出去的一颗荞麦,窄窄长长地盘踞在银花河以南,但其实它才是最早的镇中心,河北只是它的发展和延续。河南的后山上有一座娘娘庙,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整个小镇。先是河南人看不起河北人,笑其交通不够便利;后是河北人把河南人拾不到眼里去,嘲讽他们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邮局,像个中途没落的贵族亲戚。但毕竟是同一镇子上的人,笑完了,河北的人依旧去河南的娘娘庙磕头祈福,河南人家的孩子依旧蹦蹦跳跳地背着书包去河北。
镇上只有河北一所学堂,是个标准的初级校。那时银花河上只有一座木棍桥,搭在西湾村。桥墩是用河石垒起来的,桥面是三四根胳膊粗细并在一起的桦木树棍。人提着心晃悠悠地走在上面,如果肩上再扛一辆28自行车,桥面就挨着水面了,伸手能捞到河里的麦穗鱼。银花河年年夏天都发大水,大水一来,桥瞬间倾覆,所以土门镇上的人自小会水,好多人都是“水上漂”,有踩水的绝技。滔滔洪水带来上游的庄稼、木材、家畜和家禽,他们裤带一勒大喊一声跳进水里,起先看起来还像一只青蛙,到了波涛汹涌的河心,整个身子竟直愣愣地立起来,像稳稳站在激流中的葫芦。河南河北的人若在洪水季节过河上学或办事,他们就义务劳动,收获一声谢谢,心里美滋滋的,如灌进二两烧酒。
学堂汇聚四邻八乡的学子,培养出了好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的当老师教书育人,有的当政府部门的笔杆子和书记,有的成了大款老板,最后万踪同归,都不同程度地给母校作了回馈。集资改造校舍,忙着搞阅览室购置体育用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搞得风生水起。
那年和父亲一起走垭子塬,迈过金钟山,快上到梁头的时候,一种悦耳的风声仙乐般在耳旁环绕不散。父亲说,过风楼就要到了。
过风楼是修在垭子塬梁头上的一个门楼,原来还有城隍庙和花戏楼,后期遭毁。站在梁上,河道里的风自西而来掠过盆地,从这里向东吹去,铃铛乱响。原来,土门最初也是一处蛮荒之地。后来有几户人家躲避匪患在垭子塬下发现一个土洞,住下来开荒种地,繁衍生息,这才有了现在的土门镇。
“三六九,土门走;二五八,上银花;一四七,下关去。”土门镇最早也逢集,但因西去山阳县的银花不过二十多里,东到竹林关镇也不过二十多里,又隔着一条银花河,最终还是没有兴盛到底。但它兴盛时的样子,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西起西湾村,东到洋芋沟渠,一街两行的木门板都打开了。头戴手帕的阿婆挑挑拣拣,终于在布堆里选好两样花布。她笑眯眯地看店老板用一把小黄尺子在布上走成尺子虫,紧接着“刺啦”一声,那布齐愣愣断掉,店老板好像揪的是柳叶儿面或荷叶饼;一截竹筒儿在酒缸里懒懒的漂着,头戴草帽的老伯来了,嘴里叼根纸卷烟,手里拎个空葡萄糖瓶。“嘭”的一声拔下橡皮塞,一竹舀子刚好一瓶。酒是苞谷烧酒,浊而香,抿一口呛嗓子,抿两口辣肠头,三口下去,万事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