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多措并举促就业
文章字数:835
本报讯(樊利仁)丹凤县坚持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夯实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的帮扶责任,采取壮大特色产业、扩大务工就业、扶持自主创业、开展消费扶贫四条硬措施,持续引导群众增收致富。
为了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切实解决“两不愁”问题,丹凤县坚持长线短线产业结合、产业就业同时发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在发展壮大产业方面,通过专班包抓、以奖代补、减免税费等方式,引导支持产业延链条、建基地、带农户,培育建成食用菌产业园、西部农特产品加工交易中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82个,全县以双孢菇为重点的食用菌、以天麻为重点的中药材、核桃、肉鸡、艾草、毛驴、葡萄、猕猴桃“八个产业”扩规增效,47个村光伏电站链接所有贫困村、带动2101户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全覆盖,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2020年初,丹凤县抓早动快制定《做好疫情防控增加农民收入防返贫政策支持办法》,充分调动群众和各类经营主体发展生产积极性,有效减少了疫情对群众收入的影响。在扩大务工就业方面,全面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出台保障农民工就业创业“十条措施”,帮助扩大群众就业。近年每年平均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9万人。40家社区工厂、扶贫基地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670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群众就业2037人,实现了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华茂牧业、民乐公司分别被认定为全国、全省就业扶贫基地。在扶持自主创业方面,采取发放补贴、办理贴息贷款等办法,扶持304名贫困劳动力创业脱贫,带动就业1043人,“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创业”扶贫模式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消费扶贫方面,积极解决扶贫产品“卖难”问题,用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这块招牌,推行“公共服务中心+企业+贫困户+电商平台”模式,2020年实现电商销售总额5.6亿元。加快消费扶贫“三专”建设,深入开展扶贫产品“八进”活动,实现扶贫产品销售额2890万元。
为了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切实解决“两不愁”问题,丹凤县坚持长线短线产业结合、产业就业同时发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在发展壮大产业方面,通过专班包抓、以奖代补、减免税费等方式,引导支持产业延链条、建基地、带农户,培育建成食用菌产业园、西部农特产品加工交易中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82个,全县以双孢菇为重点的食用菌、以天麻为重点的中药材、核桃、肉鸡、艾草、毛驴、葡萄、猕猴桃“八个产业”扩规增效,47个村光伏电站链接所有贫困村、带动2101户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全覆盖,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2020年初,丹凤县抓早动快制定《做好疫情防控增加农民收入防返贫政策支持办法》,充分调动群众和各类经营主体发展生产积极性,有效减少了疫情对群众收入的影响。在扩大务工就业方面,全面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出台保障农民工就业创业“十条措施”,帮助扩大群众就业。近年每年平均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9万人。40家社区工厂、扶贫基地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670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群众就业2037人,实现了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华茂牧业、民乐公司分别被认定为全国、全省就业扶贫基地。在扶持自主创业方面,采取发放补贴、办理贴息贷款等办法,扶持304名贫困劳动力创业脱贫,带动就业1043人,“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创业”扶贫模式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消费扶贫方面,积极解决扶贫产品“卖难”问题,用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这块招牌,推行“公共服务中心+企业+贫困户+电商平台”模式,2020年实现电商销售总额5.6亿元。加快消费扶贫“三专”建设,深入开展扶贫产品“八进”活动,实现扶贫产品销售额28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