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降幅收窄 企稳向好
赵敏鸿 阮照鑫
文章字数:2845
   
  2020年,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战疫情、凝心聚力抓发展,持续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全面推进经济恢复增长,全市经济呈现降幅收窄、企稳向好的积极态势。
  产业发展企稳回升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稳产保供成果丰硕。全年粮食产量51.47万吨,同比增长4.7%。其中,夏粮总产量19.27万吨,秋粮总产量32.2万吨。粮食播种面积略增,粮食单产提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40.49万亩,增长0.5%;亩产214公斤,增长4.4%。新建、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54个,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市能繁母猪存栏7.93万头,生猪存栏54.9万头,生猪出栏量同比下降4%;牛、羊及家禽出栏量同比分别增长2.7%、4.5%、9.7%。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5.07亿元,增加值120.83亿元,同比均增长3.0%,较前三季度分别提升1.5和0.9个百分点。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菌果药畜”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柞水木耳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发展食用菌3.48亿袋,实现产值36.3亿元,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市”称号。茶叶达到56.1万亩,实现产值15.5亿元。果园达到17.43万亩,实现产值4.3亿元。建成冷流水养殖基地31个,实现产值1.1亿元。
  工业生产逐月向好。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4%,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3.2%,降幅较前三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降幅收窄,全市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同比下降23.8%,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产值同比下降28.3%、生物医药产值同比下降1.3%,绿色食品产值同比下降19.2%,增速分别比前三季度提高0.1、0.4、1.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建筑业生产稳步收窄。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固定资产投资减缓影响,全市建筑业生产形势严峻。2020年以来,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下降幅度较大,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同比分别下降69.1%、51%、34%和33.1%,降幅逐季收窄。
  服务行业逐步提升。规上服务业恢复较快,从五大行业来看,租赁和商务、科学研究和技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速依次为22.7%、40%、-28.9%、-9%、-10.3%。同上半年相比,科学研究和技术行业提升36.5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行业降幅收窄46.1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降幅收窄33.5个百分点。
  旅游市场降幅趋缓。全年全市接待游客37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2亿元,降幅分别比前三季度收窄9.4和10.5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保障有力,全市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4%和15.9%,分别比上半年提升0.4和3.6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4.8%,比上半年提升5.2个百分点。
  投资消费持续恢复
  投资增速持续回升。2020年初,投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前两个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8.5%,随着复工复产步伐加快,月度投资持续回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9%,比年初提升了55.6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628个,同比增长59.3%,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同比增长32.7%。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增速逐月加快,上半年开始转正,全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6%,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2.5%。投资信心逐渐恢复,民间投资增速加快,同比增长12.1%。房地产投资逆势增长,全市房地产企业完成投资36.75亿元,同比增长34.2%,比前三季度加快9.2个百分点。
  市场消费加快恢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80亿元,同比下降19.5%,降幅较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收窄7和1.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0.01亿元,同比下降19.1%,降幅较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收窄6.1和1个百分点。从经营产地看,农村快于城镇。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8.44亿元,同比下降21.4%,较前三季度收窄2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4.37亿元,同比下降13.4%。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提升较快。商品零售153.70亿元,同比下降19.6%,较前三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餐饮收入19.1亿元,同比下降18.8%,收窄4.1个百分点。
  运行质量逐步提升
  财政收支稳中趋好。全市财政总收入33.94亿元,同比下降13.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85亿元,同比下降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9.72亿元,同比下降3.0%。
  工业效益持续改善。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7.1亿元,利润总额45.5亿元,分别下降20.1%和25.7%,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12.1和4.5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8.06元,同比减少0.18元。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12月底,新增市场主体15798户,其中企业4099家、个体工商户1.1万多户,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94%,企业增长17.79%、个体工商户增长1.54%。市场主体发展速度呈现快速回升趋势。企业入库大幅增加,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一套表”调查单位数为1363个,其中“五上”企业840个,新增200个,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行指标快速提升。就业形势稳定,工业用电降幅收窄,公路周转量实现正增长。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3万人。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3.1%。
  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复工复产成效显著。实行市委常委包抓督导县区责任制,组建由市四套班子领导牵头的10项重点工作和16项阶段性重大事项推进专班,制定出台稳经济、促发展、稳就业、扩消费等措施,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全部复工,项目开复工率达97%。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立了市级领导包抓、专班推进、清单管理等工作推进机制,举行全市重大项目拉练,全年19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0亿元。商洛电厂投入运营,虎之翼电子科技等42个项目建成运行,镇安抽水蓄能电站等127个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西十、西康高铁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工建设。大力开展“网络推介”“云签约”等招商推介活动,举办了商洛市招商引资大会、商洛—长三角招商项目推介暨商洛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对接洽谈会,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42.31亿元,增长9.6%。
  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充分发挥“百人包百企”和市政府领导包抓机制作用,“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和融资需求,全力保障重点企业达产达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1家,新增陕西福盛钒业等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实施的50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88亿元。陕西耐力电子电池、康城药业中药饮片加工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投资增长19.6%。建立梯队企业名录库,实行“三个一”包抓制度,加大对新纳规企业奖励,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位居全省第三。
  三产消费加快复苏。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秦岭号”旅游专列开通,成功举办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柞水县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荣获“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称号。柞水终南山寨、山阳翠屏山成功晋升3A级景区,商南阳城驿被确定为国家4A级景区。洛南音乐小镇等7个特色小镇进入省级特色小镇管理名录,特色小镇数量居全省第二。策划组织实施了“三大联盟”促消费、商洛市首届5G网络直播大赛等系列活动,销售商品11亿元,柞水木耳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近3倍。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成立全市市场主体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的体制机制,全市累计发展市场主体12.37万户,增长12.2%。制定出台“五上”企业激励奖励办法,全年新增“五上”企业101家。企业发展动能充分释放,积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全市减免税费5.69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一网通办”率达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