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江湖
文章字数:1555
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让我们感觉到极大的便利,除了交通发展,便是通信了,记不起从什么时候起,微信的普及,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微信里,每个人都是自己说了算,我的地盘我做主,如我等小民也可昂起头颅挺直腰板做自己的王,只要不违法,想说啥就说啥。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是评论家。
微信这种记录生活的形式确实很好,比枯燥的记日记更加生动有趣。记日记比较麻烦,仪式感太强,有时候难免提笔忘字,或是握笔在手又不知所云,思维随时可能中断,条理不清,不易修改,时间稍长就难以保存。而微信则不同,即视感和及时感都很强,遇见美景可以拍照,同时可以借景抒情,及时将所思所想分享到圈里,图文并茂,与友同乐。多年以后再翻开来看,留给自己的都是某年某日当时的情景,或忧或喜,满满的回忆。
自从有了微信,最喜欢的事就是每天入睡前,翻开自己的朋友圈,像皇上阅览奏章一般,上至天文地理国家大事,下到圈友的喜怒哀乐吃喝拉撒,皆要一一品鉴。偶尔还会即兴点评,来点互动。有时会因圈友遇见烦心事而替朋友担忧,也会因圈友开心事而默默高兴。那种先天下之忧患的大局观,在圈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若是偶有小文发表,或者工作中取得点成就,事业上获得了奖励,难掩喜悦会在圈里分享,看到数十行成百个赞,感觉就像音乐家弹拨乐器的音符,欢快跳跃;又像农夫稻田里的禾苗,整齐茁壮;抑或是一排排沉甸甸丰收在望的稻穗在迎风摆动,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简直妙不可言。
微信朋友圈里最憋屈的,估计是那些被难为了的领导大人们,他们或是忙于公务,或受身份所限,谨言慎行,不能随心所欲发表只字片言,只能用一双深邃的眼睛默默地欣赏观望,注视圈里的一举一动。
朋友圈就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江湖,微信内容也分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大凡医疗行业圈友分享的多是健康科普、业务宣传;教育界圈友多是教育咨询、育儿宝典;文友分享的多是诗词歌赋、美文佳作;商业圈友多是品牌推广、打折广告;小资百姓多是集赞领物、活动抽奖;青春少女多分享美颜靓照、街景小吃;中年女性多分享情感人生、心灵鸡汤;社会公知多分享天下大事、独家解密、时政要闻……
通过朋友圈分享的内容,也能感知圈友的生活百态,性格三观。有的人充满着正能量,分享的内容积极阳光,让人看后倍受鼓舞,对美好生活充满着向往;低调之人藏而不露,可能潜伏几年一言不发,但却会像神一样存在于你的圈友之中,说不定哪天会俏皮地冒出来给你点个赞;直率的人获奖受勋或作品发表,必会于圈里昭告天下,不是嘚瑟显摆,而是分享喜悦,鞭策自己;有的人一天可以连发数十条动态刷屏,内容多是人生哲理、育儿心经,俨然就是一个“圈霸”;也有极个别人像个怨妇消极抱怨,指桑骂槐,让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通过观察,如遇三观不合的人便可悄无声息的删除拉黑,不打招呼,不再往来,少了当面绝交的尴尬。
微信最科学的地方在于,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层次高低,分门别类建立许多个志同道合的群,真正体现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例如爱跑步的有跑友群,打球的有球友群,文人墨客有书友会、朗读者群,爱好喝酒的还有酒友群,喜欢养宠物的有个猫猫狗狗群……群里都是热心人,在群里也从来不缺朋友,说话相对更加随便,胡吹冒撂,一呼百应,总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圈友中我对两种人印象深刻:一种是传说中的闷骚型,眼睛一睁就开始刷微信,按时上下班,但是就是从来自己不转发不评论,宠辱不惊,好像天塌下来都与自己无关;另一种是瞎必赞型,这种也是最可爱的热心肠,社交面广工作量大,似乎无人不识,广泛而深度地活跃在圈里,无论谁发个什么内容看都不看,就乐呵呵地点个大大的赞。
其实,微信作为人与人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与媒介,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牵挂。即使好久不曾联系,甚至素昧平生相隔万水千山,但是只要看到对方的图标和动态,便知一切安好,内心更多的是踏实和自在。
在微信里,每个人都是自己说了算,我的地盘我做主,如我等小民也可昂起头颅挺直腰板做自己的王,只要不违法,想说啥就说啥。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是评论家。
微信这种记录生活的形式确实很好,比枯燥的记日记更加生动有趣。记日记比较麻烦,仪式感太强,有时候难免提笔忘字,或是握笔在手又不知所云,思维随时可能中断,条理不清,不易修改,时间稍长就难以保存。而微信则不同,即视感和及时感都很强,遇见美景可以拍照,同时可以借景抒情,及时将所思所想分享到圈里,图文并茂,与友同乐。多年以后再翻开来看,留给自己的都是某年某日当时的情景,或忧或喜,满满的回忆。
自从有了微信,最喜欢的事就是每天入睡前,翻开自己的朋友圈,像皇上阅览奏章一般,上至天文地理国家大事,下到圈友的喜怒哀乐吃喝拉撒,皆要一一品鉴。偶尔还会即兴点评,来点互动。有时会因圈友遇见烦心事而替朋友担忧,也会因圈友开心事而默默高兴。那种先天下之忧患的大局观,在圈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若是偶有小文发表,或者工作中取得点成就,事业上获得了奖励,难掩喜悦会在圈里分享,看到数十行成百个赞,感觉就像音乐家弹拨乐器的音符,欢快跳跃;又像农夫稻田里的禾苗,整齐茁壮;抑或是一排排沉甸甸丰收在望的稻穗在迎风摆动,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简直妙不可言。
微信朋友圈里最憋屈的,估计是那些被难为了的领导大人们,他们或是忙于公务,或受身份所限,谨言慎行,不能随心所欲发表只字片言,只能用一双深邃的眼睛默默地欣赏观望,注视圈里的一举一动。
朋友圈就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江湖,微信内容也分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大凡医疗行业圈友分享的多是健康科普、业务宣传;教育界圈友多是教育咨询、育儿宝典;文友分享的多是诗词歌赋、美文佳作;商业圈友多是品牌推广、打折广告;小资百姓多是集赞领物、活动抽奖;青春少女多分享美颜靓照、街景小吃;中年女性多分享情感人生、心灵鸡汤;社会公知多分享天下大事、独家解密、时政要闻……
通过朋友圈分享的内容,也能感知圈友的生活百态,性格三观。有的人充满着正能量,分享的内容积极阳光,让人看后倍受鼓舞,对美好生活充满着向往;低调之人藏而不露,可能潜伏几年一言不发,但却会像神一样存在于你的圈友之中,说不定哪天会俏皮地冒出来给你点个赞;直率的人获奖受勋或作品发表,必会于圈里昭告天下,不是嘚瑟显摆,而是分享喜悦,鞭策自己;有的人一天可以连发数十条动态刷屏,内容多是人生哲理、育儿心经,俨然就是一个“圈霸”;也有极个别人像个怨妇消极抱怨,指桑骂槐,让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通过观察,如遇三观不合的人便可悄无声息的删除拉黑,不打招呼,不再往来,少了当面绝交的尴尬。
微信最科学的地方在于,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层次高低,分门别类建立许多个志同道合的群,真正体现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例如爱跑步的有跑友群,打球的有球友群,文人墨客有书友会、朗读者群,爱好喝酒的还有酒友群,喜欢养宠物的有个猫猫狗狗群……群里都是热心人,在群里也从来不缺朋友,说话相对更加随便,胡吹冒撂,一呼百应,总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圈友中我对两种人印象深刻:一种是传说中的闷骚型,眼睛一睁就开始刷微信,按时上下班,但是就是从来自己不转发不评论,宠辱不惊,好像天塌下来都与自己无关;另一种是瞎必赞型,这种也是最可爱的热心肠,社交面广工作量大,似乎无人不识,广泛而深度地活跃在圈里,无论谁发个什么内容看都不看,就乐呵呵地点个大大的赞。
其实,微信作为人与人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与媒介,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牵挂。即使好久不曾联系,甚至素昧平生相隔万水千山,但是只要看到对方的图标和动态,便知一切安好,内心更多的是踏实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