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米村里话脱贫
文章字数:2415
本报记者 赵有良 李小龙
正月新春,春山可望。元宵节至,山乡闹春。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听闻这一喜讯,秦岭深处的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到处一片欢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场春雨洗后的金米村,群山草木蔓发,樱桃花开。天气乍暖还寒,但却丝毫未能减弱镇村干部群众火热的期盼。一大早,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员、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就早早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准备收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直播。
“今年春上准备种植多少木耳啊?”“新车开着咋样,改天让我试试?”“几点开始呀?提前把电视调好,别一会儿错过了。”人们等待着、谈论着,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氛围。
贫困山村换新颜
“距离总书记来咱们村,差不多过去10个月了吧!”
一位村民的话,让大家一下子都想起了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金米村考察时的点滴,更想到总书记给金米村带来的大福气、大变化。
金米村位于大山深处,前些年还是一个“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吃水肩挑人抬、赶集翻山越岭”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21.85%,村民们大多在地里或外出在矿山上“刨食”。“金米金米,要金没金,要米没米。”村民李泽云说,村名只是被贫穷、落后、封闭困扰的祖祖辈辈的一个美好愿望。
“没有出路,大家才去矿上打工,但也因此好些人都成了残疾人,啥也干不了了。”曾在矿山打工的村民陈庆海感慨地说,很多人或在事故中致残或因病致残,村里残疾人占到贫困人口的20%,也导致村子愈加贫困。
如今,通过脱贫攻坚,金米人的美梦成真了。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吃穿不愁,高速路穿过村口,通村通组路硬化入户,土坯房成为历史,看病费用政府报销,娃们上学免交学费,地里种出木耳,银行有了存款。总书记的来到,更让村民们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
“这些年全村人均纯收入逐年递增,从2015年的5300元到2019年的9657元,2020年更是达到了11000多元。”金米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明明高兴地说。
总书记来到咱们村
现在,最让金米人感到幸福、自豪的是,2020年4月20日他们迎来了最意想不到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
“‘乡亲们在采耳呀!’那天总书记一走进木耳大棚就向我们打招呼,大家都放下手里的活,激动地围了上去。”今年57岁的村民王极东兴奋地说,当时听村干部说会来领导,可没想到竟是习近平总书记。
“我当时就站在总书记旁边,总书记从我提的笼子里拿起一朵木耳,问棚里的木耳一共能采几茬,我激动地都不会说话了,用手给总书记比画着能采4到5茬,总书记笑着说那挺好。”说起当天的情景,今年67岁的退伍军人李泽云至今仍激动不已:“这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从来没想到总书记会来到我们这小山沟里,我们家是脱贫攻坚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这都得感谢总书记,感谢党的好政策。”
李泽云一家三口,老伴常年患病,儿子在外打工。前些年家里一贫如洗,住的是土房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儿媳妇因穷离家出走,李泽云心里那叫一个愁呀!
“如今,家里住的是三间两层的楼房,看病有合疗还有大病救助,基本上花不了多少钱;儿子在附近矿山上打工,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块;我当年参军时参与了襄渝铁路建设,政府每年还给发5000多元补贴;还有这两棚木耳,一年下来就能挣4万多元。”李泽云现在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真羡慕你们当面见到了总书记。”听到王极东、李泽云等村民再次说起这件事,那天不在村上的3名群众后悔不已。
牢记嘱托勤奋斗
在欢声笑语中,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前来收看直播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
上午10时30分左右,随着电视画面中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阔步走进会场,大家自发地鼓起掌来。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的画面每一次出现,村民们都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会议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和关怀。
大会结束后,村民们久久不愿离开,仍兴奋地讨论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刚才听到总书记宣告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非常感激,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是被总书记牵挂的一员!今后我将更加勤劳、更加努力。”王极东激动地说。
“2019年是我最困难的一年,当时老伴得了胃癌,孩子还在上大学,家里欠了一屁股外债。”王极东说,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镇村干部劝他承包大棚种植木耳,村上免费提供大棚、菌袋和技术指导,销售也不用操心。当年,王极东种植的两棚木耳收入了4万元。2020年,王极东通过发展木耳、板栗、核桃、中药材等产业,收入了6万元。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再次想起了去年总书记对我们的鼓励。”陈庆海高兴地说:“木耳产业让我们脱了贫、致了富,也让我坚定了信心,我将进一步做好电商,把我们的木耳等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前些年,陈庆海一家7口挤在三间土坯房里,妻子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全靠他在矿上打工养家。后来,陈庆海回村种植了5万袋木耳,一年收入4万元;成立了金米农副产品销售中心,一年收入14万元。他还搬进了镇上的黄金移民小区,买了一辆小汽车,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将研发更多的木耳菜品,让外地游客品尝正宗的柞水好木耳。”村民王晗在外打工多年,每年辛辛苦苦能挣3万元。去年5月初,他回村办起了金米农家饭庄,当月就实现毛收入3万多元。曾当了十几年村党支部书记的胡明智笑容满面地说:“共产党始终是红色的党,国家的政策始终是温暖的,金米村的巨大变化就是整个国家发展变化的真实见证。”
“作为村干部,我们将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带领全村群众不断扩大木耳种植规模、增加木耳种植种类、提高电商销售份额、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陈明明坚定地表示,将充分发挥金米村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真抓实干、接续奋斗,着力以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物质装备农业、现代管理组织农业,努力把金米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正月新春,春山可望。元宵节至,山乡闹春。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听闻这一喜讯,秦岭深处的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到处一片欢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场春雨洗后的金米村,群山草木蔓发,樱桃花开。天气乍暖还寒,但却丝毫未能减弱镇村干部群众火热的期盼。一大早,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员、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就早早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准备收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直播。
“今年春上准备种植多少木耳啊?”“新车开着咋样,改天让我试试?”“几点开始呀?提前把电视调好,别一会儿错过了。”人们等待着、谈论着,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氛围。
贫困山村换新颜
“距离总书记来咱们村,差不多过去10个月了吧!”
一位村民的话,让大家一下子都想起了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金米村考察时的点滴,更想到总书记给金米村带来的大福气、大变化。
金米村位于大山深处,前些年还是一个“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吃水肩挑人抬、赶集翻山越岭”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21.85%,村民们大多在地里或外出在矿山上“刨食”。“金米金米,要金没金,要米没米。”村民李泽云说,村名只是被贫穷、落后、封闭困扰的祖祖辈辈的一个美好愿望。
“没有出路,大家才去矿上打工,但也因此好些人都成了残疾人,啥也干不了了。”曾在矿山打工的村民陈庆海感慨地说,很多人或在事故中致残或因病致残,村里残疾人占到贫困人口的20%,也导致村子愈加贫困。
如今,通过脱贫攻坚,金米人的美梦成真了。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吃穿不愁,高速路穿过村口,通村通组路硬化入户,土坯房成为历史,看病费用政府报销,娃们上学免交学费,地里种出木耳,银行有了存款。总书记的来到,更让村民们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
“这些年全村人均纯收入逐年递增,从2015年的5300元到2019年的9657元,2020年更是达到了11000多元。”金米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明明高兴地说。
总书记来到咱们村
现在,最让金米人感到幸福、自豪的是,2020年4月20日他们迎来了最意想不到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
“‘乡亲们在采耳呀!’那天总书记一走进木耳大棚就向我们打招呼,大家都放下手里的活,激动地围了上去。”今年57岁的村民王极东兴奋地说,当时听村干部说会来领导,可没想到竟是习近平总书记。
“我当时就站在总书记旁边,总书记从我提的笼子里拿起一朵木耳,问棚里的木耳一共能采几茬,我激动地都不会说话了,用手给总书记比画着能采4到5茬,总书记笑着说那挺好。”说起当天的情景,今年67岁的退伍军人李泽云至今仍激动不已:“这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从来没想到总书记会来到我们这小山沟里,我们家是脱贫攻坚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这都得感谢总书记,感谢党的好政策。”
李泽云一家三口,老伴常年患病,儿子在外打工。前些年家里一贫如洗,住的是土房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儿媳妇因穷离家出走,李泽云心里那叫一个愁呀!
“如今,家里住的是三间两层的楼房,看病有合疗还有大病救助,基本上花不了多少钱;儿子在附近矿山上打工,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块;我当年参军时参与了襄渝铁路建设,政府每年还给发5000多元补贴;还有这两棚木耳,一年下来就能挣4万多元。”李泽云现在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真羡慕你们当面见到了总书记。”听到王极东、李泽云等村民再次说起这件事,那天不在村上的3名群众后悔不已。
牢记嘱托勤奋斗
在欢声笑语中,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前来收看直播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
上午10时30分左右,随着电视画面中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阔步走进会场,大家自发地鼓起掌来。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的画面每一次出现,村民们都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会议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和关怀。
大会结束后,村民们久久不愿离开,仍兴奋地讨论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刚才听到总书记宣告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非常感激,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是被总书记牵挂的一员!今后我将更加勤劳、更加努力。”王极东激动地说。
“2019年是我最困难的一年,当时老伴得了胃癌,孩子还在上大学,家里欠了一屁股外债。”王极东说,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镇村干部劝他承包大棚种植木耳,村上免费提供大棚、菌袋和技术指导,销售也不用操心。当年,王极东种植的两棚木耳收入了4万元。2020年,王极东通过发展木耳、板栗、核桃、中药材等产业,收入了6万元。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再次想起了去年总书记对我们的鼓励。”陈庆海高兴地说:“木耳产业让我们脱了贫、致了富,也让我坚定了信心,我将进一步做好电商,把我们的木耳等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前些年,陈庆海一家7口挤在三间土坯房里,妻子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全靠他在矿上打工养家。后来,陈庆海回村种植了5万袋木耳,一年收入4万元;成立了金米农副产品销售中心,一年收入14万元。他还搬进了镇上的黄金移民小区,买了一辆小汽车,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将研发更多的木耳菜品,让外地游客品尝正宗的柞水好木耳。”村民王晗在外打工多年,每年辛辛苦苦能挣3万元。去年5月初,他回村办起了金米农家饭庄,当月就实现毛收入3万多元。曾当了十几年村党支部书记的胡明智笑容满面地说:“共产党始终是红色的党,国家的政策始终是温暖的,金米村的巨大变化就是整个国家发展变化的真实见证。”
“作为村干部,我们将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带领全村群众不断扩大木耳种植规模、增加木耳种植种类、提高电商销售份额、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陈明明坚定地表示,将充分发挥金米村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真抓实干、接续奋斗,着力以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物质装备农业、现代管理组织农业,努力把金米村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