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奋进新时代 绽放她魅力
王倩 谢非 白志鑫
文章字数:4865
何小燕
陈芳
张军霞
桑莎

    
  新时代也是“她时代”,“奋进中国”离不开“她力量”。新时代铺就的美好蓝图为“她力量”撑腰鼓劲,奋斗擦亮底色的“闯将们”也绽放其最美的芳华。在我们身边,有无数个不甘平庸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她们自立自强、吃苦耐劳,以奋进的姿态,在奔跑中逐梦前行,书写着“巾帼志”,唱响了“巾帼颂”,贡献着“巾帼力”。
  勇敢打拼为追梦
  在距离山阳县城10分钟路程的土桥村小东沟,在丛林掩映的半山坡上,一幢白色小楼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家以山水田园风光为主题的新式民宿,古色古香的装修,透露着主人的精巧构思。这家民宿的主人是一位本地的女孩,她叫桑莎。
  3月5日,记者联系桑莎时,她正在户家塬镇考察一家有名的豆腐作坊,准备参观学习后,回家研究提高她家的自制石磨豆腐。
  桑莎今年还不到30岁,但人生经历却不少。2009年,桑莎高中毕业后便去西安打工。两年时间里,她当过饭店服务员,摆过地摊,但她始终觉得这不是所中意的事情。“总想自己干点啥,不甘于给别人打工。”2012年,桑莎回到老家山阳,在县城开了一家广告打印店。
  万事开头难。桑莎说,开店之初,她对各种制作广告的软件还很陌生,只会使用Word文档。“不会就去学,下功夫了总会学懂弄通。”桑莎买了相关书籍,一点一点“啃”,又在网上看专业视频,不断尝试操作软件。9个月后,桑莎熟练掌握了广告制作要用到的各类软件。
  在此过程中,桑莎结识了小伙樊荣国。桑莎负责制作,樊荣国负责安装。2015年,两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后来,县城打印店遍地开花,生意逐渐冷清,桑莎关了广告打印店。
  早在2013年,桑莎就去过樊荣国的老家。“当时,几间土房盖在一个斜坡上,但是周围的景色非常美,蓝天白云下是青山环抱的民房,从远处看特别有诗意。”桑莎回忆道,美丽的乡村风光一下子就吸引了她。她心里想,如果把房子重新改造,推门就见茂林修竹,晚上抬头就是星空该多好啊。在她的建议下,2014年樊荣国把家里的老房子推倒,改建了一座四层小楼的民宿,并取名“本来山房”。结婚后,桑莎正式接管了民宿的经营。
  桑莎在经营民宿时,不但会写还会拍,并注册了公众号,每天研究着怎样利用新媒体宣传民宿。如今,打开公众号,一张张优美的图片、一篇篇富有诗意的文字,一下子就激起人们的向往之情。“拍拍照、写写文章,看似简单,其实背后很考验人。”桑莎介绍,照片要拍得好,吸引人的注意,首先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用独特的视角拍出来,在推送时,还要排版和设计,每一环都要用心才能做好。
  经过桑莎精心宣传,她的民宿很快便吸引到一群粉丝。之后,桑莎还请来村里有名的厨师,专门做山阳本土的特色菜,这又成了民宿的一大亮点。经过几年的经营,小店的名气越传越广,民宿生意越来越好,一到小长假,远道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桑莎不满于此,她还流转了门前的一片空地,栽了2000棵大樱桃树。“这样以后就能将旅游和采摘结合起来,吸引来更多的游客,还能带动群众增收。”桑莎说。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桑莎的节奏。生意惨淡,客流减少,营业额不及往年一半。今年春节后,桑莎早早地便开门迎客,她计划今年朝短视频方向发力,把家乡美景和美食制作过程拍成视频,发布在各大平台上,在宣传家乡的同时也能宣传自家的民宿。
  “在视频拍摄制作方面,我还不太熟悉,接下来要加把劲,好好学这方面的内容,争取把民宿做得更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桑莎信心满满地说。
  踏实苦干甩穷帽
  两年前,农村妇女何小燕还过着丈夫外出打工,自己在家务农管娃的拮据生活。而如今,她已经靠着种植木耳、开办农家乐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以前辛辛苦苦一整年,除去花费,也落不下几个钱。现在好了,照料家里,挣钱致富,一样没耽搁。”3月5日,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民何小燕谈起这几年的变化,激动不已。
  几年前,由于交通不便、山多地少,金米村既没金也没米,是柞水县有名的贫困村,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外出务工。何小燕家也不例外,丈夫在外地建筑工地打零工,她在家负责接送孩子、务农活,一年到头两口子人没闲,钱却没落下。
  2015年,何小燕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和丈夫感觉很羞愧,也很无奈。“在外打工,只能解一时之急,不是长久之计,以后年龄大了怎么办?”何小燕说,那几年也是想尽了办法,想自己干事情,但最终由于没本钱、没勇气而告终。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轰轰烈烈,金米村也发展起了村集体经济,采取“借棚还耳”“借袋还耳”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脱贫。
  当年10月,村干部鼓励何小燕家种植木耳时,何小燕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以前村里有人种木耳,可是没几个挣钱的,更何况搞大棚种植这么大的投资,钱从哪里来?货往哪里卖?”何小燕心里没底。没过几天,村干部又一次上门鼓励她,并向她介绍木耳产业的发展模式。
  通过帮扶干部、村干部的耐心讲解,何小燕和丈夫决定试一试。“我当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一直安于现状思想保守的话,可能生活不会有大的改善,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拼一拼。”何小燕说。
  2019年初,何小燕和丈夫主动向村上申请承包大棚种植木耳。何小燕家承包了两个棚,种植了3万多袋木耳。何小燕和丈夫认真向技术员学习木耳的种植方法,每天在大棚里忙碌8小时以上,严格按要求对待浇水、通风、采摘等每个环节。从一开始什么也不会的种植户,到现在给别人讲解种植要领的行家里手,何小燕实现了华丽转身。
  何小燕没想到,一季木耳收完,除了返还给村集体的本钱,她家两棚木耳净挣4万多元,超过丈夫两年务工的净收入,更别说少出力、少流汗了,一家人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更应该对生活有信心,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好日子总会来的。”何小燕激动地说,现在的金米村产业发展起来了,村庄变美了,游客也多了。去年,她和丈夫还在村上开了一家农家乐,生意很红火,家庭收入翻了几番。
  如今,何小燕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变成受省上表彰的勤劳致富先进户,她还成为产业发展带头人,向想发展产业的村民传授经验,帮助乡亲通过种植木耳增加收入。“继续好好搞产业,再买一辆小汽车,实现农民也有小汽车的梦想,有机会了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何小燕有了新的生活目标。
  坚强面对苦与难
  一场春雨过后,草木蔓发,繁花似锦。
  3月3日,丹凤县棣花景区的桃花盛开,吸引了许多游客拍照留念。家住清风街的陈芳却无心赏花,因为每年春季是她忙着挖野菜的时候。野菜饺子是她店里的招牌饭,在春季她得把一年要用的野菜都存够。“哪里有时间和心思赏花,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就是为了把日子过好,过到人前头去。”陈芳说。
  陈芳原本有一个清贫却简单幸福的家。当年结婚时,家里一穷二白,但夫妻两人吃苦耐劳,一起搞养殖,养了五六年鸡,生活不算富裕,但一家6口人的生活不成问题。后来,由于鸡价格下跌,他们就改行,丈夫跑车给人拉货,她在家照料孩子和家务。丈夫装货卸货时,她就搭把手帮忙,两人齐心协力,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好景不长,由于丈夫长期跑车,早出晚归,作息不规律,工作强度大,在2008年患上糖尿病,之后又因并发症被截肢,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陈芳身上,照顾丈夫,干地里活,她一天到晚几乎没歇过脚。
  “不做活就没有收入,一家人吃的从哪儿来?吃多少苦我都不怕,就怕生活没指望。”陈芳说,她在家养了几头猪,抽空还出去干活,只要能挤出来时间,就不会闲着。
  2014年,丈夫的病越来越重,一年有8个月时间都在医院住着,丈夫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而陈芳被沉重的家庭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陈芳在医院、家里两头跑,农活和养猪两不误,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偶尔会心酸难受,觉得实在撑不下去了,但是难受过后,该面对的还要面对,安慰自己说困难总会过去的。”陈芳说,让她重新燃起希望的是开了家小吃店后。
  前几年,县上开发棣花景区,改造清风街,政府出资为陈芳改造了临街住房的门窗,统一了街面风格。慢慢地,景区游客多了起来,陈芳迎来了机遇。2014年夏天,她把家里的厅堂收拾一新,添了几张桌子和一些灶具,小吃店就开张了。“其实,当时开小吃店也是没有别的选择了,随着娃高考临近,我心里的石头一天比一天重,为了供娃上大学,我必须得有个正经营生。”陈芳说,那年女儿上高三,儿子刚上高中,到了孩子人生的关键时期,家里却一贫如洗,还有10多万元的欠债,她只有拼命干活才能保证一家人的生活。陈芳手上布满了老茧,手指多处皲裂,但在她眼里,这根本不算什么。
  牛筋面是丹凤的特色小吃,它的做法简单易学,陈芳决定从牛筋面卖起。女儿高考后的暑假里,帮着陈芳一起卖牛筋面。母女两人研究调料配比,不断尝试用量,终于调制出口味独特的牛筋面。陈芳每天起早贪黑,订牛筋面、买菜、招呼顾客,尽管辛苦,那个夏天她家终于有了进账,至此她觉得日子有了盼头。由于陈芳用料优质,诚信经营,加上口味与众不同,吸引了很多回头客。陈芳的生意越做越好,后又增加了酸辣粉、米线、挂面和野菜水饺等品种。
  2015年,陈芳的儿子也顺利考上大学,她一人供养着两个大学生。从此,她更加卖力,把小吃店经营得红红火火,每年能收入两万多元。
  “这个家多亏有陈芳撑着,她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精神,慢慢把一个快沉到水底的家拉了上来,社区的群众都很佩服她。”棣花社区工作人员唐萌说。
  现在,陈芳的两个孩子大学毕业都有了工作,她家也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陈芳说:“未来还要继续努力,还清债务,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勤劳书写致富经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4日,天气晴好,在商州区三岔河镇黄鱼村,正在养猪场忙碌的张军霞一边吆喝着,一边挥舞着双手将圈里的黑猪往院场里赶。一头头黑猪在她的驱赶下争先恐后地往圈舍后的小山坡上跑,小小的养猪场一时间喧闹无比。
  “天气回暖了,每天中午都要让它们出来跑一跑。”看着黑猪在小山坡上撒欢,张军霞松了口气,擦着汗说。
  “贤内助”“致富能手”“勤快人”媳妇”……今年40岁的她,在村民口中有多项“荣誉称号”。对于这些夸赞,张军霞笑着摆摆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而已,把猪养好把家经管好就行了。”
  没养黑猪之前,张军霞和丈夫王小玺主要是靠在夜市摆小吃摊增收。长期的作息紊乱,加上劳累过度,夫妻二人感觉身体有些吃不消。可在当时,正是家里急用钱的时候,给老人治病花去了全部积蓄,还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学,那时候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2015年,张军霞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心里挺不是滋味,但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比较艰难,老人和娃都需要照顾,还不能去远处打工,就想着在家门口发展养殖产业。”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张军霞暗下决心,不但要照顾好婆婆和孩子,还要把新房盖起来,甩掉贫困户的帽子。
  经过一番商量和考察,2016年,张军霞和丈夫租了亲戚家近1亩坡地,建起了黑猪养殖场,养了16头黑猪。“黑猪肉质口感好,市场需求量大,基本不愁卖,价钱也比普通猪高。”张军霞说,“建养猪场花了近10万元,都是贷款和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想着一定要把猪养好挣到钱。”虽然张军霞没养过黑猪,但不甘人后的她有一股“牛劲”,参加培训、上网学习,她都热情很高、信心满满。“别人能学会的我也能学会!”
  每天天不亮,张军霞就起床给家人做饭,送孩子上学,忙完后又马不停蹄地去养猪场拌饲料、喂猪、清扫圈舍、消毒杀菌。5年时间,她俨然成了一位养猪能手。“其实也是摸索呢!刚开始也害怕养不好赔钱,我从头学起,确实吃了不少苦,但好在辛苦没有白费。现在越养越精通,像给猪打疫苗、接生猪崽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母猪生崽的时候,我们二人换着熬夜照顾母猪和小猪,现在越养越有信心。”张军霞笑着说。
  2017年春节,张军霞出售了11头猪,当年赚了近3万元,这让她信心倍增。张军霞说:“黑猪生长周期长,有出栏的就有新生的,不用购买小猪崽,养猪场目前已实现自繁自养。”
  随着一窝窝小猪崽的出生,黑猪的数量不断增长,张军霞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我们在朋友圈、抖音里宣传,村上和包扶干部也帮我们宣传,就不愁销路,很多人都找上门来买。自从2017年脱贫后,我心里轻松多了,现在一心一意来养猪。”张军霞说。
  站在新盖的房屋前,张军霞笑着说:“其实人勤快比啥都强,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面对困难时要有奋斗的勇气和决心,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