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综合利用尾矿资源 加快绿色循环发展
李政权
文章字数:4772
位于柞水县小岭镇的陕西贝恒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各类预制构件、建筑材料为主的节能环保型企业,该企业生产的高强轻质保温墙板作为节能墙体的新型材料,板材原料由尾矿矿渣、废石粉等材料配制而成。

商南县华瑞微晶材料有限公司以非金属尾矿——石英石、大理石等尾矿以及废旧玻璃、废陶瓷颗粒为基础原料,生产销售建筑装饰材料——微晶石英石板材,该产品适用于橱柜、吧台、飘窗、地板等。该公司年可利用各种尾矿5万多吨。

商南县宏昌绿色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型墙材生产与销售,年处理尾矿达23万吨以上。该公司主要产品有蒸压灰砂砖、砌块以及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其产品均属于节能、轻质、高强、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

   
  我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新路子,按照“发展方式向循环式转变、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变、资源利用向高效能转变、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的思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大胆创新,努力实践,抓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有效破解尾矿治理难题,加快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过去一度堆积如山,既污染环境又经常制造灾难的尾矿废渣,如今已成为微晶玻璃、尾矿陶瓷、尾矿水泥等新型材料的主要原料。目前,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已建成全国一流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 尾矿治理压力大
  商洛市位于秦岭东段南麓、鄂豫陕三省结合部,地处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革命老区和关中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商洛地处东西构造带,地跨华北地台南缘和秦岭地槽成矿区,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条件形成了区内矿种类型多样、分布规律明显的矿产特色,是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宝库。
  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60多种,已探明矿产储量46种,产地50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15个,中型矿床24个,可开发利用的有50多种。已探明的铁、钒、钛、银、铍、锶、稀土、铼等20种矿产资源居全省首位,铜、锌、铅、钼、镍、锑、铬等13种矿产资源居全省前列。全市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3650亿元,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其中探明钒矿资源储量396000万吨,钒矿金属量325万吨以上,仅山阳中村钒矿保有资源储量1658万吨,潜在价值达1987.5亿元。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材料及制品、有色金属、非金属和建材等为重点的现代材料产业的加快发展,商洛市矿山尾矿等工业固体废弃物排量与日俱增,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尾矿、矿山和冶炼渣场316座(处),其中尾矿库118座,占陕西省的37.7%,占全国的比例接近1%,堆积量高达4600多万吨,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商洛地处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尾矿库长期面临山洪和泥石流威胁,危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社会舆论的焦点、群众反映的热点。同时,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和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区及关中的生态屏障,商洛市既要承担“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责任,又要承担维护区内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与治理任重道远,面临的责任压力巨大。
  产业化“吃旧”循环式“治新”
  为了有效破解尾矿治理难题,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富民强市,又要生态优美,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关于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编制了《商洛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商洛市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商洛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商洛市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等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出了创建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发展目标。商洛市把建立尾矿治理长效机制列入全市重点工作,通过产业化“吃旧”,循环式“治新”,积极开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初具规模。目前,商洛市已建成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32个,年可利用尾矿、废渣600多万吨,减少污水排放2108万吨,减少废气排放86亿立方米,减少粉尘(烟尘)排放53万吨。过去堆积如山、既污染环境又经常制造灾难的尾矿废渣,如今已成为微晶玻璃、尾矿陶瓷、尾矿水泥等新型材料的主要原料。按照《商洛市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全市目前规划的6大类85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利用尾矿、废渣2000多万吨,减少污水排放9530万吨,减少废气排放320亿立方米,减少粉尘(烟尘)排放370万吨。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已建成全国一流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创造了多个工作亮点。在全国地级市中,商洛市第一个编制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第一个成立了专门行政机构,第一个形成了尾矿利用技术研发体系,第一个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第一个成立了资源(尾矿)综合利用协会,第一个创建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专业网站。在陕西地级市中,商洛第一个开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证,第一个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作为矿山采选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第一个把循环经济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纳入县区考核,率先建成了一批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通过不懈努力,商洛市于2012年11月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省上要求总结商洛尾矿综合利用经验并在全省推广,新华社以《陕西商洛以循环经济破解水源地尾矿治理难题》做了专题报道。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模式基本形成。经过努力实践、大胆探索创新,商洛市总结出了“一核心二支撑三联动”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商洛模式”,即以创建国家示范基地、带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技术和政策扶持为支撑,通过组织保障、示范带动、协会搭桥三方联动,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转变思路方式 大胆实践探索
  我市按照“发展方式向循环式转变、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变、资源利用向高效能转变、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的思路,开展基础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建立责任机制,制定鼓励政策,组织技术攻坚,强化示范带动,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实践探索,积累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
  科学规划,引导循环发展。商洛市先后编制《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商洛市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商洛市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商洛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商洛市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商洛市创建国家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和实施方案,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形成,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快速向循环型转变提供了依据。
  健全机构,加强责任考核。市政府成立循环经济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正县级建制的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和正科级建制的县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心,成立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不断健全资源综合利用的组织保障体系。同时,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列入市级重大项目考核范畴,每年与县区签订循环经济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通过考核奖惩,推动循环产业快速发展。
  政策扶持,提供资金保障。市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明确扶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作为矿山采选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在全省率先实行“三同时”制度。设立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筹措1000万元、县区财政每年筹措不少于500万元,用于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科技攻关,突出技术支撑。商洛市设立了钼、钒、氟、锌、新能源建筑材料等10个研发中心,并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尾矿利用技术中心、长安大学土木工程建筑材料研究所、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专家,现场研究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成立中国尾矿技术商洛研发中心、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产业协会,并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聘请院士、高级专家、管理顾问20多人启动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基本形成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示范带动,推进循环产业。商洛市开展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尾矿利用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创建活动,制定了认定暂行办法,目前有3个工业园区、27家循环经济企业和32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被认定为市级试点单位,其中有1个园区、3家循环经济企业、26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通过省级认定,年享受税收优惠2000多万元,极大调动了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共有工业园区16个,包括商洛高新区和15个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其中已建成省级高新区2个(商洛高新区,山阳县工业集中区与山阳必康医药产业园这两个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联合创建山阳高新区)、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5个,4个园区被列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全市工业园区中产值过百亿园区4个、过50亿元园区6个。2020年底,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入园企业69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2户,从业人员4.3万人,完成投资114亿元,实现工业产值869亿元,全市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1.5%。
  协会搭桥,加强信息交流。商洛市成立资源(尾矿)综合利用协会,会员单位达86个,其中企业会员67个。协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会员单位多次赴外省考察学习,交流工作、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市政府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实现信息、技术资源共享。
  培育经济增长极 全面提升影响力
  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已初步实现了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多赢的可喜局面。为了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绿色循环发展,挖掘生态、区位、资源、文化潜能,走生态优市、实业强市、文旅活市、城镇兴市之路,培育特色农业、新材料、大健康、大旅游产业增长极,积极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担负起大秦岭生态保护、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水源保障、水质安全、关中生态屏障等生态责任,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围绕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社会三大领域,着力推进10大循环经济产业链,20个循环经济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快培育和建设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循环经济园区,全面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不断强化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有力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
  完善资源综合回收体系。在尾矿胶结充填采空区、尾矿库复垦、尾矿陶粒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建成以尾矿有价组分回收、尾矿微晶玻璃、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体系。不断延伸优化产业链条,扩大资源利用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培育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坚持把生态保护、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强项目的策划、包装、申报、招商工作,提升项目科技含量,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面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监督考核力度,强化项目规范化管理,促进项目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
  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依托院士工作站、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尾矿技术商洛研发中心、商洛市工程中心等平台,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和适用技术推广,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建立尾矿综合利用标准,确保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先进水平,设备和产品能耗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或低于国家标准限额。
  强化交流合作。继续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和中国尾矿联盟等行业知名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中国尾矿网平台优势,加大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和技术宣传,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通过合作举办培训、观摩、会展、论坛等高层次活动,全面提升商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