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期间,总书记深入我市柞水县牛背梁和金米村考察,对商洛未来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一年来,我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五项要求,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更大成就。今日起本报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记嘱托·奋进商洛”专栏,全面展示一年来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商洛力量。
清明过后,接连几场淅沥春雨,秦岭深处的柞水县金米村青山如洗,山花烂漫,春意正浓。
一排排现代化的木耳大棚和露天地栽木耳基地里,村民正抢抓农时,或忙于扩建大棚,或给菌袋打孔,或给大棚挂袋,或给菌袋浇水,春季木耳生产搞得热火朝天。
青山未变,换了人间。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到金米村后,一年来,金米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将小木耳做成大产业、将小山村建成了闻名全国的“明星村”。
金米变身““明星村明星村”
金米无金,金米缺米。和商洛山中的许多地名一样,金米是当地老百姓对生活中最稀缺、最希望拥有物质的美好寄托。金米村曾经是秦岭山中一个荒僻的村庄,村民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露天”房。自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村里将传统的木耳产业做大做强,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米村之后,金米村瞬间变成了“明星村”,这个秦岭深处原本沉寂的小山村一下子远近闻名。“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村后,给我们村带来了福气,带来了空前未有的大发展机遇。金米村出名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腾讯网等各大媒体轮番采访,各级各部门领导关怀关注,时有机关单位来村上开展党建共建和主题党日活动。市委书记郭永红和市委常委多次到村上宣讲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基层党建和产业脱贫、乡村振兴工作,极大地激发了金米乃至我们商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无穷动力。”“电商带货、网红打卡、拼多多农产品上行扶贫行动在金米村启动,省、市、县、镇各级只要有什么好事,首先想到的是金米村。”“要说我们村最大的变化,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来了我们村,这是金米村人老几辈的荣耀与福分。谁能想到,过去深山的乡巴佬,见人说不了三句话,如今接受采访上电视成了家常便饭。”金米村支书李正森兴奋不已地说。
村民感受最明显的则是村子变得越来越美。这一年来,村上着力整治生态环境,兴建旅游配套设施,发展了7家农家乐、2家民宿,修建了30亩莲花池,60亩采摘园,沿村栽植了100多亩早园竹、3公里樱花景观树,沿河修建了2公里休闲长廊。村里打上了水泥路,安上了新路灯,自来水供到家门口。环境从改水改电改厕,到道路硬化,再到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金米村家家户户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稳定电、走上了致富路。如今的金米村,绿树成荫,亭台、步道、文化活动广场错落有致,随着停车场、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设施的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了吸引游人拍婚纱照的美丽乡村和自驾车爱好者的汽车营地,去年市上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和柞水木耳文化节在该村举行,金米已成为令人向往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木耳产业大发展
“小木耳,大产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金米村发展木耳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深情点赞,也是金米人引以为豪的产业品牌和精神动力。
在金米村智能联栋大棚里,翻看着菌棒的王极东常会想起去年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的情景。总书记询问他木耳栽植和收成的情景,已成为众多村民发展木耳产业的巨大动力。“今年村上帮助我提高了栽植技术,木耳产量增加了,收入预计比去年多1万多元。”王极东说。村民李泽云也兴奋地说:“当时我也在场,就站在总书记旁边。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是对我们的巨大鼓励,我们种木耳的劲头更足了。”总书记的关怀鼓励,让乡亲们鼓足了干劲。
在村支部的鼓励下,村民邹胜文今年春季没有外出打工,回村里承包了2个新建的木耳大棚,今年种植木耳20160袋。村民刘忠有家有3口人,他在矿井下务工,因矿山停产,刘忠有承包了2个木耳大棚,种植木耳29570袋。村民邹定理因矿山停产回家,今年承包了2个木耳大棚,种植木耳20830袋。邹胜文、刘忠有、邹定理等32户每户计划种植吊袋木耳2-3万袋,预计户均收入2.5万元。邹胜文说:“习总书记到村里视察工作,给了我们村干部群众极大鼓舞,有国家政策支持,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我一定要把木耳大棚管理好,生产出最好的木耳产品,让全国更多的人吃到富有营养的柞水木耳!”村民们都说,这段时间村上最忙的人是县农业农村局聘请的驻村技术员咸年凤,她整天骑着电动车跑上跑下,为全村耳农提供技术指导。村支书李正森介绍说,今年金米村新建了80个钢构木耳大棚,新栽地栽木耳70多亩,新增木耳种植户32户,仅春季就种植木耳320万袋,产值预计达到1000万元。木耳产业经营户由86户增加到127户。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所有村民分享了木耳产业的红利。2020年,金米村销售木耳近6万公斤,其中线下销售1.85万公斤,产值近百万元;电商销售木耳10万单、4万公斤,营业额300万元。当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万元。
( 来金米村的游客络绎不绝)
为了增加产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金米村立足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积极争取引进中科矩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木耳深加工项目。支持新田地、中博农业等公司相继入驻产业园,建成年产2000万袋木耳菌包生产厂和一个1000吨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带领更多的农户完成了从“靠天吃饭”到在家门口赚钱的转变。
乡村旅游火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不仅带红了柞水木耳,还带火了这里的旅游产业。
“站在家门口,看见一辆辆旅游车开来,一批接着一批游客到我们村子参观,心里别提有多美呢。”村民卢桂花高兴地说,“每天可能就有五六千游客呢。”从去年五一假期开始,金米村的村民切实感受到村子越来越“火”起来了:节假日每天从西安到这儿的旅游大巴就有五六十辆,还有自驾游来的小车,一直排到了村口。
游客多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流露脸庞,但凡有游客问起总书记来时的情况,大家都会热情地你一言我一语,争着介绍当时的情况。耳农王极东发自肺腑地说:“总书记来之后,村里大小人都有事干,有的在大棚干活,有的在家门口摆摊,有的办农家乐。自己家种的豆子、玉米、核桃之类的,以前卖不动,现在都卖得俏了。”很多村民顺势做起了小推车生意,每逢节假日,村子小广场上尽是卖洋芋糍粑、红薯凉粉、凉鱼、擀面皮等特色小吃的,还有人把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拿来卖。“从远处上海、广东来的游客,临走前都是大包小包买一堆,说是要支持咱山里的产业发展。”曾经是贫困户的金汉腾说,别看这生意小,好的时候一天净收入四五百元,比出门打工强多了。总书记来后,金汉腾第一个在村上卖起了洋芋糍粑,如今已发展为金家美食。此后,吴桂芝办起了桂芝农家风味小吃,邹春霞办起了春霞农家烧烤,谢志国办起了天壶农家,王炳龙办起了喜来乐农家乐,王晗办起了金米农家饭庄。
“这一年,我开办了木耳大厨房,家里收入更多了,路子越来越宽了!感恩总书记!感恩共产党!感恩所有帮助支持过我们一家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就没有我们家的好日子。”因为和总书记拉过家常,肖青松成了金米村的明星人物,他早先在钢厂、煤矿等地打工,吃尽了苦,因母亲患有糖尿病,加重了家庭负担,2015年他家被村上定为贫困户。2019年,金米村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肖青松回家承包了两个大棚,种植香菇、木耳,总算有了稳定收入。总书记来到金米村,给全村带来了“商机”,肖青松致富劲头更足了,他租赁民房,几经筹备,于去年国庆期间在村里开办农家乐——“木耳大厨房”,在小木耳上做文章,推出了干煸木耳、木耳腊肉、木须肉、木耳汤,柞水魔芋、粉皮腊肉、红薯丸子等特色菜,倍受省内外游客的青睐。现在,两个木耳大棚加上农家乐,肖青松家一年收入达到8万多元。最近,他打算买辆车,用于买菜进货,以便把餐饮事业做得更好。
和肖青松一样,村民王晗也是在总书记到金米村之后,投资6万元办起了“金米农家饭庄”。王晗在银矿打过工,在县城开过泡馍馆,对餐饮业比较了解。去年,他抢在五一当天开业,因自家房屋就在木耳基地旁边,区位优势明显,生意比较红火。“我看准了习总书记到金米村视察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机遇,我们很珍惜这个机遇,想着要把菜做得越来越好,让客人来了还想再来,就不愁没有生意可做。我们的木耳宴和村民过年都被央视《消费主张》栏目播出了。”对未来的发展,王晗非常自信,他计划把房子再加盖一层,以扩建成民宿,吸引外地客人来金米村居住、度假,用独具特色的菜肴吸引客人,用山里人热情周到的服务留住客人,把金米村农家乐做成一张向外界宣传柞水、展示商洛的名片。
“不仅游客多了,很多单位、企业的干部职工也纷纷来村上开展主题党日和学习活动,把这里作为党建学习基地。”村支书李正森说。
(金米村一角)
迈向幸福新生活
总书记来了之后,金米村村民是直接受益者,他们纷纷表示,见到总书记,感觉十分幸福,是总书记给他们带来了福气。
王极东以前是村上的贫困户,2019年老伴得了肝癌,儿子尚在鄠邑区上学,整个家庭日子紧巴巴。“村上给一家人评了2级低保,3个人一个月有340元。”王极东说,在党支部的引导下,他去年开始种木耳,村上请来技术员免费培训。种木耳的时节,王极东每天都去棚里看,木耳棒有没有变质的,管子有没有卡小石子,管理得十分精心。
去年,王极东一家的生活有了明显好转。“儿子毕业了,在西安找到了工作,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以前,家里还欠有三四万元的账,去年终于还完了。”王极东说,过年时,儿子还给他买了一辆电动车,一家人过了个幸福年。
一年过去了,陈庆海还能想起总书记和他说的每一句话。在他印象里,感觉总书记特别亲切、和蔼、爱民。他一直牢记着总书记的嘱托,在奔向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奋进。
陈庆海家里有3个孩子,两个小的还在上学,妻子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每个月挣钱不够花。在村上的扶持下,他种了5万袋地栽木耳。总书记走后,他就寻思着如何抓住总书记为柞水木耳点赞的好机会,他和村民合伙投资10万元,开办了金米村农副产品营销中心,产品种类繁多,有金耳、玉耳、木耳等,去年五一,游客纷至沓来,店里货品基本销空。到去年底,店里毛收入40多万元。陈庆海说:“以前,就想着把娃将就大,对日子没啥指望。现在,一天忙忙碌碌,越活越年轻。”如今,陈庆海还担任金米村一组的组长,每天早上六七点起来,先去村里看村民有啥要调解或者帮忙的,再转到地里看木耳长势情况,还要到店里忙经营,一天村上-地里-店里轮番转,忙得歇不下脚。
陈庆海告诉记者,现在来村上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他打算在村上第一个开办木耳采摘园,让过往游客能亲身体验采摘木耳的乐趣,还说采摘园今年五一就要营业。陈庆海除经营农副产品营销中心,去年栽植木耳10万袋,收入六七万元,还给自己买了一辆小轿车。今年上半年,他栽植8万袋木耳,开起采摘园后,估计收入至少五六万元。他笑着表示:“今年打算通过直播发展线上销售,把我们金米的木耳卖到全国各地去,今年赚的肯定比去年多。”
撑起帅字大旗来
金米无金,历史上却是有名的产银矿区,这里不仅有明清采银的老矿洞遗迹,也是陕西银矿厂部所在之地,拥有非常丰富且规范完好的银矿采掘区。随着矿区停采和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建设,原矿区可利用开发建设矿山遗址公园,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探险观光旅游。
“木耳产业强村、林下经济富民、乡村旅游活村。”谈起未来的发展,村第一书记赖胜涛充满自信地描绘着金米村未来的发展蓝图:首先把木耳种好,延伸木耳产业链条,将木耳发展成木耳酱、木耳粉、木耳茶、木耳冰激凌、木耳益生菌等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把木耳产品变成商品,打响柞水木耳品牌。其次,在增加旅游项目上下功夫,打算利用村里的1000多亩退耕还林地、荒坡地,建成猕猴桃或者樱桃采摘园,发展林下经济,为游客提供春赏花、夏赏绿,秋采果的美好体验,预计在果树盛产期亩产值可增加到1.5万元。同时,与陕西银矿对接,把已经停产的老矿区、旧厂房设施等资源盘活利用起来,打造矿山遗址公园。初步的设想是改造矿区旧厂房和设施为矿山酒店、乡村宾馆,利用矿山小火车,从810平矿硐进入采区,让游客参观感受蜿蜒循环的矿井之美,再通过竖井电梯提升到930大平场,在大平场建设休闲观光平台和游客餐饮处,让游客在此欣赏马耳峡谷和两岸高山的壮美,再通过山脊公路连接到山顶的将台子,将台子上有块大平地,历史上为开采银矿曾驻扎过守军,在此修复将军瞭望台和军事夏令营设施,撑起帅字大旗,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益,最终把金米村打造成一个集观光、体验、游玩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新村。
马耳峡里春风劲,社川河畔春潮急。在金米村,我们所到之处,听到最多的是金米人的感恩和赞美,看到最多的是金米人幸福的微笑,这种牢记嘱托的感恩和奋进向上的幸福微笑,不仅映在脸上,刻在心里,而且挥洒在续写乡村振兴壮大产业发展的汗水中。从金米村干部群众的话语里,我们感受到的是金米人大干大发展的雄心和壮志,是对幸福美好新生活充满自信的底气。金米村新的变化仍在发生,金米村的春天,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