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守护绿水青山 管好森林资源
——记丹凤县退耕还林还草中心干部刘涛
文章字数:2682


  本报记者余婷
  “守护绿水青山,管好森林资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经常提醒自己和身边的同事。“他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处理森林资源管理事务细致周到,从不草率。”同事们经常这样评论他。“要想真正把森林资源工作做好、做实,还得从最基本的林地、林木、林权管理上下功夫。”这是他多年从事林业工作的经验之谈。他就是目前在丹凤县林业局资源管理和政策法规股工作的刘涛。
  管理林地,从政策法规入手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森林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管理林地工作对政策要求严格,对技术要求更高,刘涛认真学习钻研《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市县《征占用林地管理办法》,学习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学习ArcGIS软件中矢量数据、计算机制图等先进技术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他经常抽出时间向专家请教、向年轻同志虚心学习,把学到的电脑操作技能,反复练习,并将难点和容易出错的电脑操作流程记录在笔记本上随时查阅,以提高工作效率。
  刘涛参与了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和年度林地变更工作,协助完成5年一次的全国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工作,完成了全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2010年3月,由他组织编写的《林地资源管理法规政策告知书》小册子,印刷5000本,发放到全县林业干部职工、项目建设单位、使用林地企业管理人员手中,使林业法规政策得到普及,林地得到有效保护。
  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方面,刘涛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办事。他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前期预审、现场查验等环节上,严格把关,亲力亲为,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特别是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场查验过程中,不论是山高路远,还是烈日当头,他每次都坚持与股室同志们一起深入现场,对照规划设计,逐项目逐地块仔细核查到位。如遇到存在问题,回单位处理后,又多次深入现场查验,直到达到符合规定要求为止。多年来,他在征占用林地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依法依规、高效服务、永续利用”的原则,自2005年以来,经他参与现场查验或审核上报的各类征占用林地项目50个,面积261.68公顷,森林恢复费全部收缴到位。
  管理林木,从采伐源头入手
  在采伐限额管理工作中,刘涛坚持依法凭证采伐林木,严格控制林木消耗,确保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在林木采伐过程中,他积极探索管理方法,按照国有林和集体林经营性质、管理难易程度,分类施策,落实具体措施。
  在国有林抚育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省市下达的实施方案规定,由具备资质的林业设计单位深入林区调查设计,编制采伐作业设计方案,报省市审批后,将采伐林种、树种、四界、范围等内容在林区张榜公示七天,经县林政管理人员进入林区抽查复核,填制采伐证。发证前,会同设计单位、林场及山林业主,逐小班现地核对作业四至界线,进行伐区现场拨交,颁发采伐证。同时做好伐前、伐中、伐后验收和监督。
  在集体林采伐管理方面,全县每年申请采伐户均为各镇、村、组林农,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难题,刘涛探索总结了一套从采伐设计到审核审批的管理办法。在集体林采伐设计中,做到设计人、村组干部、户主三到场,到场人员必须在《采伐设计小班调查表》亲自签字,设计时对采伐树木作出明确标记,以便发证后采伐户按标记采伐,避免超采滥伐现象发生。在审核审批中,采取“五级”审核管理办法,即:村委会一级负责初审,镇政府一级负责复核,采伐设计单位深入现场设计,县天保办对天保公益林区域把关,县林业局负责审批发证。在林木采伐生产过程中,各镇办林业技术干部和村组干部一同逐采伐点进行检查指导,严格按采伐证规定的时间、地点、数量、方式、树种采伐,严禁无证采伐、有证超伐和异地采伐等违法行为发生。同时,处理好林农利益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关系,力争做到“山上管严、山下规范”,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林业局的肯定。
  在集体林采伐监督管理过程中,针对林农办理采伐证方量与所做袋料数量折合林木方量是否相符、是否存在超采加工袋料的问题,镇村干部在核查时难以界定。为破解这一难题,2013年经林业局研究同意,刘涛带领林政管理干部、林业调查设计技术人员,先后深入峦庄、庾岭、花瓶子等镇,和镇村干部一起开展专题调研。首先选点,深入山头地块,按照办理采伐证上的栎类树木采伐后,运往加工点称重就地加工装袋,推算采伐证方量与袋料数据折合林木方量,最终再按3个镇所获取的数据形成调研报告,经林业专家评议得出结论:每蓄积栎类树木折合袋料375袋。这一调研成果得到了林业执法单位和基层森林资源管理者的认可,有效解决了林木采伐和袋料加工监管的衔接。
  管理林权,从确权发证入手
  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得下,能还林,不反弹”目标实施。2005年丹凤县作为全市退耕还林确权发证试点县,在市林业局的安排和指导下,率先由丹凤县林业局在马家坪乡试点。刘涛作为业务工作骨干,在退耕还林确权发证试点和之后全面开展工作中,他不分昼夜经常加班加点,星期天不休息,想办法、出主意,编写培训教材资料,深入各乡镇对发证技术骨干进行业务培训。退耕还林确权发证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对全县21个乡镇进行42场次培训,培训技术骨干2300多人次。针对全县发证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问题多等情况,他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深入细致地搞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发证工作遇到的各类问题,他主编了《丹凤县退耕还林确权发证工作手册》,发放到乡镇村组干部和技术人员手中,及时解决手工制证与电脑制证衔接难题,进一步规范了确权发证的外业勘验、内业手工填制及建档立卷的全部程序,有力推进了发证进度,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确保了退耕还林农户的合法权益。据统计,2005年—2007年全县21个乡镇共填制发放退耕还林林权证3.6万多本。
  从2008年开始,正式启动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林改初期,全省各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各项工作均处于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展开。为此,县林业局决定抽调精兵强将,开展丹凤县林权试点工作,刘涛也在抽调人员之列。他充分利用退耕还林确权发证经验,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规定,在桃坪乡全力推进林改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县各镇全面推进林改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林业人的共同努力,丹凤县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据2019年全县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全县森林面积170587.59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67.5%增加到现在的70.86%,提高了3.36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由原来的601.82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947.03万立方米,增加了345.21万立方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天在变蓝,山在变绿,水在变清,人在变富,丹凤的山川大地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