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岭北 一道川
文章字数:1190
 
  韩景波
  蟒岭你知道吗?在方圆数百里的商洛山中,可是很有名的。它巍巍然东西横贯,分开了长江黄河水系,为一神奇的分水岭,界中国南北。岭南岭北,古秦楚毗连之地,现在都属陕西省商洛市。岭南五县为长江流域,独把洛南县隔到了黄河流域。又因秦楚气候兼而有之的独特位置,山水风景就数洛南这儿独好。
  在洛南县东,有道紧挨着蟒岭的山川,叫杨川。杨川不大,只是个十几里深的山沟沟,以其桃花源一样幽静美丽而有名。这里也是我的家乡。
  杨川的山是蟒岭飞逸出来的余脉。一川两边东西向绵延的山,南边的山为阴坡,山上多长松柏,挤挤挨挨,葱绿一片。北边的山为阳坡,山上多长栲槲之类杂木,秋来栲树叶黄槲树叶红,秋景绝佳。当然,冬来看南山,凇雾雪景,非常壮观。
  杨川的水源自蟒岭山的清流。清流有声,潺潺有韵,一道道,一条条,汇涓成河。出川入沙河,北向融入洛水,向着黄河,一起奔向大海。
  随山移水转,川道曲曲弯弯,便也挪腾出了一个个敞敞亮亮的山湾儿。千万年的雨水积淤,以及杨川人世世代代修造劳作,湾湾都是宜居人家的肥田绿水。人家皆坐北向南,依山拽襟地散落在向阳的北边山根,高树遮阴,绿竹掩映,只见一檐半壁。一般一个山湾儿就是一个自然村。一道十几里的大川,有湾儿就得过河,不是列石就是独木桥,买得起自行车,骑着也不方便。记得那时杨川人出川上集赶会都是靠双脚步行,在十几里的山道上排成了队,早上迎着太阳去,晚上背着月亮回来,慢是慢点,说说笑笑倒也热闹。
  小时候奶奶告诉我,说杨川不缺柴火不缺水,湾里淤土能养人,啥都好,就是偏僻招抢贼。杨川人为防土匪抢贼,在蟒岭上修建了坚固的石寨子,土匪抢贼来了,男女老少就带着值钱的东西进寨子躲避。那些像围城样的石寨子现在还在,向后人讲述着杨川人过往的艰难与辛酸。
  末了,奶奶还说,说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没有兵荒马乱,还能上学念书,是幸福的一代。
  真是这样,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他们都没上过学。认钱看颜色,记账画道道。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杨川才有了学校,上川初小、下川初小。1970年有了杨川小学,1977年有了戴帽初中班。
  “要想富,先修路。”1975年杨川才有通车的路。1985年杨川有了环村公路,2000年环村路又得到拓宽硬化,2014年杨川通了班车。
  现在的杨川人,城里人有的,杨川人也有,城里人没有的,杨川人也有。比如冬天还能睡上热热的土炕。做饭,除过电器,还喜欢用柴火。用铁锅柴火做饭,那烟火特别的暖呢!
  这烟火养育了杨川,煨暖了杨川人的晨昏。炊烟起时,村落如襁褓中的婴儿一样,拂去昨夜的梦幻,从黎明的罅隙里醒来。阳光乍现,擦着村东起伏如脊的山峦斜斜地撒过来,远山、树林、瓦屋、濯洗羽毛的鸟雀,一切事物都浸润在这摇曳闪烁的金光里,绚烂迷离……
  时光会老,烟火不老。每每在家,我依然会独自爬上山巅,望着夕阳的斜晖笼罩着整个杨川,袅娜多姿的炊烟升腾缭绕,似乎我的鼻息所到之处,就有浓浓的草木清香逸散着,抚慰着流转的时光,抚慰着我不老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