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园区成景区 茶山变金山
文章字数:1909

  6月2日,毛坪村的茶山上,茶树叶苍翠欲滴,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植物的清香。几名新疆游客戴上斗笠,跟随驻村第一书记段海波,在秦鼎茶园体验采茶的乐趣,他们对鸟鸣山涧的环境赞不绝口,还买走了2000多元的新茶。
  不远处的毛垴山上,金启明正带着工人采摘夏茶。“早些年,父亲种了一亩多茶,我那时在浙江出海打鱼,看到南方人发展茶叶那么好,也想回来当老板。”父亲老了,金启明返乡不仅扩大了种植面积,还去福建武夷山、汉中等地学习种茶、制茶的技术。“有了起色之后,我就想带领大家一起种茶,给村民送化肥、送茶苗、送技术。”目前,金启明发展了58亩茶园,还投资建了茶叶加工厂,他的儿子金鸽专门在丹凤县城销售茶叶,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可以说,一片茶叶,改变了金启明一家三代人的命运。如今,他家盖起了四间三层小别墅,还买了私家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毛坪村位于丹凤县武关镇东南15公里处,若不过武关河,这里便是一个被群山隔绝的小村庄,山高石多,气候温润,是高山岩茶的绝佳生长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勤劳智慧的毛坪人就发现了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从邻近的商南县引进茶树种子,使毛坪成为丹凤县唯一一个发展茶产业的村子,“茶乡毛坪”“北纬33.33中国最北的绿茶产地”等名号不胫而走。
  一个产业的兴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驻村第一书记段海波告诉记者,多年来,当地从种植规模、基地培育、产品加工、品牌打造等环节发力,使茶产业成为毛坪的一枝独秀。目前,村上建有茶园5500亩,成立茶产业专业合作社4个、茶业加工厂3家,开发了毛尖、红茶等十余种产品,拥有“丹凤泉茗”“秦鼎红”和“武关毛尖”3个茶叶品牌,全村90%以上的村民被镶嵌在茶产业链上,茶乡毛坪远近闻名。
  毛坪村成功的秘诀在于几届村“两委”班子薪火相传,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老支书杨松梅带领群众修建村级公路,修通跨武关河钢丝桥,开辟了毛坪通往外界的产业路;村主任张占林带头建茶园,开办茶叶加工厂,带动大家共同致富;驻村第一书记段海波在微博撰写驻村日记1000多篇,浏览量达百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毛坪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茶产业的日益壮大,毛坪村面临着新的困惑:单一发展茶叶的致富效应毕竟有限,在急待打破的瓶颈期,该何去何从?
  2016年村班子集体去浙江安吉等发展生态经济比较好的先进村学习经验,还邀请浙江远见集团制定全村发展规划,确定了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走茶旅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村上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可是,村民习惯了把柴草堆门口,垃圾扔河沟,怎么改?村干部就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环境卫生保护的重要性,还积极向上级争取垃圾箱、垃圾车辆等配套设施,保障村民生活的便利。丹凤县政府办工作人员李冲曾在武关镇待过,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毛坪这十多年的变化,“以前厕所是那种悬空的木板,让人提心吊胆不敢去,现在统一改成水厕,干净卫生;还有猪圈,哪怕不养猪,也不收拾,夏天臭味很大,而今这种现象都见不到了。”
  村舍干净了,村子变了美。“经过搜集筛选,我们发现毛坪山中盛产兰花,还留存有古寨等历史遗迹。”段海波说,为了丰富游客的体验感,他们决定以茶为媒,一方面对茶园进行升级改造,将茶园变成景区,建成特色茶博馆、茶博园,一方面精心打造空谷幽兰、秦楚古寨等看点,通过景观路、上山步道将这些点串联成片,还在进村路、入户路及茶园周边栽植桂花、红柳、紫薇等风景树2.2万株,让“春有兰花、夏有紫薇、秋有桂花、冬有茶花”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如今的毛坪村,村容村貌显著改善,房前屋后皆是风景。“就连钢丝桥都成了一个打卡点。”段海波说,钢丝桥过去是毛坪人过河的唯一通道,经过加固改造,也成了游客体验的玩意儿。
  近几年,毛坪村捷报频传、喜讯连连,相继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森林乡村、陕西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商洛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丹凤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看到家乡发展势头正好,不少在外打工的人回了乡,李伟就是其中之一。30年前,李伟从渭南技校烹饪专业毕业,就一直在外地经营小吃店,去年回来他重新装修了自家房屋,开了名为“五谷香”的农家乐。
  如何吸引客人?李伟的思路很创新,他坚持原材料要新鲜,最好能利用农村的特色优势。“比如说山上、河里一年四季都有山野菜,随手都能采摘,另外家里还有些地,种点时令蔬菜供应给店里,新鲜又健康。”在村镇干部的建议下,李伟还研制了黄金芽炖土鸡、黄金芽炒鸡蛋等与茶叶结合的菜品,十分受游客欢迎。5月4日当天,他就接待了200多人,收入5000多元。
  段海波说,他们将利用好国字号称号,把茶做精做细做优,将茶、山水和文化整体推出去,全面促进群众多层次增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将毛坪打造成一个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