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 李小龙
文章字数:1164
  “徐支书,你赶紧来,我家那口子和邢书文在地里快要打起来了!”5月25日6点,丹凤县竹林关镇竹林关村党支部书记徐海林还在睡觉,就接到了村民李书银妻子打来的电话。
  徐海林一边往事发地跑,一边打电话给其他村干部。赶到现场时,村民邢书文和李书银正在相互推搡,徐海林大声呵斥将他们分开,并详细了解事情的起因。原来,邢书文在给老人修坟地时,占了李书银一些地,两人发生了争执。
  徐海林等村干部先是批评了两人,并要求邢书文当面给李书银赔礼道歉。同时,又耐心地给李书银做工作。最后,邢书文表示将自家的地补偿给李书银,两位老邻居握手言和。
  “邻里纠纷无小事,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群众只要反映了,我们就必须第一时间处理,确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5月29日,徐海林笑着说。
  这是丹凤县竹林关镇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竹林关镇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主题活动激发出的动力,转化到为民办实事上来,积极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现在下个楼就把事情办了,走不动的时候,社区干部还把我送上楼,方便多了。”5月28日,刘兴朝老人办完高龄补贴复审手续后高兴地说。
  刘兴朝原先住在11公里外的长石练村,刚搬到丹水社区时,每次办事都得赶回村上,腿脚不便的他很是苦恼。现在好了,长石练村的村干部定期会来丹水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坐班办公。
  由于丹水社区的搬迁群众以竹林关镇17个村的群众为主,今年3月份,丹水社区联合驻社区单位、各村党支部,成立党建共建联合会,共同协商、管理社区事务,由17个村派驻工作人员定期到社区办理便民事项,解决了群众办事两头跑的问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落实落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竹林关镇精心打造“水乡党旗红·醉美竹林关”党建品牌,在全镇开展“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三单管理服务群众活动,对各村服务群众情况进行督察积分排名,在镇擂台赛晾晒,前三名用红色,予以表扬,后三名用黄色提醒警告,推动党员干部工作下沉,形成服务群众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王塬村规划建设的65棚香菇,最近正在制作菌棒。成片的香菇大棚里,十几名群众正在忙碌着。
  洞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楼,是陕西省图书馆竹林关镇分馆,1万多册图书,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张塬、王塬、洞底、竹林关20公里污水管网铺设项目申报成功,将解决4个村多年污水管网堵塞的问题。
  竹林关村硬化竹中路、幼儿园路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州河北村在产业示范园建设的一批娱乐网红项目,既受到游客的青睐,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我们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化解纠纷、改善民生等多个方面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竹林关镇镇长杨富滨说:“为了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着力推动党员干部作风下沉,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