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志愿军老英雄——任连生
本报记者 贾书章
文章字数:1616

  
  “我在朝鲜战场打了5年仗,我们一个班就牺牲了17人,最后和我一块回国的只剩下4人……”4月8日,在商州区沙河子镇王山底村四组一个普通的农家院里,志愿军老英雄任连生讲到他和战友们在抗美援朝战场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忍不住流出了眼泪,多次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1932年5月,任连生出生于商县张村乡王山底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家里有6口人,在旧社会受尽了剥削和压迫。他自幼爱听革命故事,打心底里热爱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为新中国贡献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家参加了互助组,基本上有了生活保障。
  1951年1月,任连生听了征集志愿军入朝保家卫国的宣传动员后,非常激动,和村里的伙伴任铁牛、任福胜、董保娃一起到乡政府报了名。乡上和大队组织群众敲锣打鼓地把他们送到县城,随后他们乘车到达西安,穿上了军装,到咸阳进行了1个月的军事训练,主要练习步枪射击和拼刺刀。训练结束后,部队开到吉林,又经过1个月的战前军事训练,于1951年3月开赴朝鲜作战。
  1951年3月至5月,任连生任志愿军部队“商县独立营战士”。1951年6月至1955年1月,任连生因作战勇敢担任志愿军湘江部队副班长,1955年2月至1956年3月任班长。任连生所在部队主要承担后勤保障,运送粮食、武器、弹药等。他们团驻扎在朝鲜四方市,既负责保卫志愿军仓库安全,同时又是装卸工。粮食有50公斤和100公斤两种袋子,都靠人力装卸。任连生开始只能扛动50公斤的粮食或武器装备,经过五六天锻炼,他能轻而易举地扛起100公斤的物品,一路小跑装上大车。
  装运粮食和武器的时候,随时都面临着敌机的轰炸和袭击,但任连生和战友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经常冒着枪林弹雨抢运粮食和武器,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保障了作战部队的给养。
  任连生所在的班没有房子也没有帐篷,他们或者在斜坡上挖个山洞,住在山洞里,或者就睡在雪地里。令战士们高兴的是,喀秋莎炮弹的弹壳有两米长、60多厘米粗,他们常常一人睡一个喀秋莎弹壳,比睡在雪地里强多了。饿了,他们吃的是炒面、炒米,渴了只能喝雪水。看到朝鲜乡亲没有吃的,任连生很是同情,常常将自己的炒面送给他们。
  因为敌机不分昼夜地轰炸,守卫仓库的战友几乎每天都有牺牲。一天,任连生扛着一麻袋100公斤的粮食刚离开运粮车,敌人的一颗炸弹就在身后爆炸了,车旁正在卸粮食的3名战友光荣牺牲,他被麻袋压在弹坑里,幸运地躲过了一劫。任连生所在的班共有21人,先后有17名战士在保卫仓库的战斗中遭遇敌机轰炸而牺牲,到最后只剩下他和3名志愿军战士。
  1956年3月,任连生从朝鲜回国复员,被安排在商县林业局工作。由于当时经济困难,任连生在大荆林业站工作期间经常挨饿,干了3年后,他选择回家种地,随后成了家。他在朝鲜作战期间多次立功受奖,但遗憾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因家庭生活困难,家人将几枚奖章卖给了收古玩的人。
  任连生只上过识字班和夜校,到部队后学习了一些文化知识。他爱党爱国,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对生活始终充满信心。20世纪70至80年代,他配合县文化馆老师编写曲艺节目,由他主创的戏曲《争把杖》《养猪》以农村的人和事为原型,歌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深受群众喜爱,还参加了县上和地区的会演。他还参加演出了革命现代戏《开门红》等,到商县、洛南、丹凤、山阳等地巡回演出。每次演出回来,他都把自己的演出费全部交给大队,给戏班子买道具、戏服。受任连生的影响,他的儿子任书勋也应征入伍,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多次立功,后转业到地方工作。
  2019年,商州区民政局专程给任连生老人送来了建国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在朝鲜作战期间,由于气候寒冷,而且经常睡在雪地里,任连生落下了老寒腿和胃病,长期用药治疗。随着年事渐高,任连生又患了脑梗等多种疾病,但他一直乐观坚强,在子女的悉心照看下,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采访时,老人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好,再也不怕美帝国主义欺负了,年轻一代要学好党史、国史,好好努力,为国家多作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