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凝聚生态经济化共识
——市政协“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协商文章选刊
文章字数:7398
市政协常委会围绕“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协商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在山阳县黄花岭茶叶小镇调研


  编者按
  今年4月中旬以来,市政协围绕“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专题,组织市政协委员及院校学者赴浙江省湖州市开展学习考察,并在市内扎实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协商,深入探讨我市实现生态经济化的思路与对策,现将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和部分委员、学者的调研文章编辑刊发。
  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一、专题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经济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4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国家层面生态经济化工作已拉开序幕;陕西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陕南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今年省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支持商洛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这标志着商洛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在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之间寻找平衡点,实现优质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成为商洛“十四五”期间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为深入践行“生态优市”战略,积极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效路径,助推商洛高质量发展,按照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今年4月中旬以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在主席会议的领导和分管副主席组织下,围绕“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专题,扎实开展调研协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围绕调研协商课题,在认真做好资料学习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反复研究讨论,精心制定调研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原则、阶段步骤和工作要求,及时提交主席会议研究审定,确保了专题调研协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针对性开展外出考察。在去年赴浙江丽水考察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今年4月12日至14日,组织市政协委员及院校学者赴浙江省湖州市开展学习考察,先后深入安吉县、德清县生态经济化项目点,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系统了解先进经验和做法,达到了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借鉴、启迪思想的良好效果。三是扎实开展市内调研。今年4月14日至16日,调研组先后赴柞水县、山阳县开展实地调研,并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县政府工作汇报,组织委员议政协商,记录整理意见建议。通过调研协商,达到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精准建言、助推工作的预期成效。四是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专题调研协商过程中,共观摩和调研项目点16处,组织召开座谈会4次,将“微协商”贯穿于考察调研全过程,最大程度征集各方意见建议。共征集到经验材料4份,各类汇报材料11份,院校学者报告1份,常委会发言材料7份,委员意见建议93条。
  这次专题调研,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协主席高健3次主持召开党组和主席会议,专题研究工作方案,明确调研重点,审议相关材料,为调研协商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在调研过程中,市政协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工作重点、潜心研究协商,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研究外地经验、实地调研了解、开展座谈协商,深入探讨我市实现生态经济化的思路与对策,提出了一些有见地、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这些有益探索必将对我市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化工作产生积极作用。
  二、我市生态经济化工作的基础及优势
  我市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环境气候条件优越,生态品牌形象良好,绿色循环发展基础良好,具有发展生态经济化的天然优势和充足条件,生态相关产业在探索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一)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我市地处秦岭南麓,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全市湿地面积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9.56%,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水资源总量24.26亿立方米,境内10条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我市也是秦岭生物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珍稀野生动植物富集,核桃、板栗、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居全省首位,全市有农林特产260多种、上药典的中药材品种1192种,是西北最佳中药材适生区和理想的药源基地。这些优越的生态资源禀赋,为我市实施生态经济化战略,走“生态优市”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态品牌形象优势明显
  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接续努力,商洛被先后授予“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享有“核桃之乡”“板栗之乡”“天然药库”的美称;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村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柞水牛背梁、商南金丝峡、镇安木王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生态旅游景点,“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已广为传唱、深入人心。这一系列荣誉称号和品牌形象,是我市发展生态经济化的“金字招牌”,也是实现生态经济化的独特优势。
  (三)生态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生态农业不断壮大,全市特色产业基地820万亩,总产值突破115亿元,认证“三品一标”369个,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市。生态林业蓬勃发展,全市林业产业总面积达到875万亩,总产量123.7万吨,总产值97.9亿元,商洛核桃荣获2020年度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生态工业稳步推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20多个,十大循环产业链全部投产,培育科技型企业231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非矿工业产值占比提高到50%。生态服务业提质增效,强力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一区三走廊”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市3A级以上景区数量达到42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2020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2.12亿元。可以说,我市开展生态经济化的产业基础已初步具备。
  (四)生态经济化战略机遇千载难逢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我市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视察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称赞牛背梁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为我市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要求;省政府把支持商洛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写进了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市开展生态经济化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流域生态保护、陕南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等重大战略在我市交汇。在这些有利因素的综合叠加下,商洛发展生态经济化的战略机遇千载难逢。
  (五)生态经济化工作合力正在汇聚
  市委、市政府敏锐把握战略机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并把深化“两山”转化改革、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市重大改革项目;党委、政府组建高规格考察团,赴浙江开展生态经济化专项学习考察工作,我市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正在紧张制定之中;市政协在去年赴浙江省丽水市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党派团体联动专题调研协商建议》,及时送省政协及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鲜明提出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化工作的建议,得到了省、市、县各层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赴南京市举办履职培训期间,也将研究探索生态经济化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再次赴浙江省湖州市开展学习考察,形成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县区党委、政府对于开展生态经济化工作,都能主动对接《纲要》内容要求,立足各自实际,积极策划部署,有序做好生态经济化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全市上下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化工作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合力正在形成。
  三、对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的建议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凝聚生态经济化思想共识。
  对标中央《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内容要求,实施“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是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要全面凝聚思想共识,在思想上、工作上两跟进。一要坚定发展信心。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是商洛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坚定发展信心,摒弃商洛受限难以发展的畏难思想,切实解放和统一思想,立足商洛实际,潜心研究探索,坚定探索推进生态经济化,齐心协力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二要强化机遇意识。发展生态经济化是省委推动陕南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十四五”期间,围绕生态经济化必然有一系列政策、项目、资金的配套。我们要抢抓历史机遇,积极争取、主动作为,发展生态化产业,狠抓生态化项目,推动商洛“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三要加强宣传引导。生态经济化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综合性工作,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大力倡导生态经济化、产业绿色化、生活低碳化理念,尽快形成党委政府强力推进、行业县区积极落实、市民群众配合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抢抓历史机遇,科学制定生态经济化发展规划。
  要吃透中央和省级政策,借鉴外省市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摸清商洛生态“家底”,科学制定我市生态经济化发展规划。一要把握政策动向。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内容要求,严格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作出的关于支持陕南三市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的战略部署,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范围,认真谋划商洛生态经济化发展蓝图。二要开展生态资源信息普查。基于现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利用网格化监测手段,开展生态资源基础信息调查,摸清各类生态资源数量、质量等底数,形成生态资源目录清单。建立生态资源动态监测制度,及时跟踪掌握生态资源数量分布、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建立开放共享的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三要制定发展规划。要成立高规格市县区生态经济化工作专门领导机构,高位强力推进相关工作开展;委托国内高水平专业化机构,系统制定全市生态经济化总体发展规划,遵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思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明确总体目标、发展阶段、实现路径及任务分工等内容,分行业和县区细化制定子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先建立机制,再试点推开。根据各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难易程度,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推进各项工作,指导全市生态经济化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三)狠抓生态保护,大力夯实生态经济化发展基础。
  生态优势是商洛的核心优势。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秉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在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化平台建设,为生态经济化发展夯实基础。一要持续抓好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秦岭生态保护,切实当好“秦岭卫士”;加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四年行动计划”,维护好“商洛蓝”靓丽风景线;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流域污染防治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扎实开展污染土壤整治修复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好商洛“一方净土”。二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强化绿色发展支撑。要坚持管当前与利长远统筹兼顾、守底线与重利用两端发力,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推进新材料、医药健康、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五大产业”全链条发展,壮大企业规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着力构建绿色化引领、全链式发展、集群式推进、绿色循环发展,推动产业向环境友好、资源集约、产出高效的方向发展。三要打造市、县、镇、村“四位一体”生态风景带。要按照“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理念,凝聚生态化发展共识,汇聚生态化发展力量、构建生态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园林景观化、县区生态宜居化、集镇生态文旅化、乡村生态田园化的“四位一体”生态风景带建设。四要唱响文旅活市主旋律。实施“全景商洛全域旅游”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产业,着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持续充实“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品牌内涵,努力打造“山镇柞秦岭生态,商丹南商於古道”等集中连片深度生态文化旅游区,持续壮大商洛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四)推进试点示范,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化发展路径。
  推进生态经济化工作应根据产业和县区实际,按照系统谋划、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节奏步伐,选择优势产业和县区开展试点示范,给予充分的政策资金人才支持,力争在较短时期内探索出一套符合商洛实际的、可借鉴推广的生态经济化工作经验。一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根据生态基础和生态产业现状,建议将商南、柞水作为全市首批生态经济化试点县,将生态民宿和生态农特产品产业作为我市开展生态经济化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在两县和两个产业上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经过3至5年发展,基本形成产业规模,示范带动全市工作向前发展。二是强化政策倾斜力度。建议制定生态经济化试点县5年发展规划,在强化市级指导的同时,给予充分的自主发展权限,设立生态经济化专项资金,大力提升试点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强化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规范,集中市本级资源要素,大幅提高试点县生态产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鼓励探索和创新。要鼓励试点县积极开展政策制度创新试验,允许试错、及时纠错、宽容失败,保护改革积极性,破解现行制度框架体系下深层次瓶颈制约,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保障改革试点取得实效。
  (五)健全工作机制,系统完善生态经济化保障体系。
  建议参照丽水市、湖州市生态经济化工作先进经验,结合商洛实际,由党委、政府研究出台系统性生态经济化工作推进机制,为县区工作提供遵循和指导。一要建立生态保护机制。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严格按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等要求,禁止新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形成产业结构、生态空间和排放总量控制“三位一体”的标准准入模式。二要探索形成多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聚焦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健康养生业等,形成多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地区生产总值(GDP)双增长。三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以维系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导向,建立一套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科学评估各类生态产品价值,最终逐步探索建立起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四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围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生态产品政府采购、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培育、生态产品质量认证、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面,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五要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加快绿色金融产业和金融服务创新,优先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引导企业、项目绿色发展。健全绿色财税政策制度,推进绿色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采购和支持。六要建立生态信用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和运行的长效机制建设,建立生态信用信息征集、整理、评价、发布和应用体系,逐步健全企业和自然人的生态信用档案、正负面清单和信用评价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信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七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整合各部门考核办法,突出生态经济化考核内容,深化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绩效评价考核,探索实行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生态经济化工作“一岗双责制”。
  (六)强化项目建设,聚力构建生态经济化支撑体系。
  做大、做强、做优产业项目是生态经济化的根本路径。要及时对接掌握上级财政政策和资金导向,狠抓绿色生态项目建设,为我市生态经济化提供项目支撑。一要加强绿色生态项目的策划储备,坚持谋项目、争项目、建项目一体运作,充分挖掘生态潜能,走好“生态优市”路径,培育特色农业、新材料、大健康、大旅游“四大产业增长极”,以“生态+”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二要建立生态经济化项目财政保障机制。统筹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生态经济项目倾斜,探索建立财政贴息等生态信贷扶持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商洛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点项目,创新探索推出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信用评价相挂钩的“两山贷”“生态贷”模式的“两山金融”服务体系,为生态经济化项目提供充分财政保障。三要扎实开展“绿色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以更扎实精准的举措和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招引绿色生态项目,通过狠抓绿色生态项目的招商引资,改变绿色产业基础弱、规模小、层次低的现状,为商洛生态经济化提供项目支撑。
  (七)争取省级层面支持,全面汇聚生态经济化工作合力。
  生态经济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积极争取省级层面的政策性支持,化由下向上的积极呼吁为自上而下的强力倡导,为商洛生态经济化汇聚合力。一是积极争取省委对商洛实行差异性GDP考核。面对商洛生态优势明显但经济总量偏小的客观实际,争取省委对商洛实行差异性GDP考核,具体就是弱化GDP考核,实行GDP和GEP双考核,使商洛在差异性考核政策倾斜支持下,及时校准发展方向,专注发展生态经济。二是协调争取省级层面对于商洛生态经济化发展出台指导性政策文件。紧扣省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商洛的战略定位,充分阐释商洛发展生态经济化的时代迫切和现实困境,积极争取省级层面出台政策性文件,对商洛生态经济化工作予以指导规范和命名认可,以行政化手段大幅度提升商洛生态经济化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生态商品的市场认可度。三是加大力度争取入选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依据新修订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条款内容,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制定创建方案,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后及时上报中央,积极争取国家生态综合补偿专项资金。同时争取省上在生态经济化项目、生态经济化专项资金、高水平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为商洛生态经济化工作添智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