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河浇灌万亩田 红色精神永流传
文章字数:3953
胡蝶 南玺
花门楼的使命
赵川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而今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建设的赵川更具魅力。赵川镇位于商南县南部,距县城百余公里。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百里滔河浇灌着万亩良田,自古就有“银赵川”的美名。
花门楼
历来赵川就极为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创办私塾学校,集中精力办学校,为赵川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早在1944年抗战时期,国立河南大学辗转来到赵川办学。200余名师生入住花门楼及周边院落。在一年多的教学时间里,农忙之时老师们帮助地方办学,以传播新知识、新文化为己任,孕育着一片新天地,从此赵川也打开了一扇智慧的门窗。
赵川人民以满腔的热情、宽广的胸怀支持国立河南大学来此地办学,这是历史赋予老区人民的重任,也是河南人民和河南大学的信任与重托,更是花门楼所在地人民所应有的担当。
而花门楼,因为在全国解放战争中,作为中共商洛地委行署军分区的所在地而名载史册。
花门楼坐西朝东,前低后高,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20余间房屋。周围分布的大小不一的四合院就有10余个。
早在1935年,红四方面军北上经过赵川,曾在这里留宿歇脚,并取得后川凤凰寨战役的全面胜利,一举摧毁了地方武装民团。1947年,在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下,中共商洛地委行署军分区独立四团、五团转战来到赵川镇,进驻花门楼,决定以赵川为中心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商南县委、政府也随即入住前川、后川。军分区战地医院、号兵连及分区银行分别入住花门楼周边院落。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组织指挥了全区的解放战争,先后解放了商南、山阳、洛南、丹凤、商县5座县城,歼敌近万人。
分区部队进驻赵川时不足2000人,最后发展至万余人。老区人民节衣缩食支援革命,养育了万名子弟兵和地方党政干部,优秀的赵川儿女不怕牺牲,参军参战,近百名优秀的赵川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相距千米的陈家大院以地委党校前身而闻名,培养了第一批基层地方干部70余名,为老区的革命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1948年8月中旬,地委副书记石金河率最后一批机关工作人员离开赵川,古镇赵川花门楼作为中共商洛地委行署军分区所在地的历史使命已胜利完成。为此身居赵川的优秀儿女深感自豪与光荣,同时也为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自豪,花门楼将是老区人民留下的永远的红色革命记忆。
前坡岭上的激战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于1946年7月19日进入商南,发生了著名的前坡岭战斗。
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左翼在中共中央委员、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和中原局代书记、中原军区政委郑位三率领下,于1946年7月19日到达赵川镇。为了保证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及大部队安全通过,在南化塘战斗后改任前卫的第十五旅四十五团在团长汪世才率领下,迅速赶到前坡岭、佛爷岭,分别以第一营、第三营占领该两处高地,第二营为预备队,掩护领导机关从前坡岭西北的四条岭下的凹塘通过。
前坡岭战斗旧址
四十五团在前坡岭与敌整编第三师第三旅及第二十旅发生激战。战斗从7月19日早8点打到20日零点,激战16个小时,击退敌人17次反扑,胜利掩护了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和北路左翼主力部队向西前进。此役共毙敌700余人,四十五团伤亡400余人。守卫前坡岭的第一营伤亡250余人,其中坚守老虎洞阵地的一连全部牺牲,守卫佛爷岭的第三营伤亡170余人,汪世才团长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
前坡岭战斗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指挥机关率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彻底打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胜利完成“向西第一步陕西”突围目标的最后一仗,为执行中共中央中原局关于中原部队“应考虑依靠巩部及广大民众在陕南10余县建立根据地”的批示创造了条件。
赵尚平的红色情结
68岁的赵尚平,是住在花门楼的一位老农民。
2002年的时候,参加前坡岭战斗的营长周子怀的女儿来到花门楼,她拄了个拐杖,头发都白了。赵尚平的哥哥给她讲了前坡岭战斗的故事。“家里的父辈都是农民,没参加过那场战斗,但都经历过。他们会讲一些前坡岭战斗的情况。我们都是在红色故事的传承下成长起来的。”赵尚平说。从那以后,他开始研究党史。
2003年夏季,两个老红军来到花门楼看自己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
赵尚平问:“你们是来旅游的?”
老红军回答:“不是的,我们是沿着我们当年走过的路线,想再走一趟。”
赵尚平听老红军讲了历史革命的故事,然后对这些有了兴趣,便开始给来到花门楼的人讲这些故事。
两位老红军曾经在这里驻扎了很长时间,他们的记忆很清晰,对这一带比较了解,他们给赵尚平提了一点建议:这个地方应该通过政府挂个牌子加以保护,由政府来监督管理这一带的革命旧址。于是,2014年,花门楼的展板挂了起来,这个地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革命后辈探访红色印记的必经之地。
“他们都会来听我讲这些历史故事。”赵尚平说道,“湖北广电局的、南阳的、河南大学的、丹凤的……我2014年退休到现在,一直在讲红色革命故事。每讲一次,对我自己也是一次提升。”
“我不是党员,但我生在这个地方,长在这个地方。开始只是听老辈人讲发生了这场战斗,但是对这场战斗的整个过程不了解,给我们这个地方留下了什么也不了解,老区人民在这场战斗结束以后,又去干了些啥,仍然不了解,所以说,我觉得这个要通过走访去弄清楚。于是我走访了很多人,包括前坡岭脚下的群众。我从实际出发,去询问他们战斗结束以后到过现场了没有,去了以后是去掩埋尸体,还是只是去看看。当然这里面有很多人,第二天去了以后都很害怕,看到尸体都是一堆一堆的。我母亲当时就在那战争的山脚下,和我父亲一起目睹了这场战斗。”
“赵川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赵川当地很大一部分人却不了解这些事情。我想通过我,让更多人能了解赵川的红色历史。赵川是全商洛最早解放的,我想通过我个人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牢记这段历史。”赵尚平说。
特色产业富百姓
在店坊河村的路口,可以看到很醒目的商洛市秦川猪生态实业有限公司的招牌。
商洛市秦川猪生态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公司投资建设的秦川猪生态畜牧科技产业园项目共分三期。项目一期共投资9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配套设施建设面积1200平方米,建有圈舍12栋,配置高压冲洗、水质净化等设备,建设日处理20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及有机肥厂1座。由商南县丰源托佩克种猪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现有员工4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人,常年存栏优质元种母猪3000头,第一批仔猪从2020年11月陆续生产,于今年1月出栏。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二元母猪2万余头、优质商品肉猪5万余头,年总产值逾1.5亿元,利润达5000万元以上。
瓜蒌产业基地
项目二期将建设年出栏3.5万头二元母猪扩繁场和5.5万头生猪育肥场,配套建成一个现代化洗消中心、一个年产3万吨有机肥加工厂。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设计、选址、办理开工前各项手续。
项目三期将建成年出栏5000头原生态土猪养殖场,以生态联营的操作模式,即“农户种植+企业现代化科学养殖+第三方运营”,预计5年内吸收近千户农户参与生态养殖产业链,致力打造“秦川猪”品牌,同时全力拓展本地区农副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全面实现现代化畜牧科技产业园区功能。
在夏日的骄阳下,记者一行又来到赵川镇店坊河村的瓜蒌产业基地。青青翠翠的瓜蒌藤蔓之下,几个村民正在边聊天边给瓜蒌拔草。
瓜蒌产业分布店坊河村6个村民小组,而店坊河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646户1945人。近年来,店坊河村依托“万头生猪、万亩板栗、百万袋食用菌、千亩瓜蒌、千亩高山绿茶”五大主导产业,使该村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开启了乡村振兴新局面。
2019年以来,村“两委”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按照“项目带动、基础改善、产业富民、合作共赢”的理念,采取“支部+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由村“两委”负责流转土地与环境保障,公司负责资金投入、经营销售,农户多渠道参与,建成瓜蒌扶贫种植基地,通过3年的努力,目前瓜蒌种植已达到1500亩,总建设资金1100万元。该产业是1年种植5年收益,生产瓜蒌籽、瓜蒌皮、天花粉等特色养生保健产品,市场前景良好,预计年收益600万元。
而赵川镇人尽皆知的万亩板栗基地位于店坊河、石堰河、前川、老府湾、淤泥湾、松树垭等6个村(社区),其中店坊河科管基地占地5000余亩。赵川镇板栗基地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20世纪90年代农民的当家粮,由于板栗基地长期疏于科管,品种老化,近几年几乎没有收入。2019年至2021年,在市林业局和村“四支队伍”共同组织动员下,通过林业专家的实地考察,在广大群众的积极要求下,村“两委”成立了鸿盛富华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邀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果专家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后,引进“镇安一号”良种板栗5万余株,进行了科管嫁接。基地以改良品种、清坡、病虫害防治、老树清理为治理重点,先后投入共计100余万元。基地以发展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增收为宗旨,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为模式,通过“三变”改革和“五联”模式直接带动贫困户85户,用自有林山入股,每亩每户每年分红不低于500元,间接带动50户贫困户务工,年增收不低于1000元。该基地的建成必将成为店坊河村长效支柱产业,也将带动石堰河、松树垭、老府湾、前川等村(社区)农民的长期增收,也将为赵川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采访手记
6月30日,记者一行赶往商南县的红色革命老区赵川镇。夏天的前坡岭青山巍巍、松柏萋萋,岭下的英雄桥边流水潺潺、清风徐徐。古色古香的花门楼,画龙雕凤的古建筑彰显和保留着承载历史的一面。住在花门楼的赵尚平向记者热情洋溢地讲述赵川的革命过往和现世、今生,言语间毫不掩饰自己身为一名革命老区群众的自豪之情。前坡岭的战斗故事能被口口相传下去,便是他最大的愿景。“赵川这么多的革命故事,为啥很多人都不了解,我甚至想做一个展板,趁“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把展板放到街上去,让大家了解赵川,让大家铭记这段历史。”迎着阳光,赵尚平满眼都是对未来、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赵尚平讲解花门楼展板内容
花门楼的使命
赵川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而今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建设的赵川更具魅力。赵川镇位于商南县南部,距县城百余公里。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百里滔河浇灌着万亩良田,自古就有“银赵川”的美名。
花门楼
历来赵川就极为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创办私塾学校,集中精力办学校,为赵川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早在1944年抗战时期,国立河南大学辗转来到赵川办学。200余名师生入住花门楼及周边院落。在一年多的教学时间里,农忙之时老师们帮助地方办学,以传播新知识、新文化为己任,孕育着一片新天地,从此赵川也打开了一扇智慧的门窗。
赵川人民以满腔的热情、宽广的胸怀支持国立河南大学来此地办学,这是历史赋予老区人民的重任,也是河南人民和河南大学的信任与重托,更是花门楼所在地人民所应有的担当。
而花门楼,因为在全国解放战争中,作为中共商洛地委行署军分区的所在地而名载史册。
花门楼坐西朝东,前低后高,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20余间房屋。周围分布的大小不一的四合院就有10余个。
早在1935年,红四方面军北上经过赵川,曾在这里留宿歇脚,并取得后川凤凰寨战役的全面胜利,一举摧毁了地方武装民团。1947年,在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下,中共商洛地委行署军分区独立四团、五团转战来到赵川镇,进驻花门楼,决定以赵川为中心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商南县委、政府也随即入住前川、后川。军分区战地医院、号兵连及分区银行分别入住花门楼周边院落。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组织指挥了全区的解放战争,先后解放了商南、山阳、洛南、丹凤、商县5座县城,歼敌近万人。
分区部队进驻赵川时不足2000人,最后发展至万余人。老区人民节衣缩食支援革命,养育了万名子弟兵和地方党政干部,优秀的赵川儿女不怕牺牲,参军参战,近百名优秀的赵川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相距千米的陈家大院以地委党校前身而闻名,培养了第一批基层地方干部70余名,为老区的革命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1948年8月中旬,地委副书记石金河率最后一批机关工作人员离开赵川,古镇赵川花门楼作为中共商洛地委行署军分区所在地的历史使命已胜利完成。为此身居赵川的优秀儿女深感自豪与光荣,同时也为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自豪,花门楼将是老区人民留下的永远的红色革命记忆。
前坡岭上的激战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于1946年7月19日进入商南,发生了著名的前坡岭战斗。
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左翼在中共中央委员、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和中原局代书记、中原军区政委郑位三率领下,于1946年7月19日到达赵川镇。为了保证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及大部队安全通过,在南化塘战斗后改任前卫的第十五旅四十五团在团长汪世才率领下,迅速赶到前坡岭、佛爷岭,分别以第一营、第三营占领该两处高地,第二营为预备队,掩护领导机关从前坡岭西北的四条岭下的凹塘通过。
前坡岭战斗旧址
四十五团在前坡岭与敌整编第三师第三旅及第二十旅发生激战。战斗从7月19日早8点打到20日零点,激战16个小时,击退敌人17次反扑,胜利掩护了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和北路左翼主力部队向西前进。此役共毙敌700余人,四十五团伤亡400余人。守卫前坡岭的第一营伤亡250余人,其中坚守老虎洞阵地的一连全部牺牲,守卫佛爷岭的第三营伤亡170余人,汪世才团长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
前坡岭战斗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指挥机关率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彻底打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胜利完成“向西第一步陕西”突围目标的最后一仗,为执行中共中央中原局关于中原部队“应考虑依靠巩部及广大民众在陕南10余县建立根据地”的批示创造了条件。
赵尚平的红色情结
68岁的赵尚平,是住在花门楼的一位老农民。
2002年的时候,参加前坡岭战斗的营长周子怀的女儿来到花门楼,她拄了个拐杖,头发都白了。赵尚平的哥哥给她讲了前坡岭战斗的故事。“家里的父辈都是农民,没参加过那场战斗,但都经历过。他们会讲一些前坡岭战斗的情况。我们都是在红色故事的传承下成长起来的。”赵尚平说。从那以后,他开始研究党史。
2003年夏季,两个老红军来到花门楼看自己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
赵尚平问:“你们是来旅游的?”
老红军回答:“不是的,我们是沿着我们当年走过的路线,想再走一趟。”
赵尚平听老红军讲了历史革命的故事,然后对这些有了兴趣,便开始给来到花门楼的人讲这些故事。
两位老红军曾经在这里驻扎了很长时间,他们的记忆很清晰,对这一带比较了解,他们给赵尚平提了一点建议:这个地方应该通过政府挂个牌子加以保护,由政府来监督管理这一带的革命旧址。于是,2014年,花门楼的展板挂了起来,这个地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革命后辈探访红色印记的必经之地。
“他们都会来听我讲这些历史故事。”赵尚平说道,“湖北广电局的、南阳的、河南大学的、丹凤的……我2014年退休到现在,一直在讲红色革命故事。每讲一次,对我自己也是一次提升。”
“我不是党员,但我生在这个地方,长在这个地方。开始只是听老辈人讲发生了这场战斗,但是对这场战斗的整个过程不了解,给我们这个地方留下了什么也不了解,老区人民在这场战斗结束以后,又去干了些啥,仍然不了解,所以说,我觉得这个要通过走访去弄清楚。于是我走访了很多人,包括前坡岭脚下的群众。我从实际出发,去询问他们战斗结束以后到过现场了没有,去了以后是去掩埋尸体,还是只是去看看。当然这里面有很多人,第二天去了以后都很害怕,看到尸体都是一堆一堆的。我母亲当时就在那战争的山脚下,和我父亲一起目睹了这场战斗。”
“赵川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赵川当地很大一部分人却不了解这些事情。我想通过我,让更多人能了解赵川的红色历史。赵川是全商洛最早解放的,我想通过我个人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牢记这段历史。”赵尚平说。
特色产业富百姓
在店坊河村的路口,可以看到很醒目的商洛市秦川猪生态实业有限公司的招牌。
商洛市秦川猪生态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公司投资建设的秦川猪生态畜牧科技产业园项目共分三期。项目一期共投资9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配套设施建设面积1200平方米,建有圈舍12栋,配置高压冲洗、水质净化等设备,建设日处理20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及有机肥厂1座。由商南县丰源托佩克种猪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现有员工4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人,常年存栏优质元种母猪3000头,第一批仔猪从2020年11月陆续生产,于今年1月出栏。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二元母猪2万余头、优质商品肉猪5万余头,年总产值逾1.5亿元,利润达5000万元以上。
瓜蒌产业基地
项目二期将建设年出栏3.5万头二元母猪扩繁场和5.5万头生猪育肥场,配套建成一个现代化洗消中心、一个年产3万吨有机肥加工厂。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设计、选址、办理开工前各项手续。
项目三期将建成年出栏5000头原生态土猪养殖场,以生态联营的操作模式,即“农户种植+企业现代化科学养殖+第三方运营”,预计5年内吸收近千户农户参与生态养殖产业链,致力打造“秦川猪”品牌,同时全力拓展本地区农副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全面实现现代化畜牧科技产业园区功能。
在夏日的骄阳下,记者一行又来到赵川镇店坊河村的瓜蒌产业基地。青青翠翠的瓜蒌藤蔓之下,几个村民正在边聊天边给瓜蒌拔草。
瓜蒌产业分布店坊河村6个村民小组,而店坊河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646户1945人。近年来,店坊河村依托“万头生猪、万亩板栗、百万袋食用菌、千亩瓜蒌、千亩高山绿茶”五大主导产业,使该村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开启了乡村振兴新局面。
2019年以来,村“两委”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按照“项目带动、基础改善、产业富民、合作共赢”的理念,采取“支部+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由村“两委”负责流转土地与环境保障,公司负责资金投入、经营销售,农户多渠道参与,建成瓜蒌扶贫种植基地,通过3年的努力,目前瓜蒌种植已达到1500亩,总建设资金1100万元。该产业是1年种植5年收益,生产瓜蒌籽、瓜蒌皮、天花粉等特色养生保健产品,市场前景良好,预计年收益600万元。
而赵川镇人尽皆知的万亩板栗基地位于店坊河、石堰河、前川、老府湾、淤泥湾、松树垭等6个村(社区),其中店坊河科管基地占地5000余亩。赵川镇板栗基地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20世纪90年代农民的当家粮,由于板栗基地长期疏于科管,品种老化,近几年几乎没有收入。2019年至2021年,在市林业局和村“四支队伍”共同组织动员下,通过林业专家的实地考察,在广大群众的积极要求下,村“两委”成立了鸿盛富华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邀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果专家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后,引进“镇安一号”良种板栗5万余株,进行了科管嫁接。基地以改良品种、清坡、病虫害防治、老树清理为治理重点,先后投入共计100余万元。基地以发展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增收为宗旨,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为模式,通过“三变”改革和“五联”模式直接带动贫困户85户,用自有林山入股,每亩每户每年分红不低于500元,间接带动50户贫困户务工,年增收不低于1000元。该基地的建成必将成为店坊河村长效支柱产业,也将带动石堰河、松树垭、老府湾、前川等村(社区)农民的长期增收,也将为赵川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采访手记
6月30日,记者一行赶往商南县的红色革命老区赵川镇。夏天的前坡岭青山巍巍、松柏萋萋,岭下的英雄桥边流水潺潺、清风徐徐。古色古香的花门楼,画龙雕凤的古建筑彰显和保留着承载历史的一面。住在花门楼的赵尚平向记者热情洋溢地讲述赵川的革命过往和现世、今生,言语间毫不掩饰自己身为一名革命老区群众的自豪之情。前坡岭的战斗故事能被口口相传下去,便是他最大的愿景。“赵川这么多的革命故事,为啥很多人都不了解,我甚至想做一个展板,趁“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把展板放到街上去,让大家了解赵川,让大家铭记这段历史。”迎着阳光,赵尚平满眼都是对未来、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赵尚平讲解花门楼展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