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水中站立
文章字数:1950
蔡中杰静静地坐在桌边,望着微弱的烛光,说:“我今年88岁,刨去8岁,从我记事时起,80年里,水祸害人的事情就没断过。”
他的老屋子静卧于秦岭脚下的一座山头边。老屋东边不足100米的地方,是他家唯一一块地,成了乱石滩;旁边,村支书刘新锋新砌的庄基已了无踪迹。一棵棵被连根拔起的大树和横七竖八的石块,是洪灾投给这里狰狞而恐怖的影子。
洛源镇是洛南“7·23”洪灾受灾较严重的镇办之一。道路被毁,农作物受损,部分房屋倒塌,村民家里不同程度过水,电力通信几乎全部中断。
最严重的是农林村。清澈的洛河水给了她春华和秋实,给了人们活命的粮食,袅袅不绝的炊烟,也给了她灾难。农林村北去是秦岭东段最高峰——草链岭。它高耸着巍峨着,聚集了雨季里最充盈最肆意无度的水流。密集而落差极大的山沟峡谷,给雨季洪水的横冲直撞提供了最好的理由。散落于河谷沟坡的村舍人家,不能也无法躲过雨水带来的灾难。
这场洪灾很大。
农林村所在的山谷,是洛河一支小巧的支流,溪流潺潺,野花烂漫,鱼儿浅翔。那天晚上,暴雨如注,仅几个小时,河谷被劈开,巨浪排空之后,是一眼也望不到头的巨石泥沙,是被洪流洗劫后无边的苍凉。藏在绿树里的许多农家,只剩下未被洪水带走的残垣断壁。
比起那些被毁得一无所有的村民来说,袁书平是幸运的。巨大的洪流从南边的屋子涌进来,在中间屋子堆起半米高的泥沙石头,北边屋子里的柜子床铺等物件全被淹没;大铁门被水冲得变了形,一扇门差不多被剥离门框。而最让他心疼的是,孩子结婚时购置的贵重家具及物品,已荡然无存。“老屋子破得不行了,几年前,花去所有积蓄,又借钱才修了这座房子,现在,弄成这个样子。”袁书良站在屋中,一脸沉痛。
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刘新锋家的几块地全部变成乱石滩。老屋子破败不堪,被他拆掉,准备建新房。地基刚刚砌好,上面还堆放着18吨水泥。洪水过后,一切都化为乌有。不仅如此,洪水到来的几天前,他把36万元的建房贷款打给了建筑商。“这些我都不想说,大家谁没有损失?”刘新锋说。
7月22日深夜,洪水到来之前,刘新锋接到上级通知,立即与几个副主任分头通知村民撤离。他一头钻进黑漆漆的夜里,挨家挨户叫醒睡得正酣的村民。有几户村民实在留恋香喷喷的睡眠,不愿意起来,刘新锋差不多是踹开门把他们从床上拽起来的。前脚刚刚转移,后脚便是黑暗里呼啸而至的洪峰,村民热乎乎的炕头和房屋瞬间没入滔天的巨浪。
几十年不遇的洪灾,没有一个村民伤亡,这是刘新锋最为欣慰的。洪水稍稍退去,他第一个穿过激流险滩,赶到山谷下的村子,安置受灾的村民。
蔡中杰的屋子,成了临时安置点。人们安详而平静地待在屋子或院子。没有人惊慌失措,没有人怨天尤人,仿佛这只是他们到洛源街赶趟集在这里歇一下脚。
这是我在洛源灾区在人们脸上看到的表情。
千百年来,无数次被复制的洪灾,锻造了这样安详和平静。安详和平静的背后是有着河里的石头一样质地的性格——坚强。当然,还有希望。这希望来自人与人之间在灾难面前彼此成携、心手相依的默契,还来自不假思索不遗余力的援手。
交通通信中断,但洛源没有成为孤岛。洪水可以毁掉道路,但在生死相依的人间真情面前,它毫无办法。一辆辆救灾车辆绕道沪陕高速,从蓝田的灞源驶进洛源。生活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被送到灾民手中。
赵西芳,农林村五组人。她出生并在这里长大。春季里野花遍地秋日里红叶点点冬日里银装素裹的老家,是她一辈子都割舍不掉的记忆。7月25日,她与西安的朋友花去数万元,购置了一大卡车生活用品,送到老家。
走进满目疮痍的老家,她禁不住哇哇地哭起来——这就是她曾经山明水秀、花草环绕的家园吗?
村民拉着她的手,给她拭去眼泪,仿佛受灾的是她而不是给她擦眼泪的村民。她不哭了。因为她在乡亲的脸上看到了笑容。
救灾路上,在河谷里遇到艰难地爬上爬下运送物资的灾民,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我告诉他们小心脚下,别摔倒了,他们笑着说:“咋能呢?惯了。”
袁书良在半米深的淤泥里走来走去,镇定而从容,说:“没啥,都会好的。”
一个真理是:老天是不能被漠视也是无法战胜的。人在自然里渺小得像一棵衰弱的草。因而,天灾总会不期而遇。但是,灾难却成就了坚强、无畏、自信、理解、尊重以及希望。灾难总是孤独的,没有什么会与它为伴,而人可以心手相依。
阿尔贝·加缪在小说《鼠疫》里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人,不能成为圣徒,但可以拒绝向瘟疫屈服,竭尽全力做创伤的医治者。
是的,我们无法躲避灾难,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向灾难低头,而且,还可以医治灾难给予我们的伤痛。
在微弱的烛光下,蔡中杰老人静静地说:“80年里,洛源镇边的洛河桥一共被冲毁了四次,冲毁了又建起来,像人跌倒了又爬起来一样。”
在数不清的时间里,洪水一次次肆虐一次次践踏,但是,山花绿树在,屋舍庄稼在,人在。我们所深恶痛绝的灾难无处不在,可最终离去的是灾难;唯有人永远在,总是站着,地老天荒,生生不息。
他的老屋子静卧于秦岭脚下的一座山头边。老屋东边不足100米的地方,是他家唯一一块地,成了乱石滩;旁边,村支书刘新锋新砌的庄基已了无踪迹。一棵棵被连根拔起的大树和横七竖八的石块,是洪灾投给这里狰狞而恐怖的影子。
洛源镇是洛南“7·23”洪灾受灾较严重的镇办之一。道路被毁,农作物受损,部分房屋倒塌,村民家里不同程度过水,电力通信几乎全部中断。
最严重的是农林村。清澈的洛河水给了她春华和秋实,给了人们活命的粮食,袅袅不绝的炊烟,也给了她灾难。农林村北去是秦岭东段最高峰——草链岭。它高耸着巍峨着,聚集了雨季里最充盈最肆意无度的水流。密集而落差极大的山沟峡谷,给雨季洪水的横冲直撞提供了最好的理由。散落于河谷沟坡的村舍人家,不能也无法躲过雨水带来的灾难。
这场洪灾很大。
农林村所在的山谷,是洛河一支小巧的支流,溪流潺潺,野花烂漫,鱼儿浅翔。那天晚上,暴雨如注,仅几个小时,河谷被劈开,巨浪排空之后,是一眼也望不到头的巨石泥沙,是被洪流洗劫后无边的苍凉。藏在绿树里的许多农家,只剩下未被洪水带走的残垣断壁。
比起那些被毁得一无所有的村民来说,袁书平是幸运的。巨大的洪流从南边的屋子涌进来,在中间屋子堆起半米高的泥沙石头,北边屋子里的柜子床铺等物件全被淹没;大铁门被水冲得变了形,一扇门差不多被剥离门框。而最让他心疼的是,孩子结婚时购置的贵重家具及物品,已荡然无存。“老屋子破得不行了,几年前,花去所有积蓄,又借钱才修了这座房子,现在,弄成这个样子。”袁书良站在屋中,一脸沉痛。
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刘新锋家的几块地全部变成乱石滩。老屋子破败不堪,被他拆掉,准备建新房。地基刚刚砌好,上面还堆放着18吨水泥。洪水过后,一切都化为乌有。不仅如此,洪水到来的几天前,他把36万元的建房贷款打给了建筑商。“这些我都不想说,大家谁没有损失?”刘新锋说。
7月22日深夜,洪水到来之前,刘新锋接到上级通知,立即与几个副主任分头通知村民撤离。他一头钻进黑漆漆的夜里,挨家挨户叫醒睡得正酣的村民。有几户村民实在留恋香喷喷的睡眠,不愿意起来,刘新锋差不多是踹开门把他们从床上拽起来的。前脚刚刚转移,后脚便是黑暗里呼啸而至的洪峰,村民热乎乎的炕头和房屋瞬间没入滔天的巨浪。
几十年不遇的洪灾,没有一个村民伤亡,这是刘新锋最为欣慰的。洪水稍稍退去,他第一个穿过激流险滩,赶到山谷下的村子,安置受灾的村民。
蔡中杰的屋子,成了临时安置点。人们安详而平静地待在屋子或院子。没有人惊慌失措,没有人怨天尤人,仿佛这只是他们到洛源街赶趟集在这里歇一下脚。
这是我在洛源灾区在人们脸上看到的表情。
千百年来,无数次被复制的洪灾,锻造了这样安详和平静。安详和平静的背后是有着河里的石头一样质地的性格——坚强。当然,还有希望。这希望来自人与人之间在灾难面前彼此成携、心手相依的默契,还来自不假思索不遗余力的援手。
交通通信中断,但洛源没有成为孤岛。洪水可以毁掉道路,但在生死相依的人间真情面前,它毫无办法。一辆辆救灾车辆绕道沪陕高速,从蓝田的灞源驶进洛源。生活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被送到灾民手中。
赵西芳,农林村五组人。她出生并在这里长大。春季里野花遍地秋日里红叶点点冬日里银装素裹的老家,是她一辈子都割舍不掉的记忆。7月25日,她与西安的朋友花去数万元,购置了一大卡车生活用品,送到老家。
走进满目疮痍的老家,她禁不住哇哇地哭起来——这就是她曾经山明水秀、花草环绕的家园吗?
村民拉着她的手,给她拭去眼泪,仿佛受灾的是她而不是给她擦眼泪的村民。她不哭了。因为她在乡亲的脸上看到了笑容。
救灾路上,在河谷里遇到艰难地爬上爬下运送物资的灾民,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我告诉他们小心脚下,别摔倒了,他们笑着说:“咋能呢?惯了。”
袁书良在半米深的淤泥里走来走去,镇定而从容,说:“没啥,都会好的。”
一个真理是:老天是不能被漠视也是无法战胜的。人在自然里渺小得像一棵衰弱的草。因而,天灾总会不期而遇。但是,灾难却成就了坚强、无畏、自信、理解、尊重以及希望。灾难总是孤独的,没有什么会与它为伴,而人可以心手相依。
阿尔贝·加缪在小说《鼠疫》里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人,不能成为圣徒,但可以拒绝向瘟疫屈服,竭尽全力做创伤的医治者。
是的,我们无法躲避灾难,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向灾难低头,而且,还可以医治灾难给予我们的伤痛。
在微弱的烛光下,蔡中杰老人静静地说:“80年里,洛源镇边的洛河桥一共被冲毁了四次,冲毁了又建起来,像人跌倒了又爬起来一样。”
在数不清的时间里,洪水一次次肆虐一次次践踏,但是,山花绿树在,屋舍庄稼在,人在。我们所深恶痛绝的灾难无处不在,可最终离去的是灾难;唯有人永远在,总是站着,地老天荒,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