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易地搬迁融入社区发展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文章字数:1476
    “这下方便多了,小区便民服务中心也能申请低保和临时救助,不用再跑回老家办理了。”山阳县十里铺街办花古墓村四组群众杨治平拿着刚领到的低保金兴奋地说道。
  杨治平在2018年9月搬迁到十里铺街办高一移民小区,从山里搬进城里让全家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想到现在的移民小区生活这么方便,小区里各项公共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这比以前住山里买袋盐都要跑十几里路方便的不是一点呀!”谈起移民搬迁前后的事,杨治平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近年来,按照“迁出地管林和地,迁入地管人和事”的要求,山阳县十里铺街办聚力优服务、解民困、促融入、全力做好移民搬迁群众后续服务工作,实现了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今年以来,创新工作机制,以“六抓”持续推进搬迁群众服务管理,让搬迁群众在搬迁小区生活得安心、舒心、称心。
  抓党建引领聚合力。小区建成伊始,及时组建小区党支部,按程序转接32名迁入党员组织关系,实行统一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组织开展“亮身份、作表率、办实事、树形象”活动,将小区全体党员以楼栋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参与疫情防控、矛盾排查、就业培训、社区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员“两个作用”。
  抓设施建设强基础。以打造“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宜居宜业”小区为目标,建设社区工厂,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电商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公共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文体广场、灯光球场、公共浴室、直饮水站、公交车站、超市、网吧、餐馆等便民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就医、乘车购物、健身娱乐、打工挣钱。
  抓监测帮扶消风险。将移民小区750户搬迁群众全部纳入防返贫监测范围,以小区监测为主,迁出地监测为辅,在过渡期内实行迁入地、迁出地“双监测”,将辖区划分为12个片区,由49个网格员开展常态化全覆盖监测,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在动态监测中,按照县大数据申报、热线电话、行业部门反馈“线上三报”,网格员每周排查、农户自主申请、各级督办反馈交办“线下三报”六种途径及时发现问题,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问题28件,经对标核实研判,严格程序纳入,新增重点监测户2户,潜在风险户4户。在动态帮扶中,对重点监测户综合施策帮,对潜在风险户对标补短帮,对一般脱贫户常态包联帮。对重点监测户、潜在风险户,由“四支队伍”实行一对一帮扶,责任唯一,一管到底,直至消除风险。
  抓创业就业促增收。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将小区1794名劳动力分为技能创业、劳务输出、临时零工、传统务农四种类型,采取提供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订单式输送、技术培训、社区工厂吸收、公益岗安置等方式,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带动群众增收。今年以来,举办技能培训6期、300余人,有组织劳务输出12次1146人,自主创业31人,技能就业581人,社区工厂就业25人,公益岗安置11人,确保稳得住、能致富。
  抓社区融入暖民心。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针对搬迁群众在搬迁地无法正常申报低保、临时救助等问题,推行了“互评互认代办”机制,让搬迁群众少跑腿、让帮扶干部帮忙办,让数据信息多跑路,确保了群众及时、便捷地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
  抓精细管理优服务。探索建立“片区长+楼栋长+单元长+党员中心户长”和“防返贫监测员+就业管理员+文明引导员+民事调解员”的四长四员网格管理服务体系,搭建对接群众、上通下达的纽带和桥梁,服务群众“关怀到户、精准到人”,让搬迁群众在小区生活得有底气、有品质、有尊严。
  通过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下半篇文章”,十里铺街道易地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柳飞陆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