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碾子沟的致富经
本报记者 陈 波
文章字数:1048
  冬日暖阳下的碾子沟村群山怀抱,流水澄澈,宽阔干净的水泥路蜿蜒伸向村组。村民们三三两两围坐在房前屋后,谈说着一年的收成和来年的光景,欢声笑语回荡在寂静的小山村。
  碾子沟村是商南县清油河镇的边远山村,那里山大沟深、地薄人稀,过去群众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外出务工。自脱贫攻坚实施以来,碾子沟村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村上大力发展天麻产业,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我们村地域面积很大,但多是山林地,要想乡亲们脱贫致富,必须走‘一村一品’的发展道路。”碾子沟村村支书黄廷成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外出学习、实地考察、征求群众意见等,确立天麻为全村的主导产业。
  种植之初,村民抱着尝试的心态“小打小闹”,规模较小且分散,加之技术掌握程度不一,产业发展效应并不明显。为了给群众吃上“定心丸”,村里鼓励有经验的种植户做大规模、示范带动,通过“头雁领着群雁飞”的模式梯次推进。
  谢付记是村里的天麻种植大户,年收入达20多万元,去年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天麻种植是一个细活儿,从种子选择、播种育苗、后期管理等方面都要掌握好种植技术。”经过10多年的种植,谢付记在“土方法”的基础上添加新种法,天麻的产量和收入逐年增加,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产业大户。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裕才是真的富。为了将产业做大做强,在帮扶单位和村“两委”的精准指导下,谢付记等一批党员大户带头为群众提供天麻种植技术、菌种制作以及天麻销售等一条龙式服务。同时,村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建起了中药材切片加工厂,带动群众共同做大产业项目。
  包顺前原来一直生活在碾子沟,后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沟里的几户贫困户搬迁到清油河镇清油河社区。虽然住进了敞亮的新房,却没有经济来源。看见村上其他人种天麻收入不错,他也把老家的地翻耕平整出来种上天麻。他现在有空闲了打零工,主要还是在老家种植天麻,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
  目前,碾子沟村采用野种子和优良品质混合的种植方式,适应性好、杂交产量高。“种植加工技术越来成熟,群众的接受度高,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商南县检察院驻碾子沟村第一书记贺书民高兴地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村里的天麻种植户越来越多,天麻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种植规模稳定在80万窝,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人均增收达到8000元以上,2019年碾子沟村实现整村脱贫退出。
  产业从小到大,村民从贫穷走向富裕,碾子沟村通过深耕“一村一品”,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更可持续、更加幸福、更有获得感的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