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至2002年 商洛大力开展扶贫开发
文章字数:1892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五大召开。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大会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9月27日,地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决定》,要求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把十五大精神同商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全区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发展。
1998年10月29日,地委、行署召开全区扶贫暨重点建设项目工作会议,指出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入重点为指针,加快“两横两纵”开发带建设,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上国家计划盘子,新上一批经济效益好、投入回报率高的项目,力争在三五年内完成重点建设项目40个,总投入达到77.2亿元,以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1999年1月8日,地委召开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1999年7月31日,地委、行署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放在各项工作首位,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把扶贫攻坚的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同时提出规范完善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开展移民扶贫开发等具体措施。
1999年11月10日,312国道商洛段二级公路正式通车。312国道商洛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历时10年,总投资10.48亿元。该道路全线贯通,极大地改善了全区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初步形成以312国道为基础的“两横两纵”经济开发带,使省委和省政府提出的“打通东南富商洛”的目标逐渐变为现实。
2000年1月6日至7日,地委召开委员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年重点经济工作要以扶贫攻坚总揽全局,以山川秀美工程为切入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壮大工业和城市经济;以交通、电力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重点,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以科技教育为先导,大力推进科教兴商战略等。
2000年3月10日,全区交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在未来五至八年,全区将建设以商州为中心,“三横”“三纵”“两大迂回”公路网络体系,形成全区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圈”。
2000年4月10日至14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在商洛举办全国贫困地区小额信贷培训班,总结交流各地推广小额信贷扶贫经验,研究学习商洛地区小额信贷规范化管理的做法,探讨加快小额信贷推广工作的政策措施。
2001年11月23日,根据国务院《关于撤销商洛地区设立地级商洛市的通知》和省委文件精神,“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商洛地区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商洛市委员会”,即日对外办公。随之,“中共商州市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商洛市商州区委员会”。
2002年2月28日至3月3日,中国共产党商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未来五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以贫困村为重点,加大综合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积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要求,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科教兴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积极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委委员会和市纪律监察委员会。
2002年3月27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发出《商洛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规划》指出,2001年至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以农村贫困人口为对象,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重点,以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增加低收入人口经济收入、实现稳定脱贫为基本目标,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逐步改变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为全市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2002年7月16日,市委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以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为契机加快商洛发展的决定》。《决定》提出全市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突出生物、矿产、劳动力和生态旅游四大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以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为主的区域特色经济;以公路、铁路为依托,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路域经济;以民营科技、私营个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下大气力扶持和培育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1998年10月29日,地委、行署召开全区扶贫暨重点建设项目工作会议,指出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入重点为指针,加快“两横两纵”开发带建设,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上国家计划盘子,新上一批经济效益好、投入回报率高的项目,力争在三五年内完成重点建设项目40个,总投入达到77.2亿元,以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1999年1月8日,地委召开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1999年7月31日,地委、行署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放在各项工作首位,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把扶贫攻坚的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同时提出规范完善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开展移民扶贫开发等具体措施。
1999年11月10日,312国道商洛段二级公路正式通车。312国道商洛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历时10年,总投资10.48亿元。该道路全线贯通,极大地改善了全区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初步形成以312国道为基础的“两横两纵”经济开发带,使省委和省政府提出的“打通东南富商洛”的目标逐渐变为现实。
2000年1月6日至7日,地委召开委员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年重点经济工作要以扶贫攻坚总揽全局,以山川秀美工程为切入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壮大工业和城市经济;以交通、电力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重点,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以科技教育为先导,大力推进科教兴商战略等。
2000年3月10日,全区交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在未来五至八年,全区将建设以商州为中心,“三横”“三纵”“两大迂回”公路网络体系,形成全区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圈”。
2000年4月10日至14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在商洛举办全国贫困地区小额信贷培训班,总结交流各地推广小额信贷扶贫经验,研究学习商洛地区小额信贷规范化管理的做法,探讨加快小额信贷推广工作的政策措施。
2001年11月23日,根据国务院《关于撤销商洛地区设立地级商洛市的通知》和省委文件精神,“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商洛地区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商洛市委员会”,即日对外办公。随之,“中共商州市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商洛市商州区委员会”。
2002年2月28日至3月3日,中国共产党商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未来五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以贫困村为重点,加大综合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积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要求,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科教兴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积极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委委员会和市纪律监察委员会。
2002年3月27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发出《商洛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规划》指出,2001年至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以农村贫困人口为对象,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重点,以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增加低收入人口经济收入、实现稳定脱贫为基本目标,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逐步改变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为全市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2002年7月16日,市委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以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为契机加快商洛发展的决定》。《决定》提出全市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突出生物、矿产、劳动力和生态旅游四大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以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为主的区域特色经济;以公路、铁路为依托,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路域经济;以民营科技、私营个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下大气力扶持和培育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