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部令人拍案叫好的镇安“人杰”传记
——读吴相阳《晏安澜传》有感
文章字数:1700
  姚元忠
  镇安自古以来都是“人杰地灵”。“地灵”,已被写得琳琅满目了,好山好水好物好民俗好地方已被大家宣传得声名远播。然而“人杰”这方面的宣传,尤其挖掘历史“人杰”资源就是“短腿”了,难道镇安这块贫瘠的热土,历史上就没有自己的“人杰”了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晏安澜就是镇安“人杰”的代表。
  晏安澜是一位从镇安大山皱褶中走出去的杰出历史人物,虽在家乡有着零散的、片段式的轶事或传说,但终未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血肉丰满的“晏安澜”,零散片段式的传说,甚至以讹传讹被蒙上许多宗教迷信的色彩,让晏安澜不完全被人所知所识,甚至黯然失色。令人欣喜的是,一部镇安“人杰”的传记,一部较高质量的历史人物传记摆在人们的案头,让这位接近尘封的本土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走进我们的视野。他的身影还是那么的鲜活,他的品质至今仍令人高山仰止,他的灵魂让如今为人为官者的心灵得到再一次拷问和洗涤。
  我是用两个整天的时间,一气读完了吴相阳的这部近26万字的《晏安澜传》,掩卷不禁拍案叫好。可以这样说,《晏安澜传》填补了镇安“人杰”宣传的空白,做了一件“善莫大焉”的好事!
  让一位早已躺入历史档案,或被家乡断断续续碎片化传说,甚至被神化的历史人物回归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位人物虽然生于镇安长于镇安,但他的官宦仕途经历,他不同凡响的业绩政绩,他大半辈子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却在外地、在庙堂,却在风雨飘摇腐朽没落的晚清年代,这就更加增添了写作的难度。作者必须去了解人物所处的环境,所处的社会背景,只有这样才能以历史唯物主义之史观写好这个人物。
  这方面,吴相阳下的功夫可能不亚于对晏安澜本身的了解。他在书的后记里揭示了自己这样的写作经历:“幸好书籍可以弥补这个不足,我或借或买,读了《清史稿》《甲午战争史》这一类的史志书籍,读了《慈禧大传》《翁同龢传》《李鸿章传》这一类人物传记,使我对那个时代、那些人物、那项事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下笔才不至于茫然无措。”正因为吴相阳这方面功夫下得深,在全书中始终都能准确地、恰当地把握住晏安澜与整个社会背景的关系,包括与家庭的关系、与同仁以及上下级的关系。我们在书中看到,他的祖父、父母勤劳善良济贫的美德,老师的教诲以及儒家学说对他一生的影响,铸就了他正直高尚的品质;他所遇到的唯才是举的老师,任人唯贤的上司伯乐,才能让一个穷乡僻壤农民的儿子走出秦岭,脱颖而出步入庙堂,并一路行稳致远;一些背景则反衬了他,譬如清末乱世,朝廷软弱无能,官员普遍腐败贪婪,反衬出他始终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彰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体恤百姓为民请命的壮举、疾恶如仇治贪无畏的勇气。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血肉丰满的晏安澜,烘托出出类拔萃、灵魂高洁的人杰形象,相信读过该书的人,无不为晏安澜的人品官品所感染所钦佩。
  写好历史人物传记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处理史学与文学的关系,真实与演义的关系。有的传记史料真实,文笔却干涩而乏生动,没半点文学性,读来如同嚼蜡。有的胡编乱造,虽然生动有趣,却少了真实性。这本书对此处理得较好。作者可能从司马迁《史记》中汲取了营养,在忠于历史、忠于事实的基础上,铺开笔墨,用文学之笔调,生动、简明、有趣地写来,使其成为一部纪实性文学传记,读来不干瘪乏味,尤其一些人物细节的描写,不乏有大胆演义的成分,但符合人物内在逻辑和性格特征以及当时背景,既生动传神,又真实可信,让晏安澜跃然纸上,鲜活丰满,可亲可敬。可以看出,作者写晏安澜的动机来自对家乡这位“人杰”品质的钦佩与感动,所以写作不是强迫的,而是主动的,是有感而发的,其笔墨总是饱含深情的。
  在叙述中,作者不时地加入自己对时局的分析评判,极有利于对晏安澜内心世界的挖掘。另外,在章节的处理上也恰到好处,借用长篇小说的写法,章章相连,环环相扣,一个时期为一章,一章中有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章节之间,小节之间,保持一定的衔接,使之浑然一体。包括简明的标题,都是动了一番脑筋的。总之,作者调动不同的艺术手段,让家乡这位百年前的“人杰”走出历史时空的隧道,以高尚灵魂的光亮去照射今人心灵,为当今如何做人、怎样为官提供了一部生动教材,这真是一件意义非凡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