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非公党建增活力 群众增收有动力
白明鹏 贾嫔嫔
文章字数:1623
  深冬时节,寒风凛冽。柞水县曹坪镇银碗村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村民们种植的中药材玄参喜获丰收,村民们喜上眉梢。
  银碗村年过五旬的村民翟安楼看到票据上的数字高兴地说:“今年种了七八分地,卖了1000多块钱,明年还想再多种一些。”
  秦地无闲草,处处都是宝。柞水素有生物资源库、天然药库之称。去年以来,曹坪镇党委提出了“抓好非公党建,服务非公经济,实现企地双赢,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的思路,镇上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引进企业入驻,着力开展“把党支部建在产业园区、带动产业发展,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带动增收致富,把扶贫车间建在易地扶贫搬迁点上、带动就地就业”的“三建三带”活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振兴动力,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产业园区建党支部
  柞水县世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企业党支部依托各村支部广泛发动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企业免费提供种苗、种植技术,并发放奖补资金。企业与各村(社区)党支部签订种植协议,设定保护价回收,让广大药农吃上“定心丸”。
  银碗村党员谢长健是种植片区的政策技术宣传员、种植销售服务员、日常运营管理员,还是生产质量监督员,工作积极性高,得到群众信赖。
  银碗村党支部书记张道明说:“银碗村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500亩,可带动280户村民持续增收。在种植片区,我们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划分党员责任区,负责种植过程管理,破解区域分散、技术参差不齐、标准不一、联系困难和管理成本大等难题,有效调动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企业党支部与各村党支部深度合作,有效实现了优势互补、互促双赢。目前,全县已建成连翘、玄参、丹参等八大种植园区32个产业基地,覆盖全县8个镇26个村。
  柞水县世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邹君为说:“我们把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产业链上建党小组
  企业坚持贴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创新推动“企业+”联建模式,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
  红岩寺镇颐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小组是联建的26个党小组之一,党小组依托所在的党支部,把该村党员镶嵌在产业链上,党员为合作社提供技术保障,指导当地合作社进行种植药材初加工,带动群众增收。
  党小组成员余作武说:“我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合作社对种植药材和道地中药材进行初加工,我们这里年加工80多种药材2000吨,带动周边600人增收,公司回收后完成深加工。”
  关系在支部,活动在小组,依托农村合作社、龙头企业以及创业带富项目,打破村级行政区域、行业党组织壁垒,通过以村企联建、社企联建、企企联建等方式,实现了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上党组织的全覆盖,进一步增强了脱贫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
  移民小区建扶贫工厂
  乘着科技部定点扶贫县的东风,柞水县世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牵头把中药材交易中心作为社区工厂建在搬迁安置点,为搬迁群众提供长期或临时性就业岗位,实现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曹坪镇窑镇社区搬迁安置点村民乐骏玉搬到蔡玉窑街道以后,整天没事干,后来就到搬迁安置点的社区工厂上班,一个月能挣到2000元左右,既照顾了家,又挣了钱。
  据搬迁安置点的党员乐英霞介绍,窑镇社区有127户搬迁户,大多数待在家里没事干,她就带领60多名妇女在这个厂务工,让村民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目前,在全县5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的5个社区工厂,有6家合作社参与药材种植和加工,解决农户就近就业150多人,户均年增收7000元左右。
  企业以党建联盟为抓手,与陕西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企业提供实验基地,科研院所提供科研项目,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全县26个村建立了32个基地,药材种植总面积超过6000亩,培养种植大户15家,2600多户3800多名群众从事药材种植,户均年增收超过6800元。
  柞水县世纪生态有限公司党建指导员余丹说:“我们充分发挥支部和党员的两个作用,构建起党建促产业、促就业、促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