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的名字
文章字数:2572
人来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绝大多数人的名字还不止一个。我的父母亲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他们的父母给他们起的乳名,另一个是他们给自己起的名字,也就是所谓的官名,或叫“大名”。
父亲的乳名叫铁娃,大名贺志发。这是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家乡有个很古怪的习俗,小孩叫某人父母的名字就是对某人最恶毒的辱骂。因此,我刚一入学,就有顽皮的小同学叫我父亲的乳名或大名对我进行“恶毒”的攻击。小同学可能是从他们父母那里知道了我父亲的名字。我当然也不示弱,跟父母问清他们父母的名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时的我们年幼无知,岂不知,一个人活在世上名字没人叫,甚至被遗忘才是莫大的悲哀。
父亲曾对我说过,他生下来时身体很瘦,且多病,因此祖母给他起名“铁娃”,希望他的身体能强壮得跟铁打的一般。祖母的希望没有落空,二十年后父亲长成魁梧大汉,身高一米八五,身强体健,真是一条铁打的汉子。父亲一生很少生病吃药,但在刚满花甲之年却生了一场大病,被病魔夺去了性命。为此,我常常感叹生命在病魔面前显得太脆弱了。
我知道母亲的名字时已经读初中了。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下午,我放学回家刚走到家门口,生产队会计何二哥大声喊我。我走了过去,他给了我两张选民证,一张写着父亲的名字,另一张写着“韩桂英”。我看着那张选民证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这张是母亲的。我急忙环顾四周,赶紧把选民证装进了衣兜。我生怕被伙伴们看见了,如果他们知道了母亲的名字,往后的日子他们不光会喊父亲的名字,还会喊母亲的名字来“恶毒”地骂我。
其实,我从来没听人叫过母亲的大名。母亲的大名只是写在户口登记册和选民证上,很少有人知道。成年之后,我常因此为母亲感到不公。
母亲的乳名叫金桃,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我是读高中时才知道的。那年收到舅舅的一封来信,抬头的称呼是“金桃姐”。听母亲讲,舅舅读书不多,只是小学毕业,信肯定是舅舅请人代写的。“金桃姐”三个字写得苍劲有力,很见功力,比我的字好多了。我给母亲念信,不知怎的念母亲的名字我有点口涩,很不好意思,甚至脸都红了。我还偷眼看了一下母亲,母亲却兴奋异常,脸上泛起了少女才有的红晕,这是我从没有见过的。
母亲的大名不知是她自己起的,还是别人给她起的。我没问过母亲,母亲也没给我说过,不得而知。中国妇女叫“桂英”的人太多太多,我觉得母亲的大名有些俗了,远不如她的乳名好听。
母亲的娘家在泾阳。有语云:金周至,银户县,富裕不过泾三原。泾阳、三原是关中平原的“白菜心”,无疑是个好地方。母亲曾无数次地给我讲过她的娘家——泾河岸边的一个村子,土地平展肥沃,泾河水亮清清,河中有小船荡悠悠;每年春、夏、秋三季河边挤满了浣纱的小媳妇大姑娘,莺歌燕舞,笑声赛过银铃……母亲每每给我说起这,脸上就出现甜蜜的笑容,似乎回到了少女时代。我也完全被母亲的情绪感染了,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多年后我去了一趟舅家,舅家是个好地方,但没有母亲给我描述得那么好,这多多少少让我有点失望。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没有回过一次娘家。不是母亲不想回娘家,皆因家中贫寒所致。其实杨陵距舅家只有一百多里路,可父母亲辛劳一年却攒不下去舅家的盘缠。每年母亲都要念叨,今年一定要回娘家。打年初她就点灯熬油加班加点给别人纺线攒回娘家的路费盘缠,到年底也攒下了几十块钱,可过年的开销却没有。一到腊月,父亲就为过年发熬煎,而且“心怀叵测”地打母亲那点钱的主意。母亲看到父亲愁眉不展的样子,于心不忍,不等父亲开口就掏出钱来帮父亲度年关,父亲接过母亲的钱几分高兴几分愧疚地说:“明年我帮你一块攒,咱们一搭去泾阳看望老人。”可到了年底手中还是没钱。年年都这样说,年年都不能成行。父亲直到去世都没有把对母亲的承诺兑现,这是他很大的遗憾。
父亲去世后,我长大成人了。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母亲风风光光回一趟娘家。我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可老天爷偏偏不照顾我,一场飞来的横祸夺走了我的健康。外祖父去世时,舅舅发来一封电报,母亲当时守在我的病床边而未能回娘家奔丧。每每念及此事,我都泪水潸然,痛责自己。我对不起外祖父,更对不起母亲。
母亲目不识丁,可她却认得出父亲和我的名字,这让我惊奇不已。那时候,生产队每每分东西,分给各户的东西都用纸条写上户主的姓名贴在上面。父亲在世时,户主自然是父亲。父亲去世后,我接班为户主。母亲取所分的东西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我们的名字。
我曾问过母亲是怎么认得父亲和我的名字的,母亲笑着说,就那么几个字,看得多了就认下了。当时我除了惊奇,就是不解。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不认得自己的名字,却认下了丈夫和儿子的名字。母亲过世后我才有所醒悟:一个女人嫁给了男人,她就把全部的依靠和希望寄托在这个男人身上;再后有了儿子,她又把全部的依靠和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心中只有丈夫和孩子,唯独没有自己。这是中国妇女的贤淑美德,也是中国妇女的悲哀。
行笔至此,我又想起了一件事。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家里没啥吃,母亲每天按定量做饭,先是尽我吃,再后是父亲,最后给她剩下了半盆清汤。母亲得了浮肿病,用手指在小腿上一按一个坑,半天起不来。
父亲生于1911年,属猪,那一年是辛亥年。他念过几天私塾,常对人说,他是宣统三年生人,口气颇似清朝遗老。其实,他是个忠厚朴实的庄稼汉,从不关心改朝换代之事。他常说,咱庄稼人就盼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母亲比父亲小3岁,生于1914年,属虎。母亲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初五。母亲说她是个没福人,生在二月,年过完了,好东西都吃光了,青黄不接,是个饿肚子的时节。母亲每每提及她的生日,都要念几句俚语:九九加一九,穷汉顺墙立,冷是不冷了,光害肚子饥。
母亲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68年,没有过过一次生日。这都是我的罪过。
时光如流水,弹指间父母亲离开我快半个世纪了,不知道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是否姓名如旧?去年清明时我在父母的坟头立了一块墓碑,碑上刻了父母亲的大名,同时也刻了一行碑文:父恩如山,母爱似海;育我成人,永世不忘。
我不糊涂,明白任何人的名字不管刻在怎样坚固的东西上,终究都会被时间的巨手磨灭。我的父母亲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他们的名字能不能被人记住,我没有多想。我在他们的坟头立下石碑,刻上他们的名字,只是为了寄托他们的儿子对他们永远的怀念。
父亲的乳名叫铁娃,大名贺志发。这是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家乡有个很古怪的习俗,小孩叫某人父母的名字就是对某人最恶毒的辱骂。因此,我刚一入学,就有顽皮的小同学叫我父亲的乳名或大名对我进行“恶毒”的攻击。小同学可能是从他们父母那里知道了我父亲的名字。我当然也不示弱,跟父母问清他们父母的名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时的我们年幼无知,岂不知,一个人活在世上名字没人叫,甚至被遗忘才是莫大的悲哀。
父亲曾对我说过,他生下来时身体很瘦,且多病,因此祖母给他起名“铁娃”,希望他的身体能强壮得跟铁打的一般。祖母的希望没有落空,二十年后父亲长成魁梧大汉,身高一米八五,身强体健,真是一条铁打的汉子。父亲一生很少生病吃药,但在刚满花甲之年却生了一场大病,被病魔夺去了性命。为此,我常常感叹生命在病魔面前显得太脆弱了。
我知道母亲的名字时已经读初中了。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下午,我放学回家刚走到家门口,生产队会计何二哥大声喊我。我走了过去,他给了我两张选民证,一张写着父亲的名字,另一张写着“韩桂英”。我看着那张选民证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这张是母亲的。我急忙环顾四周,赶紧把选民证装进了衣兜。我生怕被伙伴们看见了,如果他们知道了母亲的名字,往后的日子他们不光会喊父亲的名字,还会喊母亲的名字来“恶毒”地骂我。
其实,我从来没听人叫过母亲的大名。母亲的大名只是写在户口登记册和选民证上,很少有人知道。成年之后,我常因此为母亲感到不公。
母亲的乳名叫金桃,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我是读高中时才知道的。那年收到舅舅的一封来信,抬头的称呼是“金桃姐”。听母亲讲,舅舅读书不多,只是小学毕业,信肯定是舅舅请人代写的。“金桃姐”三个字写得苍劲有力,很见功力,比我的字好多了。我给母亲念信,不知怎的念母亲的名字我有点口涩,很不好意思,甚至脸都红了。我还偷眼看了一下母亲,母亲却兴奋异常,脸上泛起了少女才有的红晕,这是我从没有见过的。
母亲的大名不知是她自己起的,还是别人给她起的。我没问过母亲,母亲也没给我说过,不得而知。中国妇女叫“桂英”的人太多太多,我觉得母亲的大名有些俗了,远不如她的乳名好听。
母亲的娘家在泾阳。有语云:金周至,银户县,富裕不过泾三原。泾阳、三原是关中平原的“白菜心”,无疑是个好地方。母亲曾无数次地给我讲过她的娘家——泾河岸边的一个村子,土地平展肥沃,泾河水亮清清,河中有小船荡悠悠;每年春、夏、秋三季河边挤满了浣纱的小媳妇大姑娘,莺歌燕舞,笑声赛过银铃……母亲每每给我说起这,脸上就出现甜蜜的笑容,似乎回到了少女时代。我也完全被母亲的情绪感染了,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多年后我去了一趟舅家,舅家是个好地方,但没有母亲给我描述得那么好,这多多少少让我有点失望。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没有回过一次娘家。不是母亲不想回娘家,皆因家中贫寒所致。其实杨陵距舅家只有一百多里路,可父母亲辛劳一年却攒不下去舅家的盘缠。每年母亲都要念叨,今年一定要回娘家。打年初她就点灯熬油加班加点给别人纺线攒回娘家的路费盘缠,到年底也攒下了几十块钱,可过年的开销却没有。一到腊月,父亲就为过年发熬煎,而且“心怀叵测”地打母亲那点钱的主意。母亲看到父亲愁眉不展的样子,于心不忍,不等父亲开口就掏出钱来帮父亲度年关,父亲接过母亲的钱几分高兴几分愧疚地说:“明年我帮你一块攒,咱们一搭去泾阳看望老人。”可到了年底手中还是没钱。年年都这样说,年年都不能成行。父亲直到去世都没有把对母亲的承诺兑现,这是他很大的遗憾。
父亲去世后,我长大成人了。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母亲风风光光回一趟娘家。我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可老天爷偏偏不照顾我,一场飞来的横祸夺走了我的健康。外祖父去世时,舅舅发来一封电报,母亲当时守在我的病床边而未能回娘家奔丧。每每念及此事,我都泪水潸然,痛责自己。我对不起外祖父,更对不起母亲。
母亲目不识丁,可她却认得出父亲和我的名字,这让我惊奇不已。那时候,生产队每每分东西,分给各户的东西都用纸条写上户主的姓名贴在上面。父亲在世时,户主自然是父亲。父亲去世后,我接班为户主。母亲取所分的东西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我们的名字。
我曾问过母亲是怎么认得父亲和我的名字的,母亲笑着说,就那么几个字,看得多了就认下了。当时我除了惊奇,就是不解。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不认得自己的名字,却认下了丈夫和儿子的名字。母亲过世后我才有所醒悟:一个女人嫁给了男人,她就把全部的依靠和希望寄托在这个男人身上;再后有了儿子,她又把全部的依靠和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心中只有丈夫和孩子,唯独没有自己。这是中国妇女的贤淑美德,也是中国妇女的悲哀。
行笔至此,我又想起了一件事。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家里没啥吃,母亲每天按定量做饭,先是尽我吃,再后是父亲,最后给她剩下了半盆清汤。母亲得了浮肿病,用手指在小腿上一按一个坑,半天起不来。
父亲生于1911年,属猪,那一年是辛亥年。他念过几天私塾,常对人说,他是宣统三年生人,口气颇似清朝遗老。其实,他是个忠厚朴实的庄稼汉,从不关心改朝换代之事。他常说,咱庄稼人就盼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母亲比父亲小3岁,生于1914年,属虎。母亲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初五。母亲说她是个没福人,生在二月,年过完了,好东西都吃光了,青黄不接,是个饿肚子的时节。母亲每每提及她的生日,都要念几句俚语:九九加一九,穷汉顺墙立,冷是不冷了,光害肚子饥。
母亲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68年,没有过过一次生日。这都是我的罪过。
时光如流水,弹指间父母亲离开我快半个世纪了,不知道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是否姓名如旧?去年清明时我在父母的坟头立了一块墓碑,碑上刻了父母亲的大名,同时也刻了一行碑文:父恩如山,母爱似海;育我成人,永世不忘。
我不糊涂,明白任何人的名字不管刻在怎样坚固的东西上,终究都会被时间的巨手磨灭。我的父母亲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他们的名字能不能被人记住,我没有多想。我在他们的坟头立下石碑,刻上他们的名字,只是为了寄托他们的儿子对他们永远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