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乡居保“微服务”变为惠民“硬举措”
文章字数:793
本报讯 (巩琳璐 陈礼云)2021年,我市通过不断“强化政策宣传、提升数据质量、优化经办服务”,有效推进了城乡居保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38.43万人,综合参保率达99.86%,按月领取养老金35.73万人。实现财政代缴保费90101人、599.19万元,村集体代缴保费1070人、15.61万元。
我市充分发挥市县区社保服务中心、镇办就业社保工作站、村(社区)信息员作用,借助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建立市县区镇办村(社区)、易地搬迁点参保缴费台账,实行参保对象动态管理,每村每季度至少排查1次应参未参人员,确保应参对象不少一户、不漏一人。养老保险机构定期与民政、残联、扶贫、公安等部门交换数据,及时完成残疾人、低保、特困等特殊人员身份系统标识、复核和财政代缴等工作,推进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为不断提升城乡居保政策红利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市养老保险处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进万家活动,聚焦政策热点难点,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乡村广播、LED等宣传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结合乡村振兴民生问题调研、面对面座谈交流,全面梳理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应知应会问答宣传单、缴费发放档次一览表等,不断提高群众参保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市养老保险处开展互学联建活动,通过充分沟通协商,有效解决了数据交换不畅、保费补缴、关系转移、退费等问题。在各镇办设立养老保险征缴咨询服务点,由税务、居保部门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当“先锋”,开展入户服务、政策宣传、答疑解惑等活动,利用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陕西政务服务网、秦云就业等服务平台,实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上门办等,打通服务缴费人的“最后一公里”。针对政府收留的流浪人员及部分智障、精神残疾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无户籍人员开展“政策找人”行动,让为民“微服务”变为惠民“硬举措”,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我市充分发挥市县区社保服务中心、镇办就业社保工作站、村(社区)信息员作用,借助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建立市县区镇办村(社区)、易地搬迁点参保缴费台账,实行参保对象动态管理,每村每季度至少排查1次应参未参人员,确保应参对象不少一户、不漏一人。养老保险机构定期与民政、残联、扶贫、公安等部门交换数据,及时完成残疾人、低保、特困等特殊人员身份系统标识、复核和财政代缴等工作,推进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为不断提升城乡居保政策红利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市养老保险处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进万家活动,聚焦政策热点难点,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乡村广播、LED等宣传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结合乡村振兴民生问题调研、面对面座谈交流,全面梳理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应知应会问答宣传单、缴费发放档次一览表等,不断提高群众参保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市养老保险处开展互学联建活动,通过充分沟通协商,有效解决了数据交换不畅、保费补缴、关系转移、退费等问题。在各镇办设立养老保险征缴咨询服务点,由税务、居保部门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当“先锋”,开展入户服务、政策宣传、答疑解惑等活动,利用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陕西政务服务网、秦云就业等服务平台,实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上门办等,打通服务缴费人的“最后一公里”。针对政府收留的流浪人员及部分智障、精神残疾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无户籍人员开展“政策找人”行动,让为民“微服务”变为惠民“硬举措”,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