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蛮人”与“万人坑”
文章字数:1364
商南县城西约20公里处,有一条河流名叫清油河。顺清油河而上4公里,有一山水环抱、风光旖旎的大湾套,湾套中间有一座孤山,人称“宝珠山”,南北各有一弯山埂,伸向当中的孤山,人称此为“二龙戏珠”。孤山后更是一弯沃土,俗称“后湾”,湾中居住着百余户人家,皆为李姓家族,系明初洪武年间,由山西大槐树迁陕移民后裔。
明朝末期,后湾李家先祖中,出了赫赫有名的3兄弟,老大名三让,老二名三思,老小名三靠(亦称三伟)。其兄弟3人皆身高马大,腰粗膀圆,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勇猛过人,仅穿的草鞋就有一尺三寸长,人称“李蛮人”。天启二年(1622)仲春,一股匪盗从千庄入侵清油河,沿途掠掳骚扰百姓。李三让率子弟及族人分头追逐贼寇,不幸只身陷入重围,战斗中身负重伤多处,仍赤身奋勇杀敌。其子率族众赶到杀退贼寇时,李三让已壮烈牺牲。邑令黄养正命将其尸运至县城,备棺衾躬予厚葬,不仅捐资立祠,还为其撰写了《孤山父子兵碑记》。
崇祯十二年(1639)秋季的一天,三思和三靠正在犁地时,恰逢闯王李自成义军从清油河上来(当时义军被官府称为“闯贼流寇”)。三靠急忙挟犁赶牛回家,三思则顺手拔起河边一棵柳树,与闯王义军打斗起来。三靠继而返回,兄弟二人并肩作战,杀得义兵无法招架,尸横遍野,闯王不得不罢兵谈和,讲明自己兴仁义之师、拯民于水火的宗旨,宣扬推翻“朱明暴政”“剿兵安民”和“三年不征粮”的政策后,三思、三靠方才罢兵,并迎接闯王入庄。闯王随三思兄弟进入堂厅,看到香火与祖先牌位时,方知他们原来与自己同姓,遂与李氏兄弟烧香叩头,结拜认宗,并将三思、三靠兄弟收为部将。后来,三思、三靠随闯王征战,屡建战功。闯王打进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登基之后为其兄弟加封官职,然而兄弟俩不答应,坚决辞官不做,返回故里种田,颐养天年到老善终。现“李蛮人”三兄弟的坟冢尚存,墓碑完整无损。
后湾对面的山垭下,有一个叫“万人坑”的地方,就是当年“李蛮人”与闯王大战之处。当年闯王与“李蛮人”大战中,义军死亡众多,事后就地集中埋葬在大战的山垭下,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叫作“万人坑”。这个名字一直流传了下来,至今未改。
附:
《孤山父子兵碑记》(节选)
明邑令江夏黄养正
商南,多崇山深谷,岔峪逥互,居民星散,无大村落,保甲什伍之法无可行者。
匪贼白昼出没,土人莫可谁何。有警,则兽骇鸟散藏山窟岩中,以故盗恒得志。县北孤山为李氏之族,族人李三让者勇而敢死,贼畏其锋,莫敢睥睨,其地即籍以安。天启二年仲春,匪贼等三十二人,蹂躏羊圈盆掠财帛妇女,声言五百余人。时余从省城归至寺底铺,即令乡保鸠集土人为格斗计;复谕三让率其族蹑之,相机摛贼。无何土人谬传贼北去,三让乃北逐贼,逸清油河始回,追至明垭,三让登岭与贼斗时,从者饥方炊;三让只身衣葛服无护体具,贼乃持刀砍之,骂不绝口,其子李英秀至,向前以刃砍出,杀贼七人余乃去。三让旋死,余命舆其尸至县,备棺衾恭躬为敛葬,祭以文,捐资立祠,裨其族世祀之。
呜呼!三让土民也,予以其好义优待之,彼慷慨自许为余报效,不意以身殉也,盖义烈者哉!使商南之人尽奋不顾身若三让,贼何难就擒?乃皆尾而逐之,惟求出境足矣,弗极力致命也。后设法从灵宝捕得贼首李文兴,至逮其党正法,贼乃惧,不复入商南,是役也。余与金钱饗士乃与贼斗,而伤者即给赏,以激劝之,冀观后效。是以贼入境,罚余俸三月,邻封竟以不报得无恙云。
明朝末期,后湾李家先祖中,出了赫赫有名的3兄弟,老大名三让,老二名三思,老小名三靠(亦称三伟)。其兄弟3人皆身高马大,腰粗膀圆,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勇猛过人,仅穿的草鞋就有一尺三寸长,人称“李蛮人”。天启二年(1622)仲春,一股匪盗从千庄入侵清油河,沿途掠掳骚扰百姓。李三让率子弟及族人分头追逐贼寇,不幸只身陷入重围,战斗中身负重伤多处,仍赤身奋勇杀敌。其子率族众赶到杀退贼寇时,李三让已壮烈牺牲。邑令黄养正命将其尸运至县城,备棺衾躬予厚葬,不仅捐资立祠,还为其撰写了《孤山父子兵碑记》。
崇祯十二年(1639)秋季的一天,三思和三靠正在犁地时,恰逢闯王李自成义军从清油河上来(当时义军被官府称为“闯贼流寇”)。三靠急忙挟犁赶牛回家,三思则顺手拔起河边一棵柳树,与闯王义军打斗起来。三靠继而返回,兄弟二人并肩作战,杀得义兵无法招架,尸横遍野,闯王不得不罢兵谈和,讲明自己兴仁义之师、拯民于水火的宗旨,宣扬推翻“朱明暴政”“剿兵安民”和“三年不征粮”的政策后,三思、三靠方才罢兵,并迎接闯王入庄。闯王随三思兄弟进入堂厅,看到香火与祖先牌位时,方知他们原来与自己同姓,遂与李氏兄弟烧香叩头,结拜认宗,并将三思、三靠兄弟收为部将。后来,三思、三靠随闯王征战,屡建战功。闯王打进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登基之后为其兄弟加封官职,然而兄弟俩不答应,坚决辞官不做,返回故里种田,颐养天年到老善终。现“李蛮人”三兄弟的坟冢尚存,墓碑完整无损。
后湾对面的山垭下,有一个叫“万人坑”的地方,就是当年“李蛮人”与闯王大战之处。当年闯王与“李蛮人”大战中,义军死亡众多,事后就地集中埋葬在大战的山垭下,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叫作“万人坑”。这个名字一直流传了下来,至今未改。
附:
《孤山父子兵碑记》(节选)
明邑令江夏黄养正
商南,多崇山深谷,岔峪逥互,居民星散,无大村落,保甲什伍之法无可行者。
匪贼白昼出没,土人莫可谁何。有警,则兽骇鸟散藏山窟岩中,以故盗恒得志。县北孤山为李氏之族,族人李三让者勇而敢死,贼畏其锋,莫敢睥睨,其地即籍以安。天启二年仲春,匪贼等三十二人,蹂躏羊圈盆掠财帛妇女,声言五百余人。时余从省城归至寺底铺,即令乡保鸠集土人为格斗计;复谕三让率其族蹑之,相机摛贼。无何土人谬传贼北去,三让乃北逐贼,逸清油河始回,追至明垭,三让登岭与贼斗时,从者饥方炊;三让只身衣葛服无护体具,贼乃持刀砍之,骂不绝口,其子李英秀至,向前以刃砍出,杀贼七人余乃去。三让旋死,余命舆其尸至县,备棺衾恭躬为敛葬,祭以文,捐资立祠,裨其族世祀之。
呜呼!三让土民也,予以其好义优待之,彼慷慨自许为余报效,不意以身殉也,盖义烈者哉!使商南之人尽奋不顾身若三让,贼何难就擒?乃皆尾而逐之,惟求出境足矣,弗极力致命也。后设法从灵宝捕得贼首李文兴,至逮其党正法,贼乃惧,不复入商南,是役也。余与金钱饗士乃与贼斗,而伤者即给赏,以激劝之,冀观后效。是以贼入境,罚余俸三月,邻封竟以不报得无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