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探索后续扶持“三五”机制 让搬迁群众生活“好滋润”
——镇安县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侧记
文章字数:2733
    移民搬迁点物业服务中心

    红白理事会演出

    回龙镇黄土凸移民搬迁点乡村小舞台

    永乐街办太平社区银洞湾移民搬迁安置点

    高峰镇和平家园移民搬迁点小菜园

    云盖寺镇花园社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全景

  “舒服、舒坦、舒心。”谈及搬迁新生活,镇安县高峰镇和平家园搬迁户王芳一连用3个“舒”概括。王芳的孩子读书离家近,打工的扶贫车间就在家门口,每月稳定收入3000多元,王芳直夸日子过得好滋润。
  针对移民搬迁群众就业增收难、生产生活融入难、服务管理治理难等问题,镇安县创新实施移民搬迁后续帮扶“三五”机制,即划分“五种类型”,精准培训促增收;配建“五小设施”,完善功能促融入;落实“五项措施”,建章立制促治理,切实解决搬迁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实现“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从“无业蜗居”到“乐业安居”
  搬迁群众卜明清,2018年初搬进了云盖寺镇花园社区105平方米的单元房。才搬来时,看啥都新鲜,可没过几天,夫妻俩就开始为生活的各种花销吵架,吃菜要买,上厕所冲水也得交水费,干啥都花钱。
  像卜明清这样,刚迁入新居时,除少数外出务工、原籍发展种养产业外,多数无业可就、无事可做,收入不稳定。社区干部先帮卜明清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又安排她丈夫和儿子外出务工。卜明
  清在家既能照看孙子,又能每月领取1100元工资,“虽然不多,但月月都有。孙子在搬迁点旁边的云盖寺镇小学上学,这样的好日子,做梦都想不到啊!”卜明清高兴地说。
  青铜关镇丰收村搬迁户方乾会在童话磨石沟景区干起了营业员。方乾会说:“我以前没有手艺,参加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后,在景区上班,日子越来越红火。”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镇安县打出了“五套拳”,将搬迁群众分为“外出务工型、社区工人型、三产服务型、传统农民型、兜底保障型”五种类型,因人施策、精准培训,大力实施就近就地定向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扶持能人创业、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和兜底保障的“五个一批”就业帮扶,扶持搬迁户持续稳定增收。
  目前,全县为集中安置小区配建社区工厂58个,引进服装加工、电子生产、农特产品包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31家,带动2680名搬迁群众在社区工厂稳定就业。先后组织搬迁群众赴外地从事劳务1.1万人次,实现了有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搬迁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9年的10240元提高到2021年的14320元。
  从“杂乱无章”到“干净整洁”
  “你在花坛外种花,花坛里面种菜,打理整齐,这样既美观,又实用。村上也建起了小库房,你们放农具也方便了。”庙沟镇蒿坪村副支书杨烈锋在走访搬迁群众时说。
  “以前住房差、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现在家家住新房,活动有广场,购物很便利,服务有人帮……”永乐街办太平社区银洞湾搬迁群众葛云飞激动地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三五”机制齐发力,该县从破解“人往哪里去、土地怎么办、钱从哪里来”三大难题入手,以解决山区群众富裕搬迁、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实施文旅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引导农民搬迁下山进城入厂区、流转土地建园区、靠近景区建社区。把移民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秦岭山水乡村、现代工业园区、特色农业园区、精品旅游景区有机结合起来,念好“致富经”,铺好“转型路”,搭建“就业桥”,让搬迁群众由“安居”到“乐业”,由“扶贫”到“扶志”,由“农民”到“居民”,由“脏乱差”到“洁美靓”,铺就了搬迁群众的幸福路。
  从“生活单调”到“精神富有”
  在距离云盖寺镇花园社区数百米的向阳坡,原本荒坡变成了小菜园,小青菜、小蒜苗郁郁葱葱。卢振堂、姚乾珍、刘爱军……只见一个个标注有搬迁户姓名的木牌插在菜园里,仿佛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每到清晨、傍晚,小菜园里到处闪现着搬迁户打理菜地的身影。
  针对搬迁群众进入社区后吃菜难、购物难、丧葬难、红白喜事承办难、大宗生活物品存放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县上积极开展“五小社区”创建。
  配建小菜园。采取“政府搭桥、群众自愿、流转土地”的方式,优先分配低保户、弱能户,解决了搬迁群众吃菜难问题。目前,全县安置点流转土地154亩,保障了4128户有需要搬迁群众的种菜需求。
  配建小库房。充分利用安置小区闲置房屋、空闲土地,改新建小库房,解决群众大宗生活物品存放难问题。目前,全县改新建小库房1.2万平方米,为2350户搬迁群众存放棺木、农具提供了方便。
  配建小超市。鼓励有条件、有头脑的搬迁群众,利用自身安置房开办小超市,解决了搬迁群众生活必需品就近购买难问题。目前,59个集中安置点都配建了1个以上小超市。
  配建小公墓。在城区和集镇的31个搬迁点周边建设小公墓,在中心村的28个搬迁点,由所在村统一规划丧葬地点,解决了搬迁群众丧葬难问题。
  配建小理事。对所有安置点配建红白理事场所,成立红白理事组织,规范服务管理,解决了搬迁群众红白喜事承办难的问题。
  同时,各搬迁点因地制宜配建了小理发室、小卫生室、小图书室、小娱乐室、小托管所、小广场、小公厕、小菜摊、小早点、小驿站等各类设施,让搬迁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
  如何让搬迁群众实现从“忧居”向“优居”的质变?答案就是一个,必须在保障搬迁群众权益上下功夫,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小区、共享新生活。
  盘活“三类地”。即耕地、林地、宅基地。鼓励搬迁群众把原籍的耕地、林地,优先流转给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发展产业,自己获得租金的同时还能继续务工。把腾退的宅基地,优先流转给原居住地群众继续发展产业,确保群众搬迁后收入不减少。
  推行“双簿制”,即户口簿、居住簿。对所有搬迁群众原籍实行户口簿、迁入地实行居住簿双重管理。搬迁群众凭户口簿在原籍继续享受土地流转、产业奖补、地力、公益林、退耕还林补贴等惠农政策;凭居住簿在迁入地同等享受医保、养老、就学、就业、低保、残补等惠民政策。
  建设“便民室”。在每个搬迁点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民政救助、医疗养老、创业就业等服务事项。同步建立党支部、设立党小组,选派党建指导员,确保党的工作和党员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治理“片区化”。对所有安置点实行片区化管理,全面推行“片长+楼长+单元长”三级管理模式。目前,全县59个集中安置点共划分片区86个,选配片长86名、楼长296名、单元长740名,做到联系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零盲区、管理群众零死角。
  物业“多元化”。探索“单独组建、委托代管、市场服务、统一管理、民政代管”5种模式,实现所有安置点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利用公益专岗配备小区水管员、电管员、保洁员、安全员等服务人员394名,确保有人管事、照章理事。青黛含翠,水光潋滟,鸟语花香,楼房林立……如今,穿行在镇安县的搬迁安置点,一处处如诗如画的移民新村,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特色产业基地,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让搬迁群众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策划:冯 锐
  组稿:陈风军 倪方海 韩昌晋 陈少斌 陈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