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消费市场逐步复苏 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2021年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文章字数:3509
  唐 琰 李桃峰
  2021年,我市有效应对疫情、汛期等多重考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多项惠民生促消费政策有力有效,居民消费信心稳步提升,各大商超、购物中心、住宿餐饮消费气氛复苏活跃,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城镇消费是主力军
  202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57亿元,同比增长10.9%,居全省第6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由年初的4.1个百分点缩小到1.6个百分点。其中,实现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2.40亿元,同比增长1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实现批零住餐业增加值56.25亿元,占GDP比重6.6%,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从运行情况看,消费市场呈明显的高开低走之势。一季度,受市场恢复叠加上年低基数等因素影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以29.8%的峰值开启;二季度增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累计增速20.3%;三季度稳中回调,逐步回归正轨,累计增速11.7%;四季度多项促消费措施组合发力,消费市场保持稳中有增,累计增速10.9%。
  从城乡地域看,城镇市场恢复慢于乡村市场。2021年,全市实现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48.1亿元,同比增长8.2%,两年平均下降3.2%;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43.5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下降6.3%。从城乡消费的恢复情况看,城镇受收入预期下降、疫情防控等多种因素影响比较大,消费市场恢复的速度慢于乡村市场,但城镇消费仍是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力军。
  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随着婚庆、生日、聚会、宴请等各种聚集性活动逐步放开,住宿餐饮业逐渐向好,实现餐饮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亿元,同比增长13.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2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市实现商品零售170.4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4.8亿元,同比增长8.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5.6亿元,同比增长12.5%;餐饮收入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0.2个百分点,住餐市场呈加快复苏态势。
  从商品销售看,消费需求结构发生较大转变。随着市场预期持续改善,消费品市场普遍增长,从统计监测的23类商品看,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有15类商品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及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强势反弹,消费需求结构发生较大转变。
  网络零售掀起热潮。网络消费是去年蓬勃发展的领域,随着消费者对网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线上下单,无接触式配送”更使疫情下居民能享受安心的消费体验。全市限上批发零售业企业网上零售额达0.74亿元,同比增长18%。
  实体行业短期遇冷。通信器材类受价格上涨、货源紧缺等因素影响,零售同比下降53.8%,智能手机同比下降59.9%;家具类受市场需求下降、同类企业分割市场等因素影响,零售同比下降31.4%。
  生活必需品增长较快。在疫情防控常态下,各部门积极组织蔬菜等副食品生产,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稳定。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烟酒类、饮料类和日用品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9.16亿元、3.95亿元、1.67亿元和1.33亿元,同比增长21.1%、41.5%、36.2%和34.2%。
  升级类消费需求活跃。随着市场开放及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不断增加。2021年,限额以上文化办公用品类、报刊杂志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3.6%、12.9%、51.6%、53.9%和9.2%。其中,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9.2%和25.22%。消费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此类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
  大宗商品涨跌互现。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企业实现零售额7.32亿元,同比增长16%,高于限上单位增速3.1个百分点,限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48亿元,同比下降1.0%,低于限上单位增速13.9个百分点。在车企“旧换新”“分期购”等优惠活动刺激下,汽车类需求不断增长。疫情防控常态下外出访友、长途旅游减少、交通物流需求明显减弱,严重影响了油品的销售。
  复苏不均衡不同步
  虽然2021年全市消费品市场实现较好增长,但目前消费仍处于恢复期,复苏不均衡、不同步、分化明显等问题依然存在,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仍面临重重困难。
  从陕南三市看,我市消费市场总体偏弱。2021年,汉中市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8.1亿元,是商洛的3.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7亿元,是商洛的3.1倍。人均消费品零售额1.9万元,是商洛的2倍。在库限上企业989个,是商洛的3.2倍。安康市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5.1亿元,是商洛的4.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2.6亿元,是商洛的2.6倍。人均消费品零售额2.0万元,是商洛的2.1倍。在库限上企业1092个,是商洛的3.5倍。我市消费市场、消费能力在陕南三市中总体偏弱。
  从“收存”情况看,低收入高储蓄现象明显。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关键因素。2021年,商洛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55元,总量位居全省后位,同比增长9.6%,增速低于社零增速1.3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4亿元,同比增长10.8%,位居全省第四位,低于社零增速0.1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1048.1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社零增速1.4个百分点。收入水平低、存款余额高依然是制约着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障碍。
  从地域发展看,乡村市场消费潜力有待释放。长期以来,乡村地区一直是消费的一大“洼地”,消费能力不足、消费质量不高困扰着农村居民。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大型商超少,居民消费以小百货店、农村集市为主,消费市场上商品类型少,品质参差不齐。从消费水平看,52%的农村人口消费仅占25.1%的市场份额,全市城乡市场发展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市场消费潜力仍有待充分释放。
  从区域分布看,县区发展不均衡。2021年,商州区和洛南县每万人拥有限上企业(单位)1.3个;丹凤县每万人拥有限上企业(单位)1.9个;商南县和山阳县每万人拥有限上企业(单位)2.2个;镇安县每万人拥有限上企业(单位)1.8个;柞水县每万人拥有限上企业(单位)2.8个。每万人拥有限上企业(单位)最高与最低相差1.5个,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性明显。
  不断提升消费能力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商洛商业经济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市打造“一都四区”、商洛康养和文化旅游等有关重点项目逐步落地,商洛商贸和服务供给水平有望提升,促进消费回流和吸引外来消费的能力将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2.94万户,同比增长8.6%,其中新登记企业1.5万户。月度和年度新增入库限上企业(单位)199家,新增企业个数创历史新高,为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增添新的力量。预计2022年商洛消费市场或将呈现稳中有进态势,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加大政策扶持,抓好限额以上单位培育。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协调配合和落实力度,优化消费市场环境,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延续各项社保减免和免征等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餐饮、住宿、旅游、影视等行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市场经营主体经营成本,减少经营压力。综合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措施,强化宣传引导,及时落实好《商洛市“五上”企业激励奖励办法(试行)》政策,提高贸易市场主体申报入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将符合标准的贸易单位申报入库,不断增加限上单位在库数量,及时展现消费品市场新亮点,用增量弥补存量不足。
  提高居民收入,不断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应对收入水平低和存款余额高的影响,除了短期精准有效地提振消费,长远必须要稳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培训落地就业技能,促进充分就业,提升现有居民收入水平;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减轻居民在医疗、养老、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负担,让居民从“能消费”“愿消费”到“敢消费”,提升消费的能力。
  开拓农村市场,挖掘乡村市场消费潜力。积极推进农村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大中型流通企业、连锁零售公司将经营触角向乡村地区延伸,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障碍,优化线上消费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线上消费体验感。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农产品的流通机制,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激活乡村购买力。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自然景观对当地农村居民和周边游客的吸引力,鼓励有能力的人回乡创业,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养老、餐饮等产业,把乡村的优质生态资源和产品引向市场,促进乡村市场多元化发展。
  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县域市场蓬勃发展。将中央、省及市促进消费的政策落实到位,优化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造贩卖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对乱收费、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密切关注企业的困难与诉求,适时调整消费政策。积极组织号召各类商场、步行街、商业区等经营企业,集中策划推行一些让利促销方案。进一步建立健全“互联网+”消费体系,鼓励发展线上线下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消费新模式,满足居民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断促进县区市场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