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 建设秦岭山水乡村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文章字数:3747
城关街办捉马沟村
开展“五美庭院”创建的青山镇青山社区老街
金丝峡镇太子坪村王家坡
富水镇洋淇村一角
2021年10月,全市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启动后,商南县委、县政府把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示范村、“两边一补齐”示范村、集体经济示范村等各类示范村创建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强化统筹、聚力推动,全域打造景美、业兴、民富的山水乡村。
补齐设施短板 让生活更便捷
建设秦岭山水乡村,商南县从补齐设施短板入手,筑牢坚实的基础保障。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战,住房、电力、饮水、通村水泥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已全面达标,主要的短板是一些
自然村组的道路没有硬化,部分地方需要补修产业路等。着眼于此,商南县将道路硬化作为补短板的重点,及时安排部署了自然村道路的硬化、绿化、亮化及安防设施建设任务,压实了县交通局的牵头责任、10个镇办的主体责任。
推进中,该县加强道路硬化的质量监管,严把验收工作关口,确保不出现质量问题。截至2021年底,已完成自然村组道路硬化62.5公里,实施乡村道路划线设标180公里、村组道路划线设标310公里,补齐生命防护设施32公里,有效提升了全县农村道路设施水平。其中,湘河镇瓦窑岭村就去年汛期通村、通组路因灾损毁的32处塌方,出动铲车进行清理、加固维修,所有村民小组全部通了水泥路;同时,该村还修建了产业路1条2.25公里、联户路1条0.7公里。过风楼镇八里坡村采取村上出一点资、护路员出一点工、向上争取一点项目“三个一点”的办法,将辖区内2条主干道、7条通组路塌方进行了清理除险,保证了道路畅通;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对该村上阳坡组2.1公里的通组路进行了硬化,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95%的农户入户路完成硬化的目标。
除了硬化自然村组的道路、新修部分产业路外,为了让乡村更美,商南县抢抓“两边一补齐”机遇,推动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运行水平。依托农村生活污水PPP项目在青山、湘河、金丝峡等9个镇逐一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全面启动66个移民安置点污水处理站项目建设,新建配套污水管道163公里;改扩建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新建县城污水支管网工程5.8公里;在十里坪、赵川等5个镇新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8座、提升改造3座,完成污水管网、检查井等建设;对已建成的37个人工湿地开展了排查整治,确保设施运行正常。
同时,加快卫生厕所的普及,全面开展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作,截至去年12月,该县累计新建改造卫生厕所3408座。
在补短板中,商南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实际,着眼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在小事细节上完善提升,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富水镇油坊岭村实施民居改造工程,对105户危旧房屋进行改造,对471户农户的墙壁、116户农户的屋顶进行统一改造;拆除老旧厕所160座,改造提升152座;建设一个占地5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修建产业路4条17.8公里。过风楼镇龙山社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社区19栋楼63个单元全部安装了消防应急照明灯、配备消防设备、增设消防栓,补齐了消防设施的短板。同时,对辖区内损坏的路面进行了维修硬化,对坏了的路灯进行检修,把设施的“细枝末节”补全、配到位,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的安全出行,赢得了社区群众的点赞。
全面整治环境 让家园更美丽
一手补设施短板,一手抓环境整治。商南县围绕“六清六治六无”目标,坚持“聚焦重点区域、全力下茬攻坚、全面净美提升”要求,对县河周边、沪陕高速、312国道、商郧路省道等沿线村(社区)周边“五道一域”,下大力气开展整治,并按照“镇办申报、县级初验、市级复验”的原则程序,实施县级自验和市级复验。
规范生活垃圾处理。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为10个镇办购置垃圾桶、保洁车等设备,配备了270名环卫工和1281名保洁员;在镇办集中开展垃圾问题整治,完成了35个非标准垃圾堆放点整改,累计清理生活垃圾约4500吨。
全面清理河道沟渠。认真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专项整治,累计清理村域内沟渠3000多公里,清理河道450公里,清理河道垃圾360吨;常态化开展巡查,加强对河道“四乱”问题整治,拆除了毕家湾等2处砂场,封堵下河路26处。
强化农业面源治理。组建3个排查组,在全县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畜禽养殖场152家,对发现的9个污染环境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目前均已整改到位。2021年10月份,集中开展了农田秸秆、废旧农膜、畜禽养殖粪污清理行动,累计清理农田秸秆3199亩、清理废弃袋料香菇7000万袋、废弃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50多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1300多吨。
开展房屋院落清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入持续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商南县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推进”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县域内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农户的房屋院落,优化整体面貌。按照“以点带面”“抓点示范”的思路,创建了13个人居环境整治“三档村”、10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该县累计发动群众1万多人次,集中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大清理大整治行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300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消杀6000多次,拆除废旧房屋60户、断垣残壁及乱搭乱建200多处,完成了88个村的文化墙修缮,新建文化墙220面,95个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
整治城乡落地线缆。对县城茶艺街、西街、南大街、东环路等路段开展了线路整治,累计完成27处电缆凌乱整改,更换14处老旧电表箱,拆除3处落地线缆,更换修理80盏路灯。按照平整对齐、捆扎均匀的原则,完成了城区五里牌村部路口至县河桥头、滨河东路、312国道沿线500米、文化路西段及塔坡顶、水晶广场沿线等区域的弱电线路的综合整治;全县10个镇办累计开展线缆落地摸排100多次,联系供电、电信、联通、移动公司协商解决问题累计30多次。
在突出重点整治环境、建设秦岭山水乡村过程中,商南县各镇办着眼长远,注重机制的创新与运用,以群众为主体,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巩固形成常治长效。
青山镇在环境整治中,对认识不高、力度不大、措施不力的落后村(社区)实行约谈问责,并进行现场剖析麻雀、分析问题症结、落实赶超措施;对工作先进、措施有力的正面典型,实行激励奖励,并总结经验、组织观摩学习,广泛推广;就“五美庭院”创建,开展周评比流动红旗、黄旗和村组红黑榜活动,表彰授牌“五美庭院”157户,颁发流动红旗11个、黄旗1个,发布红榜15批次、黑榜12批次,通过抓正反典型、评比奖励、示范引领,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湘河镇通过微信公众号、刷写标语、印发宣传单、召开村民小组会和群众会等方式,正面引导群众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积极实行红黑榜制度,对生活习惯良好、庭院卫生干净整洁的群众进行表彰奖励,对生活习惯较差的群众进行批评教育。通过正向鼓励和反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辖区居民参与热情,群众生活习惯得到明显改善,垃圾乱倒乱堆、污水乱排、公共空间乱占等现象明显减少。
试马镇创新使用“庭院会议”的方式,组织群众召开庭院会,说一说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有什么困难、对乡村振兴有什么期盼等;评一评谁家房前屋后清扫干净、谁家物品摆放规整、谁家勤劳能致富等;比一比哪家的环境卫生好,对评选出的干净整洁户、“五美庭院”示范户等先进典型,及时予以奖励,营造出你追我赶爱护环境、共建共享文明的浓厚氛围。
发展集体经济 让增收更稳定
在补齐设施短板、整治环境的基础上,商南县还聚焦“农民富”目标,大力推行“三变”改革,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稳定增收。
商南县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要求,引导各村集体立足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因地制宜,利用优势,围绕茶、菌、果、畜、游五大主导产业,发展特色村集体经济。地处山区和以农业为主的村集体,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实行“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新兴经营模式,在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上做文章,通过入股或联营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城乡接合部的村,依据地理优势,重点建设蔬菜、花卉、食用菌、畜禽、水产等特色种养基地;边远村,利用野生资源,重点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杂粮杂豆、中草药材、林下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储藏保鲜、冷链物流等新兴产业,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历经努力,目前,商南县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以上的村达52个,涌现出试马镇郭家垭、湘河镇莲花台、富水镇油坊岭、过风楼镇柳树湾等一批集体经济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98家,其中雨山茶叶、立果猕猴桃等7家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推进中,商南县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营、村社联促、村户联动、店户联结的“五联”模式,多方位挖掘潜能、激发活力,鼓励村党支部创办、领办公司或专业合作社,把农民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既推动了产业发展,又增加了村集体收益。
经过宣传引导和支持,一大批村社区通过实行“五联”模式,加速了集体经济发展。清油河镇洋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创办了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京东、拼多多“绿农源生鲜食品店”线上运营平台,累计帮助周边镇村农户销售香菇、红薯、天麻等农产品3万多公斤,村集体创收25.5万元。富水镇油坊岭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引进3家县内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茶叶、猕猴桃产业,新建生态茶园7000亩、猕猴桃基地100亩,带动农户创业32人,群众获得务工收入4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2万元。
策划:张 杰
组稿:李治军 严德俊
开展“五美庭院”创建的青山镇青山社区老街
金丝峡镇太子坪村王家坡
富水镇洋淇村一角
2021年10月,全市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启动后,商南县委、县政府把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示范村、“两边一补齐”示范村、集体经济示范村等各类示范村创建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强化统筹、聚力推动,全域打造景美、业兴、民富的山水乡村。
补齐设施短板 让生活更便捷
建设秦岭山水乡村,商南县从补齐设施短板入手,筑牢坚实的基础保障。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战,住房、电力、饮水、通村水泥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已全面达标,主要的短板是一些
自然村组的道路没有硬化,部分地方需要补修产业路等。着眼于此,商南县将道路硬化作为补短板的重点,及时安排部署了自然村道路的硬化、绿化、亮化及安防设施建设任务,压实了县交通局的牵头责任、10个镇办的主体责任。
推进中,该县加强道路硬化的质量监管,严把验收工作关口,确保不出现质量问题。截至2021年底,已完成自然村组道路硬化62.5公里,实施乡村道路划线设标180公里、村组道路划线设标310公里,补齐生命防护设施32公里,有效提升了全县农村道路设施水平。其中,湘河镇瓦窑岭村就去年汛期通村、通组路因灾损毁的32处塌方,出动铲车进行清理、加固维修,所有村民小组全部通了水泥路;同时,该村还修建了产业路1条2.25公里、联户路1条0.7公里。过风楼镇八里坡村采取村上出一点资、护路员出一点工、向上争取一点项目“三个一点”的办法,将辖区内2条主干道、7条通组路塌方进行了清理除险,保证了道路畅通;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对该村上阳坡组2.1公里的通组路进行了硬化,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95%的农户入户路完成硬化的目标。
除了硬化自然村组的道路、新修部分产业路外,为了让乡村更美,商南县抢抓“两边一补齐”机遇,推动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运行水平。依托农村生活污水PPP项目在青山、湘河、金丝峡等9个镇逐一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全面启动66个移民安置点污水处理站项目建设,新建配套污水管道163公里;改扩建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新建县城污水支管网工程5.8公里;在十里坪、赵川等5个镇新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8座、提升改造3座,完成污水管网、检查井等建设;对已建成的37个人工湿地开展了排查整治,确保设施运行正常。
同时,加快卫生厕所的普及,全面开展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作,截至去年12月,该县累计新建改造卫生厕所3408座。
在补短板中,商南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实际,着眼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在小事细节上完善提升,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富水镇油坊岭村实施民居改造工程,对105户危旧房屋进行改造,对471户农户的墙壁、116户农户的屋顶进行统一改造;拆除老旧厕所160座,改造提升152座;建设一个占地5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修建产业路4条17.8公里。过风楼镇龙山社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社区19栋楼63个单元全部安装了消防应急照明灯、配备消防设备、增设消防栓,补齐了消防设施的短板。同时,对辖区内损坏的路面进行了维修硬化,对坏了的路灯进行检修,把设施的“细枝末节”补全、配到位,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的安全出行,赢得了社区群众的点赞。
全面整治环境 让家园更美丽
一手补设施短板,一手抓环境整治。商南县围绕“六清六治六无”目标,坚持“聚焦重点区域、全力下茬攻坚、全面净美提升”要求,对县河周边、沪陕高速、312国道、商郧路省道等沿线村(社区)周边“五道一域”,下大力气开展整治,并按照“镇办申报、县级初验、市级复验”的原则程序,实施县级自验和市级复验。
规范生活垃圾处理。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为10个镇办购置垃圾桶、保洁车等设备,配备了270名环卫工和1281名保洁员;在镇办集中开展垃圾问题整治,完成了35个非标准垃圾堆放点整改,累计清理生活垃圾约4500吨。
全面清理河道沟渠。认真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专项整治,累计清理村域内沟渠3000多公里,清理河道450公里,清理河道垃圾360吨;常态化开展巡查,加强对河道“四乱”问题整治,拆除了毕家湾等2处砂场,封堵下河路26处。
强化农业面源治理。组建3个排查组,在全县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畜禽养殖场152家,对发现的9个污染环境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目前均已整改到位。2021年10月份,集中开展了农田秸秆、废旧农膜、畜禽养殖粪污清理行动,累计清理农田秸秆3199亩、清理废弃袋料香菇7000万袋、废弃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50多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1300多吨。
开展房屋院落清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入持续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商南县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推进”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县域内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农户的房屋院落,优化整体面貌。按照“以点带面”“抓点示范”的思路,创建了13个人居环境整治“三档村”、10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该县累计发动群众1万多人次,集中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大清理大整治行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300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消杀6000多次,拆除废旧房屋60户、断垣残壁及乱搭乱建200多处,完成了88个村的文化墙修缮,新建文化墙220面,95个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
整治城乡落地线缆。对县城茶艺街、西街、南大街、东环路等路段开展了线路整治,累计完成27处电缆凌乱整改,更换14处老旧电表箱,拆除3处落地线缆,更换修理80盏路灯。按照平整对齐、捆扎均匀的原则,完成了城区五里牌村部路口至县河桥头、滨河东路、312国道沿线500米、文化路西段及塔坡顶、水晶广场沿线等区域的弱电线路的综合整治;全县10个镇办累计开展线缆落地摸排100多次,联系供电、电信、联通、移动公司协商解决问题累计30多次。
在突出重点整治环境、建设秦岭山水乡村过程中,商南县各镇办着眼长远,注重机制的创新与运用,以群众为主体,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巩固形成常治长效。
青山镇在环境整治中,对认识不高、力度不大、措施不力的落后村(社区)实行约谈问责,并进行现场剖析麻雀、分析问题症结、落实赶超措施;对工作先进、措施有力的正面典型,实行激励奖励,并总结经验、组织观摩学习,广泛推广;就“五美庭院”创建,开展周评比流动红旗、黄旗和村组红黑榜活动,表彰授牌“五美庭院”157户,颁发流动红旗11个、黄旗1个,发布红榜15批次、黑榜12批次,通过抓正反典型、评比奖励、示范引领,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湘河镇通过微信公众号、刷写标语、印发宣传单、召开村民小组会和群众会等方式,正面引导群众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积极实行红黑榜制度,对生活习惯良好、庭院卫生干净整洁的群众进行表彰奖励,对生活习惯较差的群众进行批评教育。通过正向鼓励和反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辖区居民参与热情,群众生活习惯得到明显改善,垃圾乱倒乱堆、污水乱排、公共空间乱占等现象明显减少。
试马镇创新使用“庭院会议”的方式,组织群众召开庭院会,说一说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有什么困难、对乡村振兴有什么期盼等;评一评谁家房前屋后清扫干净、谁家物品摆放规整、谁家勤劳能致富等;比一比哪家的环境卫生好,对评选出的干净整洁户、“五美庭院”示范户等先进典型,及时予以奖励,营造出你追我赶爱护环境、共建共享文明的浓厚氛围。
发展集体经济 让增收更稳定
在补齐设施短板、整治环境的基础上,商南县还聚焦“农民富”目标,大力推行“三变”改革,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稳定增收。
商南县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要求,引导各村集体立足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因地制宜,利用优势,围绕茶、菌、果、畜、游五大主导产业,发展特色村集体经济。地处山区和以农业为主的村集体,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实行“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新兴经营模式,在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上做文章,通过入股或联营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城乡接合部的村,依据地理优势,重点建设蔬菜、花卉、食用菌、畜禽、水产等特色种养基地;边远村,利用野生资源,重点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杂粮杂豆、中草药材、林下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储藏保鲜、冷链物流等新兴产业,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历经努力,目前,商南县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以上的村达52个,涌现出试马镇郭家垭、湘河镇莲花台、富水镇油坊岭、过风楼镇柳树湾等一批集体经济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98家,其中雨山茶叶、立果猕猴桃等7家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推进中,商南县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营、村社联促、村户联动、店户联结的“五联”模式,多方位挖掘潜能、激发活力,鼓励村党支部创办、领办公司或专业合作社,把农民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既推动了产业发展,又增加了村集体收益。
经过宣传引导和支持,一大批村社区通过实行“五联”模式,加速了集体经济发展。清油河镇洋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创办了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京东、拼多多“绿农源生鲜食品店”线上运营平台,累计帮助周边镇村农户销售香菇、红薯、天麻等农产品3万多公斤,村集体创收25.5万元。富水镇油坊岭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引进3家县内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茶叶、猕猴桃产业,新建生态茶园7000亩、猕猴桃基地100亩,带动农户创业32人,群众获得务工收入4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2万元。
策划:张 杰
组稿:李治军 严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