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祖国 热血护国防
文章字数:3703
“三十年前正少年,雄赳气昂把敌歼。为了正义不怕难,奋勇杀敌历艰险。粉身碎骨把功建,凯旋而归心喜欢。忆昔追今时代变,革命红心代代传……”这是抗美援朝老兵陈华民晚年所写的一首小诗。他一生从军,为我国的国防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在艰难困苦中顽强成长
1928年7月8日,一个幼小的生命降生在洛南县云蒙山区麻坪河畔娘庙村的一户陈姓人家。他的降生并没有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喜悦和欢笑,因为他已经是家里的第5个孩子了。看着家里破旧的门窗、四处漏风的土墙以
及屋顶随风飘动的茅草,满脸皱纹的父亲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以后的日子该咋过呀?”
当时正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时期,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穷人的日子本就艰难,现在又多了一个孩子,父亲白天要干繁重的农活,晚上总是愁得睡不着觉。有一次,他和妻子商量:“能不能把老幺送给别人?”善良的妻子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小不点似乎知道自己不该来到这个贫穷的家庭,显得十分乖巧,大人喂他就吃,不喂他也不闹,晚上睡觉总是十分安静。慢慢地,他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在同龄的孩子中显得特别机灵。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像风雨中的小树一样顽强地成长。9岁那年,在亲友的劝说下,父亲送他和四哥陈华龙一起去学堂读书,从此他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陈华民。陈华民在学堂里乖顺听话,学习勤奋认真,每次背课文都很流畅,字也写得漂亮,常常得到先生的夸奖。但是,仅仅上了3年学,他就不得不回家帮父母干农活。
1948年冬天,父亲通过媒人给他说了一门亲事,没管他同意不同意就娶进了门。那位叫吕凤琴的姑娘也是穷苦人出身,一点也不嫌弃他家,一进家门就帮着婆婆浇菜种瓜、养蚕搓麻,家务活拿得起放得下,得到邻里的夸赞和公婆的喜爱,家里的日子依然贫穷但多了许多快乐。
在解放战争中英勇杀敌
1949年5月洛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穷苦百姓翻了身,他家也分到了田地,一家人倍感欢喜。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父亲让老三陈华锋和陈华民参军入伍,从此他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跟随部队南征北战。陈华民刚一入伍,就被编入了战斗部队,因为没有经过任何训练,打仗的时候全凭自己的机智勇敢猛打猛冲。那时候行军打仗特别艰苦,有时候会突然遇到敌情,好多次战士们正在吃饭,发现有了敌情,就赶紧丢下饭碗迎击敌人。晚上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常常在野外露宿,很少睡过囫囵觉,由于过度疲累,在行军的路上都有人打瞌睡。遇到阴雨天追赶敌人,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连雨啥时间停的都不知道。就这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们连续在关中地区战斗了数月,解放了10多座县城,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呼喊声中,将红旗插上了一个个城头。
1950年1月,陕西全境解放,陈华民随部队南下,被编入了粟裕的部队,去解放一些偏远的县城,期间也打过不少的大仗。1950年初秋的一次战斗中,为了阻击敌人,他所在的连队占领了一个山头,敌人连续不断地发起攻击,他们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之后,机枪手不幸牺牲。在这个紧要关头,他随手抱起机枪向冲上来的敌人一顿猛射,打死了不少敌人,虽然自己也负了伤,但最终保住了阵地,赢得了战斗的胜利。为此,1950年9月上级为他记大功一次。
在抗美援朝中淬炼成钢
1950年10月,东南各地相继解放,陈华民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赴朝参战。由于是首批入朝部队,他们是静悄悄地从丹东跨过鸭绿江大桥秘密进入朝鲜的。进入朝鲜以后,部队随即与当地军政部门取得联系,积极部署兵力,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当时的志愿军战士来自祖国各地,对朝鲜的气候很不适应,地形不够熟悉,加之语言又不通,给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文职人员比较缺乏,陈华民曾经上过学,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个文化人,部队就把他安排在警卫团一营营部,开始担任文书、书记等职务。
接到工作任务后,陈华民就和战友深入到朝鲜的乡村,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观察各地的地形地貌,同时虚心向当地的阿玛尼学习朝鲜语言,及时向指挥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营部及上级作出正确军事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战地宣传。”我们的军队历来重视思想宣传工作。战斗打响以后,作为文书的陈华民虽然不是战地记者,但在“到一线去,到战壕去,到火热的战斗生活中去”的精神感召下,经常深入战斗前沿了解战士们的战斗生活,为战士们说快板、讲故事、唱军歌,有时也会唱上一段不太地道的秦腔,鼓舞战友的士气。
1950年11月25日,我三十八军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夜里涉水过河,抢占阵地,当敌人看到满身冰块的志愿军战士时,一个个惊得呆若木鸡,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成了俘虏。我军顺利地占领了德川南面的遮日峰,切断了德川和宁远之间的联系,消灭了大量敌人。对此次战斗,他做了全面的报道,同时还采访了许多战士和战斗英雄,写出了一系列生动翔实的军情通讯,在《军情战报》上刊发,并在志愿军中广泛传阅,对激发志愿军战士的战斗豪情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每次战斗结束,他都会联系并组织战地文工团为战士们进行慰问演出,以缓冲战士们的精神压力,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下一次战斗。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积极,成绩突出,1951年陈华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52年7月,他荣获三等功一次。
深入前线的采访中,也会遇到危险。1952年冬天,水瘦山寒,满眼银装素裹,营部接到命令,要把一支小分队带到三所里前线去。熟悉路线的交通员不在,任务又十分紧急,他就自告奋勇为小分队带路。刚刚翻过一座山梁,他们就被对面的南朝鲜军队发现了,陈华民急中生智,用自己刚学到的朝鲜语向对方喊话,迷惑了敌人,从而让志愿军小分队顺利到达指定区域,因此被上级授予三等功。
朝鲜战场上战斗频繁,情况多变,他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一手拿枪一手握笔,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斗打响时,他是一名勇敢的战士;战斗间隙,他是一名宣传员;回到驻地,他就是一名尽职尽责的文职人员。每到一处,他都给战士们讲战斗英雄的故事,也揭露美帝国主义的罪恶及其虚伪、狡诈的本性,激发战士们的战斗热情,受到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在战场上磨炼,在战斗中成长。陈华民在枪林弹雨的战斗岁月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来被提拔为作战参谋和副政委,虽然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总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国防建设中鞠躬尽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以美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1954年11月陈华民和战友们满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祖国。为了加强国防建设,他们又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军事训练之中。
1955年春天,组织安排陈华民到南昌某炮兵学校学习。他勤奋认真,善于钻研,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翻阅各种军事技能方面的资料,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官请教。学习期间,他的仪器观测项目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科考核获得了满分,其他各科成绩也很优秀,1957年毕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
毕业以后,陈华民被分配到上海某野战部队担任连指导员。开始组建空军时,他又带领修建总队从上海到江苏、安徽、云南、贵州等地负责修建军用机场。在机场建设过程中,他事必躬亲,从选址、规划设计、资金预算到具体施工,都要全程参与。他常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修机场是千年大计,关系到祖国的安全和民族的兴旺,我们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疏漏。”就连钢筋的捆扎和水泥的搅拌,他都要仔细询问。凭着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每处工程都获得了全优的评价,他也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并于1968年10月在北京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1969年1月返回南京时,看到数月前还在紧张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已经通车,他的内心十分激动,觉得在党的领导下各行各业都在突飞猛进,自己在国防建设上的劲头更足了,步子迈得更大了。因此,他让自己唯一的儿子也参了军,成为一名出色的炮手。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1969年4月,陈华民和一批老干部被下放到南京军区空军“五七”干校学习锻炼。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消沉,依然苦心钻研毛主席军事理论,期望在毛主席军事理论指导下建设我们强大的国防,再不受外国列强的欺凌和侵略。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党集团覆灭以后,“五七”干校的老干部得到解放,陈华民被安排到安徽省蚌埠市革委会任军代表。1975年,他又回到部队担任团副政委,直到1978年因身体健康原因离休。
离休以后,陈华民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他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社会欣欣向荣、各行各业快速发展时,内心十分高兴,经常勉励儿女要勤奋工作,多为国家作贡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陈华民一生从来没有以自己曾经是革命功臣而自居,在他人面前从来不提自己的功绩和辉煌历程,即使在晚年生病住院期间,依然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要求,只希望组织对他的子女严格要求,让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干好本职工作。1983年11月29日,陈华民因病去世,在弥留之际,他提出后事从简,并再三叮嘱女儿一定要按时交纳自己的党费。他的言行充分体现了一位革命前辈和老党员立党为公、立党为民的高风亮节,堪称共产党员的人生典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建设强大的国防无疑是国家安全、人民安康的前提和保障。“斯人已去,精神犹在。”我们要牢记革命前辈们的丰功伟绩和奉献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奋发进取、勇于创新,不负韶华、不辱使命,为祖国的强大、民族的振兴乘风破浪,砥砺前行!